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隐含着一位资深考古人的学科反思:考古,需不需要有想象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运用想象力?假如没有想象力,很多考古发现便无从谈起;然而,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又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该如何与无言的地下遗迹进行对话?这不仅依托于文物的发现,考古学家自身的专业敏感与推理能力也很重要。书中追述了几场重大考古事件的始末,不仅以亲历者的视角,呈现出考古现场的复杂性和魅力,也对几则著名的考古 悬案 重新展开考察,以专业者的慎思明辨澄清了其中的是是非非,提炼出极具启发性的学术思考。 借助考古学家的目光与思维,可以近距离体验古代文明的揭秘历程,深入了解中国考古学人的求索之路。
内容简介
1900—1901年、1906—1908年、1913—1916年,英籍匈牙利人奥雷尔·斯坦因先后到我国新疆及河西地区进行探险考古,并先后出版了这三次探险考古报告:《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西域考古图记》《亚洲腹地考古图记》。这三部著作是斯坦因的代表作,较全面地记述了我国新疆汉唐时期的遗迹和遗物,以及敦煌石窟宝藏与千佛洞 艺术,揭开了该地区古代文明面貌和中西文明交流融合的神秘面纱。 西域游历丛书集斯坦因这三次中国西部探险考古资料于一体,对上述考古报告进行整合修订,使大众能 便捷了解其中的经过和成果。 丛书共15册,本册出自《亚洲腹地考古图记》:1913年7月31日,斯坦因从克什米尔起程,开启了第三次中亚探险旅程。 与前两次不同,斯坦因此次探险的首要目标,是对尼雅遗址、瓦石峡遗址、米兰遗址等进行补
......
踏入古希腊文明的历史长河,揭开诸多谜团的神秘面纱,再现古希腊的辉煌篇章!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古希腊世界的一切——神话、爱情、家庭、战争、民主……如同赫拉克利特的河流,早已流逝。然而时至今日,古希腊仍令人魂牵梦萦。 在这片土地上曾产生了众多的奇迹——古代奥运会、《荷马史诗》、米诺斯迷宫,等等,也曾孕育了光耀千秋的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等,还有那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希腊神话,以及流传至今的“特洛伊之战”。 古希腊文明的光辉距离我们生活的时代已有两千余年,但古希腊人以其特殊的理性和智慧建构起来的巍峨宏大的文明大厦,至今仍令世人惊叹不已! 《世界文明史话·寻找特洛伊:神话与历史交织的古希腊文明》内容以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为基础,结合的历史研究成果,将古希
本书汇集了“帝国主义、艺术与文物返还”国际会议上,美国、土耳其、英国等国专家学者的论文。这些文章提出了一些新概念、新观点,对人类文明进程中“帝国主义”掠夺文物的“不文明”行为,以及要求返还埃尔金大理石雕等具体案例,进行了深入、详实、理性的剖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丝绸之路纪行》是日本史学家松田寿男关于丝绸之路的一次文化之旅。敦煌、撒马尔罕、巴米扬、德黑兰……这部纪行文集,一边粗略地由东至西探寻丝绸之路上散布的绿洲城市,一边把握地域特性、贸易状况、拜火教、教等等的地方志、历史和风俗。从综合描绘亚洲史的历史学家独特的视点出发,栩栩如生地记述了中亚往昔的姿容。
官贼、民贼、兵贼、洋贼争相盗墓,推动民国进入中国最疯狂的盗墓时代。 《民国盗墓史(内幕卷)》(作者倪方六)披露了洛阳东周王陵、宝鸡斗鸡台先秦遗址、寿县楚王墓、赤峰辽代帝陵、北京明十三陵、新乡明封王陵、河北清东、西二陵、北京王爷坟、西域历代墓葬等众多古墓古迹被盗掘、破坏的详细经过和事实,揭露了从林西县长、普通乡民、专业盗墓贼,到党玉崐、孙殿英、李品仙、汤玉麟等各路大小中国军阀,再到英国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日本僧人橘瑞超、考古学家滨田耕作、加拿大传教士怀履光等一批“文化洋盗墓贼”,在民国年间盗墓、挖宝、“探险”、“考古”的动机和真相。《民国盗墓史(内幕卷)》图文并茂,收藏数十幅图片。其中一些关于珍贵遗产被毁的图片,令人触目惊心;文字通俗易懂,内容翔实可靠。
文学大家沈从文1949年以后转行做了历史文物研究专家,把满腔爱与美的热忱投入到六千年间中华文物上,专注地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了近四十年交道,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本书是"沈从文说文物"系列中的一本,收录了沈从文有关器物类的考古鉴赏文章,将历史文献和实物考证相结合,对中国古代镜子、陶瓷、玻璃、犀角器等工艺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从古为今用的角度谈古代工艺对于现在的参考价值。
《三星堆日历》甄选三星堆博物馆代表性文物的高清大图,并重新绘制文物纹样,配以精准的文物介绍,内含年、月、周、日(含农历)及24节气等内容,细致入微地展现三星堆文化,既有科普内容又有收藏价值。
《北京文博文丛.2020.辑》由北京市文物局主办,是一部有关文物、考古和博物馆研究的学术论文集。本书内容包括北京史地、文物研究、考古研究、博物馆研究、文物保护五个版块。其中包含了《房山云居寺与明清皇室
本文利用出土文献,结合传世文献,将郑国历史的发展纳入春秋战国社会变迁的全局进行考虑,择取了郑国发展的重要阶段与重大事件展开论述。综合前人成果,深化了郑国史的研究。
本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教授后晓荣所著。本书共收录了作者不同时期发表于考古方向专业论文,通过对考古文物原始资料的充分研究,结合历史文献,开展有关讨论,得出一些见解和认识。本书分为四个板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