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的中原部落联盟与周边部落融合而成华夏族,造就了强盛的秦汉皇朝,也缔造了汉民族自身。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至唐朝形成了更多民族、更大规模的统一,出现了“胡越一家”、“天下一家”的鼎盛局面。宋元明清则是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期,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奋斗,创造了我们的伟大祖国,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本书以“多元一体”为纲,以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与民族的关系为线索,概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东北地方沿革及其民族》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全书分为东北的地方沿革、边界交涉、东北居民史的考察、东北的主要民族与人口分布、东北境内的汉族、东胡系各族、蒙古族、满洲旗人等八章,考证了东北地区的历史、政治建置沿革、民族等问题,并附图表及 东北新图 一幅。
......
......
......
......
......
怒族自称“怒苏”“阿怒”和“阿龙”,意思是峭壁千仞、雪峰连绵、河谷低陷的怒江峡谷的主人。怒族经济以农业为主,狩猎、采集为辅。怒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他们世代居住在大峡谷,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怒族人民始终都未停止与大自然的搏斗和抗争,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不断改变着历史,谱写着时代的新篇章。
......
......
本书是由刘仁莉编著的《撒拉族》,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撒拉族的简介如下:撒拉族自称“撒扭尔”,在汉文史籍中还有“撒拉儿”“沙刺”“撒剌”等多种写法,因信仰伊斯兰教,又被称为“撤拉回”,当地其他民族称之为“撒拉”。撤拉族,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一个人口较少的民族,但历史悠久,迄今为止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撒拉族使用撤拉语,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
......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吉林文史出版社组织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本书介绍了中国民族文化之一——拉祜族的有关知识。拉祜族源于甘肃、青海一带的古羌人,早期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逐渐南迁,最终定居于澜沧江流域。拉祜族有“拉祜纳”“拉祜西”两大支系。清代文献中被称为“傈黑”,自称拉祜。“拉祜”一词是这个民族语言中的一个词汇,“拉”为虎,“祜”为将肉烤香的意思。拉祜意为用火烤老虎肉,反映出拉祜族历史上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