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开先河之人——陈寅恪眼中的敦煌美,1600年敦煌佛经与诗词美的历程。这里讲述敦煌国宝的前世今身:你知道心经跟敦煌什么关系吗,心经的流传有怎样的故事与曲折历程?流失海外的敦煌国宝们又有怎样的前世今身?《长恨歌》《琵琶行》《秦妇吟》《连昌宫词》原始出处在哪里,原始本与流传本又有什么不同?……这一切都需要你打开这本书,自己去发现。这里有1908年 美敦煌 初的样子,这里也有狩野山雪《长恨歌图》高清版。傅斯年、梁启超、吴宓、朱自清、严耕望、季羡林推崇备至的史学+国学双料大师,心归之处,陈寅恪守望敦煌。
严迪昌《清词史》以词风流变为主脉,以词派消长和各时期重大词创作活动及群体实践为骨干,以对大家、名家的创作论评为经纬。评估则从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探觅其“因”和“变”的沿革流向为重点。书中资料丰富、结构严密,理论概括清楚,文笔洗炼,为当代清词研究的开山之作和入门津梁。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这套“历史分类读本”,参照了大学出版的大量分类历史图书的体例,又借鉴了我们相关历史类图书的写作方式,按照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精心筛选,重新编写而成的。另外,每册图书又配以近200张彩色图片,力求用图说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更为生动形象地讲述历史。
敦煌学开先河之人——陈寅恪眼中的敦煌美,1600年敦煌佛经与诗词美的历程。这里讲述敦煌国宝的前世今身:你知道心经跟敦煌什么关系吗,心经的流传有怎样的故事与曲折历程?流失海外的敦煌国宝们又有怎样的前世今身?《长恨歌》《琵琶行》《秦妇吟》《连昌宫词》原始出处在哪里,原始本与流传本又有什么不同?……这一切都需要你打开这本书,自己去发现。这里有1908年 美敦煌 初的样子,这里也有狩野山雪《长恨歌图》高清版。傅斯年、梁启超、吴宓、朱自清、严耕望、季羡林推崇备至的史学+国学双料大师,心归之处,陈寅恪守望敦煌。
“左手盘货点钱,右手著书立说。”这是一种说法和主张。但我想世上即便有此高人,毕竟不是一般规律。治学贵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真要攀登科学高峰,惟能做到“三不”者方有希望。何谓“三不”?不急于求成,不心猿意马,不哗众取宠是也……
本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精选经典篇目,再现太史公文字的魅力。
本书是一度的第二部诗集,书中收录了作者2010年-2020年间创作的短诗100余首,集中展现了作者近些年诗歌写作的历程,也反映了作者对诗歌的毕生追求,像眺望远处的灯塔一样,眺望诗歌。诗歌观照广泛,多有对人生、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本书是韦廷信的个人诗集,书中收录了作者于22020年创作的诗歌100余首,共分5辑,集中展现了作者自开始诗歌写作以来的创作历程和作品风貌。诗歌具体地呈现了闽东乡村面貌,情感自然,不过分发散也不刻意抑制,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都有尝试和探索。
王二冬的个人诗集,共分为凤栖于林、济水之南、京东偏北三辑,收录了作者22020年期间的一百余首诗歌作品。“东河西营”是王二冬村庄的名字,也是其过去十年致力于打造的文学方位。他多年漂泊于异乡,旨在通过该诗集完成对东河西营的回望和返乡。
《中国文学思想史合璧》是十年以前,我和几个朋友,曾经计划遇编纂中国社会发达史的工作,并曾利用一个出版机关,用重酬征求遗类的着作。但当时应征之人,我们也因为工作忙碌,对这方面的研究,没有什么成就。实在说来,用科学方法改编中国历史,是极重要而又极繁难的工作。这种工作,要靠有多数人分别就中国史的各时期和各部门,先做分析的研究,日积月累,然后才能进行到综合的研究的阶段。最近几年来,研究中国史的人逐渐增多,他们所发表的着作也不少这种现象,比较十年前是进步得多了。虽说中国史的研究,目前还在蒐集材料作分析的研究的阶段,而上述那些着作中,确实有一些良好的东西,值得我注意。谭君丕模,近年来在民国大学讲授宋元明学术思想一科目,积多日之研究,写成了宋元明思想史纲一书,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着作。
本书在编写时注意以下几点:(1)继承前辈。我国有以季羡林为首的一批研究东方文学老专家。他们学识宏富,治学严谨,在东方文学研究领域内辛勤耕耘几十年,著作等身,在外享有盛誉。(2)突出重点。东方国家众多、历史悠久,文学作品浩如烟海,要介绍的内容与本书的容量发生矛盾。怎么办,我们的办法是在重视完整系列的同时突出重点,不搞平均主义,着重介绍具仍世界意义的东方作家和作品。(3)努力创新,我们力求运用新材料、新观点、新角度、新思路,争取有新开凿、新突破。如印度古代文艺理论是世界文艺理论之一,具有重要的地位,但以前很少涉及,本书则辟专切介绍,及时反映我国学者的研究成果。(4)注重关联与比较。注重文学与其他文化类别之间的关联。注重东方文学同西方文学、中国文学以及东方文学相互之间的关联。同时,还注
20世纪初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文献曾经震撼了世界,其卷轴里有一些写卷是当时讲唱文学的话本,当代研究文学史的学者称之为“变文”。这类讲唱的话本,按照内容题材区分,大致可分为讲经与讲史两种——前者宣演佛经及佛家故事,后者演述我国历史传说人物事迹。这些变文,生动感人,是讲唱文学的鼻祖,也是近千年来中国俗文学的根。
本书以中英文对照形式,选取敦煌文化中 代表性的核心概念进行阐释。所选词条分为石窟建筑、壁画雕塑、音乐舞蹈、图案装饰、文学文献、宗教文化六大部类,反映了敦煌文化中 典型的文化概念,浓缩了敦煌文化的内涵与核心精神,是中外读者理解敦煌文化及丝绸之路精神的有效“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