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我国历史上皇帝中比较卓越的人物。其功劳在于统一全国,结束战乱;鼓励生产,兴修水利;解放奴隶,消除腐败,为明朝前期的繁荣安定局面奠定了基础。 本书写于1948年,全面介绍了明太祖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一生。在作者笔下,一个历经艰难,乞讨度日的小流氓和英勇睿智、气度恢弘的统帅;一个勤政爱民、夙兴夜寐又猜忌心极重,杀戮成性的矛盾复杂多面的帝王形象跃然纸上,是明史及帝王传记的不朽名著。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清朝第十位皇帝,清朝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为清文宗咸丰帝长子,生母为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61年至1875年在位,共13年。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历4月27日),同治帝生于北京紫禁城储秀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即位。同治帝在位期间,清政府依靠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一批重臣了太平天国起义。同治四年(1865年)僧格林沁的满蒙骑兵(八旗兵)中捻军埋伏后全歼,赖洋务派左宗棠与李鸿章分别灭西、东捻,捻乱到同治七年(1868年)为止。他在位期间清朝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清朝后期出现了一个政治稳定的时期,史称“同治中兴”。 宋璐璐编著的《清穆宗同治传》主要讲述了清穆宗同治的政治生活、历史功绩、家庭生活、情感轶事等,充
南宫不凡著的《少年成吉思汗》着重介绍了成吉思汗少年成长的故事,自古英雄出少年,成吉思汗少年时代起胸怀天下,有雄伟大志和伟大梦想,才成就了后来的旷世伟业。
南宫不凡著《少年乾隆/少年帝王传》在史料记载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古典小说形式,向读者展示乾隆少年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个人奋斗,为我们深入乾隆的内心世界,拓展一个崭新的视角。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乾隆的理想、信念、胸怀、情操,不仅可以丰富人文素养,陶冶情怀,而且有助于提升做人、治学、处世的智慧。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千古帝王,千古绝唱”“最是深情,最是纵情”“一解相思,一解寂寞”“难忘旧情,难舍新欢”“不剪相思,不剪离愁”“一片芳心,一片情怀”“莫作轻尘,莫负人生”“归于故梦,归于长愁”。
本书讲述了作者庄士敦担任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教师期间,所经历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1919年,庄士敦开启了自己的帝师生涯,成为了溥仪的老师。这一年溥仪14岁,庄士敦45岁。庄士敦带着先进的西方思想与现代科学步入紫禁城,为这个古老皇宫带来了新气象。庄士敦的到来让自幼封闭宫中的溥仪大开眼界。在这位洋夫子的引导下,溥仪戴上了眼睛,剪掉了辫子,在宫里装上电话,骑起自行车。庄士敦则对这位特殊的学生竭诚尽忠,倾其所知相授。 在本书中,庄士敦以洋帝师的独特视角,披露了末代皇帝在紫禁城中的生活细节,以及大量鲜为人知的宫廷文化、习俗和秘事,也从他的立场回顾和反思了清王朝灭亡的全过程和历史逻辑,讲述在国民革命的影响下,溥仪最终丧失特权,离开紫禁城的惶恐生活,将溥仪经历的人生落差描述得惟妙惟肖,能让读者看
本书是有名历史学家吴晗的经典历史人物传记。全书写定于1948年,当时作者思想自由,文思活泼,语言生动,正当盛年。通过梳理、考订、辨析各类翔实的历史资料,作者用通俗浅显的语言将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复杂多面的
9岁,父亲被塔塔儿人毒死,众叛亲离; 18岁,被仇敌蔑儿乞惕部抢走妻子,兴师动众; 22岁,遭到结拜兄弟札木合的忌恨,挚友变仇敌; 45岁,联合各部,统一蒙古,建大蒙古国,被推举为成吉思汗; 以3万兵马起家,用43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横扫欧亚大陆,征服720多个部族。 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一路狂飙突进,出生入死,传奇不灭,征服不止。 成吉思汗,一个用力量谱写历史的征服者。 魏萌编著的《他为世界而来:成吉思汗和他的草原帝国》通过对成吉思汗传奇人生的详细记述,展现出一个身处险境的少年在来自仇敌、昔日友人和自身实力的重重阻力下不断突破自身局限,终于用20年时间统一蒙古草原,成就霸业的传奇经历。
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人格魅力表现在非凡的治国韬略与精深的文化修养方面,由此而得到了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与研究。《乾隆箴言》以分列篇章、别开条目的形式将乾隆皇帝一生中有关劝己、诫人方面的言行选辑成册,所选箴言源于《清高宗御制文集》。共分勤政、亲贤、怀民、修己、敷文、奋武六篇,计200则。勤政篇言治国方略、亲贤篇言选贤任能、怀民篇言体恤民情、修己篇言涵养德性、敷文篇言稽古右文、奋武篇言军事谋略。本书内容新颖、选编严谨,是了解及研究乾隆皇帝思想与性格的手资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普世规范。本书由王志伟编选。
成吉思汗是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人物之一:一个天才的领袖和大的陆地帝国的缔造者——其帝国的面积相当于罗马帝国的两倍。他于1227年的神秘死亡,使得整个帝国危机四伏,所以它被当作了一个秘密来保守,直到其继承者设法守住了他的征服地。此后,他就一直为神秘所笼罩。他未被发现的墓地及其想像中的宝藏,始终是一个令人入迷而又让人深思的主题。本书不仅对成吉思汗的崛起及其征服的历程做了引人入胜的描述,约翰·曼还以其亲身的经历,揭示了成吉思汗经久不衰的影响。他是个探寻成吉思汗有可能死于一个秘密山谷的作家,也是为数不多的登上成吉思汗有可能埋葬处的圣山的西方人之一。
教育孩子树立民族责任感,传承爱国精神。故事中王二小勇敢地领鬼子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为乡亲的安全牺牲了自己。故事意在让孩子了解 的幸福来之不易,树立孩子的民族责任感和传承爱国精神。 这是一本原创儿童绘本,图文并茂,有教育意义。书中所选的小朋友的坏习惯和遇到的事例都是孩子们在成长中会遇到的, 贴近生活。家长们可以为孩子阅读故事,让孩子们融入其中,感同身受,从而达到学习成长的效果。是成长期小朋友阅读的良选。故事简介情节完整,有极强的代入性,潜移默化,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