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旧贵族车裂商鞅,天下震撼,东方六国虎视眈眈;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数年,再度出山联络战国四大公子实现“合纵”抗秦;张仪为破“合纵”而组织“连横”,两个人搅起了天下云烟。云烟翻滚中,多少人——司马错、苏秦、张仪、屈原、公孙衍、孟子、庄子、战国四大公子等——都在命运的拔弄下不由自主地升降沉浮。各国的竞争实力也在不断的组合变化中此消彼长。
《汉书》开拓了多种专史领域。《汉书》以十志为主干展开多种专史的撰述,为古代学术开辟了新领域,也在扩大史书记事范围方面作出重大突破,并对典制体史书的出现产生了影响。 作为正统存在的《汉书》,文字典雅富丽、规范整饬,叙事有条不紊、要言不烦。在人物描写上能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本质,许多人物传记读来让人回肠荡气,倾慕不已。《汉书经典故事》所选取的就是《汉书》中的人物传记中为精彩的部分,但因《汉书》的文字极为简洁,所以作者在翻译的时候并不拘泥于原著,在保证基本史实决不脱离原著的基础上,适当加入自己的发挥与理解,读来仿佛使人身临其境,身同感受。
《图说中国历史:东汉》讲述刘姓的荣光并没有因为新莽的插曲而中断,南阳的刘秀重新缔造大汉的威严。中华大地再现海晏河清的太平盛世,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的壮举更将大汉的威名写满西域的大漠。但飞扬跋扈的外戚、宦官如蠹虫般侵蚀着帝国的肌体,黄巾大起义终于拉开了群雄竞逐的序幕。
《汉书》,又名《前汉书》,是我国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为东汉史学家班固所撰。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出身于豪富兼外戚的家庭。父亲班彪,东汉光武帝时,官至望都长。班彪博学多才,专攻史籍,是著名的儒学大师。他不满意当时许多《史记》的续作,便“采前史遗事,旁贯异闻”(《后汉书·班彪传》),作《后传》六十五篇,以续《史记》。班固生在这个家学渊博的家庭中,九岁便能作诗文,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就读。他博览群书,穷究诸子百家学说,熟悉汉史掌故。建武三十年(54年),班固因父丧回故里,并整理班彪的《后传》。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班固开始编纂《汉书》,至建初七年(82年)才告完成,历时二十五年之久。全书记载起自汉高祖刘邦起义反秦,终于新朝王莽败亡,西汉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全书包括纪
本书是我国古代史学名著之一,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为“前四史”。《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南朝宋范哗撰(其中志三十卷,为西晋司马彪撰,北宋真宗时被孙奭合入《后汉书》中,范晔撰纪、传九十卷)。全书记述了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延康元年(220)共195年间的历史,分纪、传、志三个部分。纪分帝纪、后纪,共十卷,列传记载王侯将相、社会上下各阶层行迹可传之人物,及汉周边诸国历史等,共八十卷。《后汉书》具有简明周详的特点,在体例上,《后汉书》又开创了给皇后集体增作纪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