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克莱修、但丁与歌德,他们所遗留下来的诗篇决不只是一顿菜肴丰富的筵席。从他们的信条和气质看,他们似乎相当对立,完全无法对他们的学说进行统一。然而,在使他们成为伟人的贡献方面,他们不相上下。人们无需采用模棱两可的趣味标准,就会热情赞美每位诗人的诗;人们无需抛弃自己思想的倾向,就可接受每位诗人的基本哲学……
尼采曾说,“我的理论是为一百年后我的读者准备的”。在如今这个喧嚣迷乱的时代,尼采犀利、深刻、力透纸背的“疯言疯语”,与我们内心所需如此契合。在帮助我们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面对命运变数时如何从容应对。本书包括了尼采的大部分思想。全书以恣肆的姿态,熔酒神的狂醉与日神的清醒于一炉,在世界哲学史和诗歌史上均占有不朽的位置。
......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作者以小说的写作手法,从中国思想史的维度,以王阳明的传奇经历为主线,解读“心学”的前生今世。 作者将王阳明人生的几个特殊经历和思想转变为重点,用现代语言、趣味性的叙事方式进行描写,同时,用较为轻松的语言阐释了“心学”的缘起、孕育、成长,以及到王阳明而集之大成的历程。作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和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道出了其传世精髓。“王学”几乎是明代中后期的全民信仰,对于这样一门学问的轻松式解释和推广,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部分。
《弘毅集:谢承仁先生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文集》分为七个部分,各部分别为谢承仁生平与学术、谢承仁论著序文、文章摘抄、诗词摘抄、学术日记、社会贡献、深切怀念谢承仁先生。全书由谢承仁先生的弟子编写,值谢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为弘扬先生教书育人、献身学术的精神而作。
《圣哲·常人·疯子:大哲学家》是劳马等人翻译的亨利·托马斯和黛娜·莉·托马斯著作的名人传记,在这部传记的写作中,笔者试图把重点放在思想家自身上,而不是放在他们的思想上,努力避免陷入任何哲学体系的技术解释、批判的分析或形而上学的游览。引导读者进入哲学家的家庭,深入他们的心灵。
有关老子的传说一直带有神秘色彩。作者以全新视角,特别是站在道家弟子的角度,全方位记录了老子生平、老子在世俗眼中的地位和在道家弟子眼中的地位、《道德经》以及老子在文化史上的地位等。该书客观、生动、实用,记载了一个鲜活的老子。该书参阅了许多堪称珍贵的史料,值得读者珍藏,并配图片150余幅,适合各阶层读者阅读。
本书是一部人物传记,作者以小说的写作手法,从中国思想史的维度,以王阳明的传奇经历为主线,解读“心学”的前生今世。 作者将王阳明人生的几个特殊经历和思想转变为重点,用现代语言、趣味性的叙事方式进行描写,同时,用较为轻松的语言阐释了“心学”的缘起、孕育、成长,以及到王阳明而集之大成的历程。作者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和王阳明心学“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核心理念,道出了其传世精髓。“王学”几乎是明代中后期的全民信仰,对于这样一门学问的轻松式解释和推广,是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部分。
贾思勰,后魏时代的农学家,著有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一书。该书对汉代至后魏当时黄河中下游地区农林牧渔的科学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被国外称作百科全书式的农学巨著。 《贾思勰评传》对贾思勰的生平与时代、著作态度、农业哲学思想、农业经济思想、农业科学思想以及外对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的研究概况及其影响,都作了深入系统地探讨。从中可以窥见贾思勰作为农业思想家的全貌。
王阳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也是立言、立德、立功三不朽的伟大圣人。他历经仕途坎坷、人生磨难、世间冷暖,曾一度痛苦绝望、不能自拔,却从中国最传统的儒、释、道典籍中汲取了强大力量,充实自我,最终升华提炼,创立心学一派。 500年来,王阳明的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他们领悟心学的精髓,成就了辉煌的人生。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王阳明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本书作者历时五年,遍读王阳明的著作、言论、生平,总结王阳明心学最本源的精髓和要诀,深入浅出地道出最深奥却又最简单的心学智慧。 翻开本书,跟随精神导师王阳明,走出人生迷局,成就强大自我!
本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自传作品,收入了尼采一生中所有的思想精髓。他对超人性格的描写、对现代观念的剖析和对未来超人世界的向往,都是我们了解尼采著述、理解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窗口,也为我们展现了一颗高贵的灵魂听从内心召唤的一生。
苏格拉底真的是哲学界里备受敬仰的圣人吗?为什么批评者说柏拉图的“理想国”毫无理想可言?赫拉克利特的永恒变化的理论和老子的“道”一样吗?为什么笛卡尔是否说过“我思故我在”值得怀疑?康德的日常生活时间和时钟几乎同样准确吗?马克思的很多重要书稿和文章其实是恩格斯所写?萨特到底是主流哲学家,还是主流剧作家、小说家、政治理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哲学的历史里充满了趣闻、轶事和谎言,或者说它们只是不以事实为基础的叙述和传说。 本书试着在众多的哲学故事中收集、讲述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并仔细研究历史上30位最伟大的哲学家的生平,从而带给你一部“另类”的哲学历史,让你拥有更加全面的哲学知识。同时,这些思想大师的人生经历和独特思想,也会带给你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你在面对难题时游刃有余。 也
李苦禅(1899----1983),原名李英,号励公,我国当代杰出的大写意花鸟画家、书法家、人民的美术教育家。1899年1月11日(戊戍年十一月三十日)出生于山东省高唐县李奇庄的一个贫农家庭。少年时,在民间艺人的影响下,走上了艰苦的艺术征途。 1919年到北京,先入北京大学附设的“勤工俭学”(又名法文专修馆),半工半读坚持学习。同时,又在北京大学附设的“业余画法研究会”,向徐悲鸿先生学习素描与西画。1920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文,1922年转到“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学习。这期间,经常靠晚间拉洋车维持生活。为此,同学林一卢赠他“苦禅”二字为名(苦,即苦难的经历;禅,古称写意画为禅宗画)。1923年,拜齐白石翁为师。此时,齐翁名气尚微,加之当时北京摹古风盛,唯齐翁别开生面,大胆创新。因此,颇受讥议。 1925年,于“北京国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