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 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 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 20 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条、附录,增加新词条、新附录和新门类,主要包括敦煌学通论、历史地理、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宗教、学术史 7 大部类,石窟艺术、佛教典籍、历史地理、政治、军事、社会、石窟考古、人物、天文历法、医学、著作、版本等68个门类,收录词目 12000 条,图版 1200 余幅,总篇幅 400 余万字。与第一版相比,新增词目 5000 余条,新增图版700余幅,新增字数160余万。大辞典全方位总结、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
《敦煌学概论》是我国*本讲述敦煌学的简明教材。作者以自己走上研治敦煌学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入题,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敦煌经卷与艺术品的丰富内容,从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评述敦煌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价值。作品推本溯源,深入浅出,还将如何研究敦煌写卷的方法娓娓道来,并饱含对研究敦煌文化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 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作者 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 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 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 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煌煌,大明也。明代是中国历 一个璀璨的时代,其冠服制度 是从一个侧面生动诠释了大明王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同时也反映了不同代际、地域之间的传承与创新。 本书充分运用考古发掘材料,综合传世实物、文献、图像,对明代帝王后妃、品官命妇、士庶及妻的冠帽服饰做了系统梳理与研究,客观上体现着明代礼制的变化,是一部有着多重价值的明代服饰专著。
把优秀的宋诗扼要地介绍给广大读者阅读。这里我们只选了一百多首,自然不能包括宋诗的全部精华,也很难完全体现宋诗的特色;我们只是想使这些入选的诗比较能够反映宋诗的精神面貌,并努力发掘了一些过去被人忽略的作品,以求丰富多采。
郝春文主编的《2011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以收集2010年国际敦煌学学术信息为主,刊发的文章的文种包括中文(规范繁体字)、日文和英文,每年出版一期,主要栏目有:每年的各国敦煌学研究综述、新书讯、各国召开敦煌学学术会议的有关信息、书评或新书出版信息、项目动态及热点问题争鸣、对国际敦煌学发展的建议、重要的学术论文提要等,在专业领域较有影响力。
本书是作者35年研究成果的精选集,主要研究领域为天文学史、隋唐五代史、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在已出版的三种学术作品《敦煌天文历法文献辑校》、《敦煌吐鲁番出土历书》、《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和数十篇学术论文中,作者曾经揭示出《北魏太平真君十二年(451年)历日》有两次准确的月食预报,也曾从俄藏敦煌文献中考出公元834年的印本历日小残片,进而将从我国发现的雕版印刷品实物的*年代提前了34年(原为公元868年的《金刚经》),此外从敦煌、吐鲁番、黑城等地发现的10余件残历的年代亦经他考证而明晰。本书的另外一项内容是关于敦煌禅宗南宗文献的整理与研究,重点对《敦煌本“邈真赞”校诠》一书进行研究,并正确地解决了《坛经》中的方音替代字问题。除上述几项内容之外,隋唐史、归义军历史、均田制、谱牒、语言文学、简牍学等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人类的文化高地。它以华夏文明为根基,并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相互交融;藏经洞的珍贵文书、绢画和莫高窟的精美彩塑、壁画,储存着跨越时代及地域的人类历史记忆。约两个甲子前,敦煌藏经洞开启。敦煌宝藏120多年来的散佚与回归,既牵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灵,也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困顿与奋发。作品围绕敦煌宝藏的发现、流散与回归,回顾了两个甲子以来敦煌文物的往事,以及数代敦煌学人呕心沥血追寻国宝、研究国宝、让国宝重光于世的艰辛历程。
《浙藏敦煌文献校录整理(套装全2册)》由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本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初版,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荣新江的成名作。因已脱销多年,而敦煌学界一代又一代的新生学子均以本书为入门与深入的教科书,影响深远,故纳入中华学术丛书重版。本书以揭示史实为主要目的,重点探讨归义军的政治史和对外关系史,对九世纪后半期至十一世纪前期将近二百年的晚唐、五代、宋初的西北地区历史作了深入的研究。本书竭泽而渔地取材中、英、法、俄、日等地所藏敦煌文献(包括洞窟题记),与传统传世文献印证,鞭辟入里地进行了分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海内外敦煌学界均有极佳的口碑。
童丕(éric Trombert)是法国高等研究实验学院(EPHE)和国立科研中心(CNRS)联合组建的UMR 8583研究组的成员,并兼任高等研究实验学院第四系和综合科技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研究导师。童丕先生原来专攻敦煌社会经济文书,尤其是借贷契约和寺院账簿。本书即其代表作,1995年由法兰西学院汉学研究所出版后,获得法国汉学界的较高评价。全书分4章,章分资料选择与研究方法、契约的形式演变与结构和分类3部分介绍原始资料;第二章着重探讨吐蕃占领时期的粮食借贷,包括对三个代表写本的研究、借贷契约所展示的敦煌农业生活、粮食借贷所反映的敦煌社会的某些方面3部分;第三章研究10世纪的织物借贷;第四章探讨了9—10世纪借贷条件的演变。书中并附借贷契约分析图表18种、借贷契约编号对照一览表等相关资料信息。
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敦煌莫高窟第57窟观世音菩萨(初唐)》是敦煌莫高窟第57窟南壁中央说法图中东侧为首的观世音菩萨,描绘精致,设色富丽,头冠项饰均以沥粉堆金,肌肤细腻,以淡朱色晕染,细眉长目,鼻直唇红,体态婀娜,是唐代菩萨形象的很好代表作之一。第57窟建于初唐,单前室、甬道等处存有晚唐重绘壁画。
《没这回事》这是最近畅销小说《国画》的作者王跃文推出的系列小说,《国画》洋洋五十万字对一批生存于权力中心和边缘人物的世相百态的精微描写让许多读者感叹不已,本书收集的他的8篇小说,又一次从各个角度揭开了现代《官场现形记》的面纱。其文章对官僚们的明争暗斗有细致入微的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