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生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在这个世界上,仅停留了短短二十四年。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至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纯朴、安宁,饱尝了俗世情爱的悲欢离合。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 《仓央嘉措》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仓央嘉措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并以其行事为中心,向读者展示了当时西藏风云变幻的政治局势,以及哺育诗人成长的西藏民间文化广阔图景。
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在日本弘扬佛法,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慧灯无尽照海东——鉴真大和上评传》作者李尚全凭借其深厚的佛学和史学造诣,从扬州和奈良的佛教文化传统,熏陶鉴真佛教信仰的长安、洛阳两京佛教精英,鉴真在扬州的佛教事业和在日本的传戒弘法活动四个方面,介绍和评价了鉴真带有传奇性的佛教人生。作者“以史带论,论从史出”的写法,使本书成为鉴真研究的一部力作。
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他同时代人的眼里,这是似乎无法统一的两世人生。由风流倜傥的浊世公子,到重振南山律宗的一代大师,这是一个怎样的转折过程?这样一个生命像一颗流星,果断、决绝、炫目、温暖,他留给后世的是一系列永远无法明了的谜团……通过阅读蒋心海编著的《半世文人半世僧:李叔同》,读者将对其身世有个更加清晰地了解。《半世文人半世僧:李叔同》就李叔同生平和文化成就中的研究热点、难点和疑点,在依据可靠的资料进行合理辨析的基础上,对李叔同的一生进行了全面而又精练的勾勒,展示了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这是一部翻译著作,主要介绍了藏传佛教密宗高僧热 多杰札巴(1016-1196年)富有传奇的一生。热 多杰札巴生于西藏拉堆南麓尼南朗,自幼聪明好学,过目不忘,少年得志。长大成人后,为了寻找吉祥大威德法,三进尼泊尔,二赴印度。学成回西藏后,四处云游,讲学布道,译经收徒,功绩卓著。他用所得到的供物修缮寺院,发展教育,制造船只,架设桥梁,布施济困,保护环境。并以自己的品德才学,调解纠纷,感化盗匪,惩戒坏人。热 多杰札巴为印度、尼泊尔和中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架起了一桥梁。热 多杰札巴与米拉日巴大师齐名,与济公活佛不相上下,成为藏族历史上一个显赫的藏传佛教传奇人物。本书情节曲折,诙谐幽默,妙趣横生,引人入胜,是研究藏传佛教早期必可多得的孤本。
这是一部论述东晋高僧、佛教思想家支遁的开创性的著作; 这是一部学术价值丰厚的著作; 这是一部可以感受东晋文化形态的著作; 这是一部可以欣赏佛玄诗文的著作。 这是《支遁评传》这部著作提供给我们的。 著者依据可靠的资料,以长期从事教学和文化研究的经验,介绍了支遁的生平、佛学宣传与活动,评析了支遁对 三玄 的钻研,评论了支遁的佛学思想和佛学诗文创作。 著者在写作过程中多方收集史料,集腋成裘,爬罗剔抉,披沙拣金,极用费力,将支遁放在东晋的社会环境之中,放在与当时名士、高僧的交往之中,写出了支遁丰富的精神世界,勾勒出了支遁对后世佛教发展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影响,画出了支遁这一位精通老庄哲学,并以老庄哲学打通通向佛教般若学道路的文化名人的风采。
《良心反抗暴力》记述的是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发生在日内瓦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一场“蚊子抗大象”的力量悬殊的战斗,描写人文主义者卡斯台里奥不顾个人安危,孤身一人反抗势力强大教会领袖卡尔文的感人故事,歌颂这位英勇无畏的人文主义者的精神和品质。
《禅悟的实证:禅宗思想的科学发凡》从古今、中外、文理三个维度,围绕禅悟揭示真性这个出发点,依据 科学及其哲学研究的丰硕成果,特别是有关当代物理科学、心脑科学、数理科学、混沌科学等的 成就,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中国禅宗的元逻辑哲学思想、表现形式以及现代意义。在具体内容上,主要是从文理学科交叉的角度,来对深奥的禅悟境界进行系统的阐释,将东方 为深奥的禅宗思想与西方 为深奥的科学思想建立其联系,并加以相互阐发。同时,也是用现代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指出了启悟禅悟之境的途径,给出一种科学禅修途径的思想基础,为禅法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本书内容涉及哲学、 、科学等诸多方面,是一部典型反映文理交叉研究的著作。
本书讲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的凡间。种种奇妙又无奈的际遇,使他看到了权势斗争下人心的险恶、扭曲,也懂得了人世间真正的智慧与安宁。他是活佛,也是温柔的情人和出色的诗人,爱情被他写成动人的诗歌,在藏汉各地代代流传。 本书以评传体小说的形式,再现了这位伟大情僧充满矛盾、痛苦,却因爱情的照耀而华彩灿烂的一生。
......
