《历史的地理枢纽》包括英国近代地理学鼻祖哈麦金德的两篇论文:《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与《历史的地理枢纽》。两篇文章虽然都不很长,影响却广泛而深远,特别是后者,我们就以它作为书名。这两篇文章都是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的。《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在1887年1月份宣读,立即在英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应,把英国的地理教学推到一个新的阶段,并奠定了今日英国地理学的思想基础。这篇论文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历史的地理枢纽》于1904年1月份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宣读,则影响到世界政治。八十年代初,一个美国人把此文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十六种书并列,称为“十六本改变世界”的“巨著”。
《历史学家茶座》第四辑在保持轻松、休闲、高雅独特定位的基础上,丰富其知识和信息含量,进一步追求有趣、有识、有用。这辑茶座中刊登的苏双碧《*对吴晗 评价的再思考》、王晴佳《五四运动的朝鲜触媒》、葛剑雄《当年“样板”》、董楚平《多情自古伤别离——20世纪80年代史学界思想解放之一页》、尹韵公《 从记者到作家、友好人士:斯诺的角色变迁与中美关系》、李乔《刺青:刻进肌肤的“水浒气”》等文章都是反映本书刊风格的上佳之作。
《大清著作权律释义》是宣统二年(1910年)清末政府颁布的《钦定大清著作权律》的注释类著作。《钦定大清著作权律》总计五章,共55条,附件三个。全书按照法律的章节条款顺序,比较了当时日本等西方国家著作权相关法律,逐条解释、阐发其义理与蕴意,堪称中国近代靠前部著作权法的学理注释性读本。本书在学理解释的方法上,有如下几个特色:其一,梳理了著作权的私法性质,清晰地类分了著作权归属于民事特别法范畴的意义;其二,界定法律词语的逻辑概念,明晰其内涵与外延;其三,特别注重立法技术,讲究规范的严整与制度的相互衔接;其四,法律主文与附件同为成文法组成部分,同时颁行,使立法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本书开启了中国近代著作权法律理论研究之先河,对民国1915年著作权法以及其后的著作权相关立法,乃至中国当代的著作权法律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是新世纪历史教学的主旋律,与时俱进,改革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已成为当务之急。历史“分组学导”教学模式是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顺应新形势的要求,在深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挖掘并提炼出来的全新教学模式。 历史“分组学导”教学模式,在研究、定位过程中,多次得到人教专家、省、市教研室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使它在理论上得以提炼、升华,使该模式更科学、更合理、更具有可操作性,在济南市历下区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与实践。 读名使人明志,历史充溢着清明的智慧和人性的激情。展读漫漫历史长卷,能够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和阅历,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但是长期以来滞后的教育观念和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
《历史学家茶座》是面向知识大众的通俗历史学读物。第三辑文章更加精彩。本期“话题”栏目刘平、陈平原等学者展开了“历史与文学”的对话,展现了历史眼中的文学,文学视角中的历史。两门不同学科之间一交流一碰撞便产生了很多想法。“名家”、“口述”、“学界”、“札记”等栏目也有许多精彩的文章呈现给读者。
《历史学家茶座》自出版第1辑以来,无论在学界还是在读者中都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媒体做了大量报道,称《茶座》“叫好又叫座”。《茶座》属于通俗历史学读物,有的是轻松、休闲和高雅,有的是贴近生活和读者,有的是生动活泼。《茶座》属于杂志书。它既继承了图书的专业性强、有深度的优点,也具有杂志的文章短小精悍、生动活泼的优点。 本书为《茶座》的第9辑。
《记忆的碎片(津沽文化研究的杂述与琐思)》收录文稿约90篇,均为作者王振良为师友*述所写的序言或跋语。全书分为故籍翻新、耆老鸿踪、师友随谈、析津旧迹、闲言碎语五个部分。首有*名学者张元卿所写的序言。全书文章大多短小,但却融入了作者对天津文化的多方面深入思考,内容涉及到天津历史文化研究的指导思想、学术理念、研究方法以及实践经验等方方面面,对进一步开展天津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整理、研究、传播,具有很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历史学家茶座(总第27辑2012第1辑)》(作者王兆成)收录了《南开大学往事(三)》、《冉昭德日记(一)》、《学坛述往》、《李埏先生在“文革”中(二)》、《傅斯年与《东北史纲》》、《重读民国史》、《1944年重庆《对时局的进言》事件》、《梦想光明的两位民国“圣人”——胡适与高梦旦》等文章。
《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历史虚无主义评析》的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时隐时现、从未止息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了深人的评析。本着党的“双百”方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详尽阐述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泛起的历史背景、它在新时期的若干特点及其严重危害,并指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以否定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历史为重点,它们虽然主张各异,表现形式不同,却有共同的政治诉求,即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力图扭转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把中国纳入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中去,对此我们应当保持高度的警惕。梁柱专著的《居安思危世界社会主义小丛书:历史虚无主义评析》材料丰富,论证充分,有很强的说理性和可读性。
《历史学家茶座(总第22辑2010第4辑)》由王兆成等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历史学家茶座》是一本定位为“有识、有趣、有用;真相、真实、真切”,面向知识大众的通俗历史文化读物。《历史学家茶座》欢迎的不仅仅是历史学家,也欢迎普通的历史爱好者来此品茶论道。
中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使得城市土地再开发成为必然。历史街区保护与土地再开发问题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命题。如何在城市土地再开发中保护和凸显历史街区的价值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书以北京旧城为例,探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兴。在对国外历史街区再开发的经验借鉴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北京旧城历史街区土地再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分析评价了历史街区土地再开发的主要模式及其效应。同时对历史街区土地再开发的管理优化进行了探讨,并以南锣鼓巷为例进行了案例实证研究,试图为新时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