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德铭,一个来自四川的有志青年,一个受到孙中山先生嘉许的黄埔高才生,一个在北伐中立下赫赫战功的青年将领,一个深受叶挺将军赞许和器重的部下。在那军阀混战,国民党搞分裂,革命前途迷茫,我党力量尚十分薄弱的形势下,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正义,选择了民族解放的道路。《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卢德铭》就像一部星光璀璨的英雄谱,真实、完整地记录了卢德铭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
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原则下,以陈明仁的黄埔生涯为起点,讲述陈明仁其人其事,其功其过,讲述他东征北伐英勇善战的一面,讲述他积极抗日、消极内战的一面。
在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有一位叱咤风云的高级指挥员,因屡立战功、指挥,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最终从一名士兵逐级晋升为苏联元帅,他就是格奥尔基·康斯坦丁诺维奇·朱可夫。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朱可夫一直是苏军统帅部成员,从1942年8月起到战争结束,一直担任副统帅,多次作为统帅部代表被派往前线,并曾先后担任过最重要的几个方面军的司令员。朱可夫在策划、准备和指挥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会战、库尔斯克会战和柏林战役等一系列决定性战役中,发挥了别人无法替代的、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朱可夫对军事指挥及军事学术所作出的贡献,已为世界军界所公认。直到今天,研究朱可夫指挥的著作还深受各界人士的欢迎。 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将领,朱可夫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远大的战略目光、冷静的判断力、
李祎编著的《黄埔名将陈明仁》:陈明仁从小敬佩蔡锷和,立志爱国强兵,成为黄埔一期生。东征时,作战勇猛,带病当敢死队长,功惠州城,大扬黄埔革命军的军威;北伐时,兵贵神速,率部杀进孙传芳部包围圈,解南昌北伐军总司令部所在地之围。十年内战时,虽然未亲自参加反革命大屠杀,但盲从蒋介石,追随其走上反人民革命的道路。国共分裂后,追随国民党、蒋介石参加反革命内战。鏖战巨鹿,陈明仁居然以一旅兵力击溃石友三部两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石部前敌总指挥以下许多官兵阵前请降。 《黄埔名将陈明仁》是一本人物传记类书籍。
福尔编著的《拿破仑》为外国文学、历史、心理学名著等 初引进国门时的译本,多是开先河的中文翻译之作,译者为民国时期的 翻译家、文学家、思想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等,这既使译著充满了人文色彩,又使其闪烁着理性的光彩,堪称中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璀璨荟萃。 《拿破仑》中存在大量民国时期的英译、法译或其他译本转译的人名、书名和地名等,文字叙述多是半白文,标点、编排体例等也不同于现在的阅读习惯,本次出版,在尽量保证其原汁原味的同时,也做了大量的修订工作,以使其 契合21世纪读者的阅读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