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时空测量工具的研究,探讨秦汉时代的时空观念。为了确定时间与空间,古人发明了多种测量工具,包括规矩、准绳,以及圭表、浑仪、漏刻,等等。进入战国秦汉时期以后,这些仪器的设计和制作逐渐成熟,除了部分仪器仍然具有神秘功能之外,其他多数仪器已逐渐走向实用,在历法修订等领域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有赖于时空测量工具的发展,人们思想中的理性因素逐渐加强,而其深远之影响,显然又不仅仅在时间和空间观念方面。
本书选取了中国古代从秦代至清代这两千多年里的16个历史横断面进行论述,讲述了商鞅之道与韩非之术如何构造出秦帝国,此后的历代王朝依着这条路径在一直不停地走下去。无论历史怎样向前,王朝的统治者们对“理想国”和“理想民”的追求却一如既往。可以说,用商鞅、韩非之道治国,而讳言自己是商鞅、韩非的信徒,是古代中国两千年秦制时代的常态。本书作者深入每一个截点,解读信史文献,用严密的逻辑推理掲开了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治世的面纱,也颠覆了世人许多想当然的认知。这些历史横断面关联起来,再现了秦制两千年来从萌芽到成熟,再到进化的全过程,为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审视王朝兴衰的视角。
大汉帝国在巴蜀
本书是历史学家李开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初稿是其在东京大学的博士论文(原为日文)。2003年,作者同年推出中文版、日文版。中文版收入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六辑。此次出版的是中文初版的增订版。本书的重要贡献,缘于作者根据《史记》《汉书》中相对稀少、不成系统的文献记载,做了大量的史料整理工作,用计量史学的方法,研究汉初刘邦集团的人数、籍贯、爵位、职官、任期等基础信息,使得刘邦集团与汉初政治的讨论有了比较扎实的根基。作者认为汉初的“军功受益阶层”在中国历 具有普遍性、典型性。在此次的增订版中,作者充分利用近年来发现的新史料、涌现的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完善自己的论证,使之成为定本。
本书为讲谈社学术文库 中国史系列的一种,由著名历史学家西嶋定生先生撰写,主要是对秦汉帝国的历史事实进行简明扼要的叙述和简要评论,作者在秦汉史领域功力深厚,著述等身,这部著作因此而成为一部 大家小书 ,也是 深入浅出 式的经典。西嶋定生以其 东亚册封体制 理论受到东亚史学界的极高尊敬,而这部《秦汉帝国》则让读者看到他另外一种史学境界。
巫蛊之祸是西汉历 的重大事 ,其中涉及汉武帝 朝的政治斗争,诸子夺嫡等明争暗斗。这场重大的 事 的真相由于史料的缺乏,成为 个未解之谜。本书作者利用史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 的空白进行了大胆而富有 建的论证猜想,重审巫蛊之祸的来龙去脉,揭示其中的真相,提出了无法证伪的新视角。
中国历史上,西汉与后世定型的“一家一姓”的朝代不一样。它不仅是一个朝代,更是中国儒家文化首次实现立法的新阶段。同时,西汉也是一个迷信天人感应的时代,在不到两百年的历史中,充斥着谶纬之学。从汉武帝时期开
秦汉时期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整合期,也是中国历 个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 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 《东方帝国的营造》利用文物材料、传世文献和当今学术界的相关成果,对秦汉的政治结构、行政体制、官僚机构和基层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对秦政之于后世的影响进行深入阐释。是一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经典著作。
汉赵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内迁少数民族匈奴在内地建立的政权,也是十六国较早建立的政权之一。它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承袭了汉魏以来汉族政权的传统,又兼其旧俗;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创造,对以后的封建王朝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西晋末年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汉赵统治者还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恢复和发展的措施,使其京都平阳、长安地区的经济有所恢复和发展。 本书根据现存史籍和文物考古资料,论述了东汉末年以来内迁匈奴的活动及其社会地位的变化,叙述了汉赵国兴衰的历史,并对其政治制度、社会形态做了大胆探讨。
《制造汉武帝》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发生重大转向的史学定论,提出质疑。从史源学研究和新史学的思路出发,论述司马光所撰《资治通鉴》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的塑造,指出其所依据的史料《汉武故事》等存在严重问题,认为汉武帝晚年并没有司马光所期望的政治路线转变,指出《通鉴》不能作为研治秦汉史的一般史料使用。本书是一个案式的史学研究,提示研究者和普通读者史料的准确性是历史著作立论的基础。
本书是建国以来本三国史研究个人专集,初版于1988年,收文24篇,受到社会好评,故再次推出,增文两篇,共26篇。每篇一个专题,评人论事,理据充分,新意迭出,处处闪耀作者论史的思想光芒,26篇专论,分为六组,从不同的侧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三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问题,着重探讨了三国鼎立形成的历史原因,突出魏吴对峙的主线,评述了三国时期主要历史人物的贡献,形成一家之言。本书还对建国以来学术界研究三国史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如何突破三国史研究的意见。本书行文流畅,雅俗共赏 ,不仅可供史学界和广大读者阅读,而且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历史本科教学参考书。
《战国策精解》以《战国策》为蓝本,从原文、译文、注释、读解四个方面进行了全集式的解读。原文部分本着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对多个版本《战国策》进行比较勘校,勘酌而定。针对《战国策》篇章多为纵横家游说议论的特色,译文部分我们也尽量做到语义丰满,力争让读者感受到几千年前纵横家们汹涌磅礴的气势。
有关司马迁的历史资料其实很少。要想了解司马迁,更好的办法是用心去阅读他的《报任安书》和《史记》;要想真正享受蕴含在《史记》里的古朴雄伟以及它无法言传的美,只有自己从“耳食之人”变成原始文本的阅读者。《司马迁和他的史记》收录的就是能助你深入了解司马迁及其《史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