本书用独特的方式和活泼的语言讲述了八大山人与弘一法师“戛戛独造的人生”。 八大山人,因国破家亡遁入空门,由儒而禅,勘破禅机。无意中成为曹洞宗第三十八代传人;晚年还俗,明心见性于笔墨,成为一代艺术宗师。 弘一法师,英才早发历尽红尘,艺业鼎盛,放弃荣华。毅然皈依佛门行净土、修律宗,猛著精彩,舍身饲虎,后完成“悲欣交集”的莲花涅槃。
八思巴是藏族杰出的历史人物,是藏传佛教的一派宗师。他成功地使元朝皇室接受了藏传佛教,成为元朝帝师。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促使西藏地方和广大藏区归附元朝中央,使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的版图。他创制了蒙古新字——八思巴文,丰富了祖国的文化遗产,并为藏、蒙、汉之间的文化、艺术、科技交流做出了贡献。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他的生平及多方面的成就。
甲申年金秋,上海城隍庙和香港蓬瀛仙馆在重庆缙云山绍龙观举行了隆重的拜授科仪大典,德高望重的上海城隍庙生持陈莲笙大师、香港蓬瀛仙馆黎显华永远馆长以及我本人沐浴斋心,燃香叩礼,临坛拜受了《太岁神传略》。这是当代道教重大的一件教务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它宣示了《太岁神传略》由此传示人间,神人相亲,神恩广被。 道教的神仙,千百年来一直为大多数中国人信仰、崇拜和追求。我们信仰的神仙,道德全备,逍遥通达,合道永生。神仙都是 道 的化身、 道 的体现。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护佑和济度众生。因此,道教神仙所应有的内涵和济世利人的言行,使其成为民众信仰崇拜的对象,学习向往的楷模,生命永恒的追求。 大岁神全称是六十甲子元辰本命神。他们既是道教神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道教神仙内涵的生动体现。六十位
对于中国的读者,圣法兰西斯(圣方济各)的名字不算陌生,然而多数人对他的生平事迹却知之甚少。本书作者以生动的文笔再现了圣法兰西斯如何从一个给纵情享乐的青年变成一位充满魅力的基督教领袖。这位圣徒放弃了尘世的荣华富贵,甘心过贫穷和简朴的生活。他的一生充满了对上帝、自然和穷人的热爱。
台湾著名佛学家、僧传作家、弘学泰斗陈慧剑先生的名著《弘一大师传》,被誉为所有弘一大师传中*受推崇、*畅销的作品之一。 弘一大师一生六十三载,半生艺术半生佛。在俗三十九年,是中国近百年艺术史上难得一遇的通才和奇才;在佛二十四年,被后世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师的一生行谊与德性光辉感动、启发着无数心灵,海峡两岸的 弘学 蔚然成风,陈慧剑先生耗时三十六年创作并八次修订而成的该书,无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弘一大师传》出版后荣获台湾中山文化学术基金会传记文学奖,不仅在两岸三地畅销数十万册,而且于世界各地广泛流传,是一部为无数人带来温暖、感动、智慧和力量的传记佳作。
道教文化不同领域为丛将会分成不同系列出版,例如道教经典、道教善书、道教神仙、道教养生、道教科仪、道法道术、道教建筑、道教医学、道教艺术等等。每个系列虽然因本身内容所需而有其独特之处,但基本上所有丛书系列均会力图在以下方面显现特色: 1.出版的图书力求文字浅白通俗,表述生动、自然,具时代感及可读性。 2.图书内容以宗教为主,而以科学的态度,去理解阐释道教文化。 3.力求印刷精美,图文并茂。 4.针对读者日常所遇到的细节,将道教文化融入于人的生活中。 5.每一本出版的图书,都会有基干数量以传赠的方式免费寄给中国主要官观及海外道观,全球的道教宫观将会以丛书为纽带而连结起来。 说吕洞宾是中国为人所知、所敬、所亲的神仙,当不过分。他知方术,通丹药,历世显化,济世救人,为度众生,甘作地仙不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