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錢穆先生全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主要内容包括:前言、七房桥、五世同堂、先祖父鞠如公等。
本书对教师的语言进行了细 的类型拆解与 细的方法讲解。将教育学、 理学理论融入实用方法中,帮助教师解决日常实际问题。应用理论:皮格马利翁效应、蔡格尼克记忆效应、黄金圈理论等。总结方法:夸张法、比较法、赋予 值法、选择法、想象法、数值化法等。适用场景: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当学生不举手回答问题时、当学生对表扬习以为常时、当学生的言行伤害到他人时等。
舒新城是我国著名出版家、教育家。他1928年主编《辞海》。1930年担任中华书局编辑所所长兼图书馆馆长,编印了《社会科学丛书》、《经济建设丛书》、《国际丛书》等图书,创办了《新中华半月刊》。1937年,任中华书局代总经理。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印了《中华文库》等读物。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1957年秋,提议重新修订《辞海》。1959年《辞海》编辑委员会成立,舒新城任主任委员。除编纂《辞海》外,舒新城一生所编、缩写堪称著述颇为丰富,主要有《现代心理学之趋势》(1924年版)、《近代中国留学史》(1927年版)、《教育通论》(1927年版)、《人生哲学》(1928年版)、《道尔顿制研究集》(1929年版)、《中华百科辞典》(1930年版)、《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1932年版)、《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等。他还是中国摄影史上的一位先行
内容提要 本书为《花园MOOK》第六辑铁线莲号,全方位解析了铁线莲的独特魅力,讲解铁线莲的栽培秘密。书中以精美的图片介绍了铁线莲的许多品种及其在花园中的搭配运用,并邀请了众多园艺达人分享铁线莲的栽培基础、盘绕技巧、病虫害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他是一代宗师、学界泰斗; 他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 他享誉世界,为人谦恭; 他平易近人,深受爱戴;他出身普通农家,却拥有哈佛博士学位; 他传承燕京学派,壮大了中国民族学; 他是少数民族的朋友,为新中国鞠躬尽瘁; 冰心称他为“吴门四犬”之老大,他自谦人类学界一老兵; 他掌管多个学门,爱徒遍及世界,人称“五代同堂”; 他原是《金翼》之家中的“小哥”,生前为中央民族大学的终身教授……他就是林耀华先生。
《回忆马克思》共收文章36篇,《回忆恩格斯》共收文章35篇。这两本书中的大部分回忆文章曾在1983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回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中发表过,这次重新进行了编排。《回忆马克思》新收入了四篇文章,它们是:恩格斯的两篇文章《卡尔·马克思》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斯蒂凡·波尔恩的《布鲁寒尔的冬天 卡尔·马克思》,尤利乌斯·的《卡尔·马克思》。《回忆恩格斯》新收入四篇文章,它们是:马克思的《弗·恩格斯的小册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前言》,Ⅱ.伊森的《回忆与恩格斯的会面》,巴·波·阿克雪里罗德的《回忆录片断》,彼·德·博博雷金的《回忆录片断》。新收入的八篇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三篇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二版,其他几篇是从国外书刊上新翻译过来的。另外,还附了马克思自白和恩格
