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王朝以其靠前的辉煌与繁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天地。新历史作家冬雪心境耗时六年,终于完成了七卷本《唐朝那些事儿》系列。本书从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出生写起,至唐哀帝李柷被毒杀为止,讲述了大唐王朝二十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历史。本书将带领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去细细品味那盛世的荣光,倾听那华丽的乐章,也看一看唐朝三百年间的文明与野蛮、权力与战争、阴谋与爱情、浪漫与残酷。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幼年耳闻目睹过皇宫内院的纷争与倾轧,成年经历了繁荣昌盛的开元天宝盛世,又目睹了帝国从辉煌走上顿挫的全过程。登基之日,正是安禄山叛军攻陷两京,他是唐朝第一位在京师以外登基而进入长安并致力于中兴大唐的皇帝。唐肃宗在位7年,虽始终致力于“北集戎事”“南奉圣皇”,却未能亲见平叛的最终胜利。这位乱世天子,成长在太平盛世,又适逢历史大动乱,巨大的反差给他生前身后留下了许多充满魅力的话题,仅仅以“昏君”二字评价是不全面的,唐肃宗个人的不幸,更是王朝的悲哀,他给李唐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本书是一部以大唐开国历史叙事为内容的著作。书稿以唐高祖与唐太宗为叙事的主要内容,详细记录了李氏家族的家世源流、创建唐朝的经过、建国后李渊的施政、玄武门之变与李世民的改革、唐初期的宫廷生活以及社会和文化等内容。本书客观真实地再现了大唐建国及唐初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面貌。全书视野开阔,文图并茂,立论严谨,开合有序;文风简洁明快,语言通俗易懂,既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又不失一定的可读性。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优美的文笔对隋炀帝杨广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拨开了笼罩在炀帝身上的重重迷雾,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炀帝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历史人物传记。
朱温,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皇帝。他出生于砀山,凭借此地,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建立了后梁,开五代以启大宋,被称为梁太祖。朱温的夫人张惠也出生在砀山,相夫教子,参与军国大事,死后被封为贤妃、元贞皇后,世称“五代贤妃”。 朱温因为出身贫苦,曾寄食萧县,当过佣工,参加黄巢起义后又归顺唐廷,并终结了唐朝。一百多年后,因受《新五代史》等的影响,被人误以为背叛黄巢、篡夺皇位、蔑伦的盗贼,背负着历史的恶名。
《王琳墓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志高八十九点八厘米,宽八十九厘米,青石质。志文三十二行,满行三十二字,楷书,有界格。志盖高九十四点五厘米,宽九十三点五厘米,篆书『大唐故赵郡君墓志铭』。二OO三年秋,洛阳市龙门镇张沟村东出土。该志为『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该志下侧有刻于『开元二十九年』字样,恰和文中『辛巳之年』相符。唐开元二十九年即公元七四一年。该志拓本一经面世,便引起书界的强烈关注。尤其该志为颜真卿三十四岁时所书,较一九九七年河南偃师市出土的《郭虚已墓志》又早九年,诚可称为迄今发现的颜真卿的最早书作。
本书集王羲之尺牍二十九通,装裱成一卷,长一丈二尺,计一百零七行,九百四十二字,因起首一通有“十七日”三字,故名日《十七帖》。王羲之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帖一个面孔的传统,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就是颜真卿、怀素等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家了。《十七帖》在王字作品具有性,那就是其中蕴涵的古质,是其他帖中所少见的。此帖具有章草的意味,并不强调笔画间的笔势映带,相反,而是以断来体现连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