内容简介 《回归故里(精)》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迪迪埃·埃里蓬结合自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反思性社会学著作。 父亲去世后,作者迪迪埃·埃里蓬决定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兰斯,重新了解他最初诞生的社会阶层和那群他已经告别三十年的人。他重返过去,回顾家族的历史,回忆童年时身处的工人阶级阶层,回溯了他如何从工人家庭的穷孩子成为法国著名的知识分子…… 在这场极为内在又颠覆的心灵之旅中,作者思考了社会阶层、学校教育、身份建立等一系列主题,通过梳理集体决定论中不同个体的命运轨迹,剖析了不同社会环境下,人的“个人选择”是如何被影响、被决定的。
这部优美诙谐的回忆录,是20世纪最的经济学家之一,从上个世纪中就洞察到经济理论对政策影响的乔治·施蒂格勒的亲笔自传。这本书涉及面宽广,从作者自己对传统理论的看法到经济学家在公共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对垄断看法的改变,学术自由的限制、经济学家对社会学和政治学的“入侵”以及科学发现的性质。 作为一名有才华的作者和杰出的历史学家,施蒂格勒以简明有趣的方式给读者展现了经济学和经济问题。在本书中,他从古典经济学的历史写到政治、社会以及短期经济的头号题,还有关于政策制定者的利益的冲突的问题。 施蒂格勒还作为非常有影响的“芝加哥学派”的之一,描述了这个学派鲜明的历史,它的发展里程和核心人物——其中包括弗兰克·奈特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
邵洵美(1906 1968),浙江余姚人,现代诗人、作家、翻译家,中国现代出版家。 邵洵美早年曾留学英国,回国后开始参与编辑出版事业,先后创办或参与创办过金屋书店、新月书店、一般书店、上海时代图书公司等,创办出版、编辑过《狮吼》、《新月》、《诗刊》、《论语》、《时代画报》、《时代漫画》、《万象》、《自由谭》等期刊杂志,编辑出版过现代作家 自传丛书 、 新诗库 以及英文版《论持久战》等重要的有影响的著作。他既是出版豪门的才子,又是慷慨助人的 海上孟尝君 ,既有过购买德国*印刷机的壮举,也有过与鲁迅论战的是是非非,他曾组织过影响一时的 花厅 ,也曾在上海的租界开展抗日文化活动。本书从学术的立场出发,以其出版编辑活动与思想为重点,重新观照这位中国现代出版史上重要的出版家的出版活动及其贡献,全面研究并叙述邵
自199 出版以来,《性别麻烦》已成为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重要 ,也是任何对性别、酷儿理论感兴趣的人的 备之作。它 经出版 引来赞誉和争议无数,巴 勒因此书而 举成为当代思想界 闪耀的学术明星之 。 《性别麻烦》融合了哲学、人类学、文学理论、 分析等多学科话语,对波伏娃、福柯、拉 、弗洛伊德、克里斯 娃、露西 伊利格瑞等人的理论进行批判性地审视和分析,推翻了女性和男性的区别根植于身体本质的基本前提,为性别研究打开了新的方向。 巴 勒在1999年发行的十周年纪念版序言中写道,《性别麻烦》的 重点不在于提出 种新的性别化的生活方式 ,而是 想为性别打开可能性的领域 。
旧社会没有标准教科书,考试没有“标准答案”,各个老师教的不一样,各个学校也不同,有很大的自由度。我觉得这有一个的好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来讲,至少比死盯着一个角度要好得多。“转益多师是吾师”,学术上独尊一家,其余的都一棍子打死,那就太简单化了。人类的文化也是这样,什么都化、纯粹化总是很危险的。 读书不一定非要有个目的,而且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 对我来说,平生读书最美好的岁月只有两度,一次是从初二到高一这三年,另一次就是西南联大的七年。 1959至1946年,我在西南联大度过了整整七年,读
《董作宾传》与李济合作和第二次殷墟发掘、小屯发掘的风波、山东城子崖发掘、“走上考古学的康庄大道”、“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神秘的解密”、甲骨文分期断代之研究等。
他出身于医学世家,饱受战争磨难;他品学兼优,求学时就崭露头角;他在地区初试牛刀,在总部叱咤风云;他是一个儿科医生、一个“土木工程师”,他还是一个伦理学家、公共卫生界的领袖。他,就是胡庆澧!本书是介绍前世界卫生组织副总干事胡庆澧教授不平凡一生的传记作品。全书以时间为线索,从幼时到老年,从儿科医生到WHO副总事,从在职到退休,作者用纪实的文笔和丰富的图片资料向世人展现了胡庆澧对祖国充满热爱、对世界充满责任、对青少年充满关怀的精彩人生。通过本书,读者还可以了解到疯牛病发生的始未,了解到中国艾滋病的发展现状,了解到中国卫生与世界卫生的关联。这既是一部纪实文献,也是一本励志作品,适合于所有有志成功的人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