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毕生从事著述和教育活动,对西方启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和日本社会的转型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著名的庆应义塾 (现为庆应大学)就是他创办的。福泽谕吉曾和西周等人组织 明六社 ,针对现实问题,展开评论,被誉为 日本伏尔泰 。本书是福泽谕吉根据回忆的事实加以叙述,宛如一场谈话,非常生动有趣。
本书为著名英语教育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李赋宁的口述自传。李赋宁教授的人生经历很有代表性,可以说是近现代英语教育史的一个缩影。 他的小学和中学曾在北平、天津、陕西三地求学,大学先后就读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长沙临时大学和西南联大。毕业后攻读清华研究生,之后被聘为西南联大外文系讲师。1946年,赴美国耶鲁大学留学。1950年回到清华大学教学。1952年院系调整后,到北京大学工作,任北大副教务长。 在英语教育面临转型的当下,以这本自传切入,回顾我国百年英语教育的历史,镜鉴过往,方能烛照未来。
林家翘先生是著名应用数理学家,在近百年的人生历程中,他追求科学,心系祖国,为科学事业和中国的人才培养,贡献了毕生精力.本书通过作者对世界著名的应用数学大师林家翘生前的多次采访和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回顾了他八十年里在数学、流体力学和湍流理论、天体物理学和星系密度波理论及蛋白质结构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探索和人生经历,和他为中国科学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所做的努力,以及作为海外华人怀念故土的心路历程。本书适于有志科学事业的大中学生、年轻一代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破界创生:从清华钱学森班到深圳零一学院的创生教育》是郑泉水教授凝聚数十年教育实践智慧的革新力作。本书以清华钱学森班、深圳零一学院为蓝本,系统拆解“创新教育”内核,深入剖析“创生教育”模式。提出“破界创生”核心理念,倡导打破学科、考试与思维定式的束缚。通过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协作、真实问题驱动等丰富案例,生动展现如何激发学生内驱力与创造力,重塑能力培养路径。书中既有前沿教育哲学,亦有可复制的实 策略,堪称中国创新教育从“试验田”迈向“示范田”的里程碑式著作,为教育者、家长及政策制定者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全新思路与方向。
《教育新语》 《教育新语》是一部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如何变革教育,帮助家长和老师刷新教育思维和教育方法的重磅著作。 作为全球大的非盈利教育机构——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通过自己试用 GPT4 等先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独特经验,不仅回答了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关心的“在人工智能时代应该教什么”和“如何有效学习”这两个核心问题,还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家庭教育和课堂内外的实际应用。 从个性化学习到智能辅导,从课程设计到评估方式,本书全面剖析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潜力与挑战。阅读《教育新语》,您将了解到: 人工智能如何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激发无限潜能。 智能工具如何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家长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资源,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 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创新
《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 于漪传》讲述了于漪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的一生经历。全书以时间线叙述了于漪从经历战乱、流离却仍心系家国的少年长成社会主义基础教育教师典范的故事。 什么是教育?教育是 人之完成 ,使学生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合格公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叩问语文之 门 的道路上,于漪始终坚持教文育人的教学理念,如若一位君子,不仅以其充盈的生命力向学生传道解惑,也用她至真至诚之心关爱他人,心系国家的发展。从一线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以教育自信创建自信的教育,于漪将她的教育理念融入毕生事业中,躬耕基础教育事业七十余载,对于学生,真正做到有教无类的悉心浇灌。
罗家伦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本书辑录了他自述生平以及友朋、学生的回忆文章。罗氏自撰的文章,讲述在北京大学的经历(重点是创办《新潮》杂志和参加五四运动的经过)、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改革、抗战时期主持中央大学从南京迁往四川之始末、担任驻印度大使时的活动等。友朋、学生的回忆文章,则记叙他们与罗氏交往中的见闻,表彰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在教育及文学等方面的成绩。书中还选录了罗家伦的数篇文章,内容包括他对五四精神的总结、担任清华大学校长时的就职演讲、对个人修养的见解等。
梅贻琦是清华大学校史上任期最长(1931 1948)的校长,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蒋梦麟称赞梅贻琦为负重前行的骆驼。梅贻琦也自比为于惊涛骇浪之中驾驶清华这艘大船的船长。 本书考察了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校务管理、教育教学、学科建设、国际交流、抗日救亡等方面所做的重要工作以及蕴含在其中的优良品格和办学风格。不同于一般人物传记,本书基于大量档案,呈现诸多工作细节,很大程度上还原了梅贻琦工作的具体思考和推进过程;同时档案与回忆等各类材料相互参证,将人物活动置于特定的时空之中,澄清了一些长期流传的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使梅贻琦形象更饱满鲜活、接近真实。
本书是以研究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著称于世的当代历史学家李新先生的回忆录。书中所记述的党从延安到 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这些历史,经这样一位有过切身经历的老革命写出来,极具真实性。
叶圣陶(1894 198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为我国现代教育、现代文学和现代出版事业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是现代中国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本书作者叶小沫是叶圣陶先生的孙女,她在叶圣陶身边生活了四十年,耳濡目染,对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育人观念有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本书分为四辑:第一辑我的爷爷叶圣陶,从不同侧面记述叶圣陶先生的生平事迹;第二辑爷爷教我做人,记述叶圣陶先生教导孙女做人做事的若干小故事;第三辑为了纪念,收集了作者为有关叶圣陶的书籍写的序跋;第四辑做一颗铺路石子,收录了作者在有关叶圣陶的纪念大会等活动上的发言。本书收录了叶圣陶先生写给孙女的18封家书,大部分是第一次公开出版,很有价值。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其一生从事教育救国,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是中国近代*早的试验乡村师范,其在旧中国进行的平民教育实践和探索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收录了陶行知本人及其亲友、学生的代表性文章近50篇文章,从多个维度介绍了陶行知一生的理想与追求、事业与成就、品格与性情,呈现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平民教育家形象。
蔡元培是著名的教育家,也是很有影响的民主革命家。他提出的种种主张,犹如黄钟大吕,百年来在中国人耳边奏鸣。本书通过他的自述和朋友、僚佐、弟子的追忆,从多个侧面展现他饱经沧桑、功高德劭的一生。蔡元培的自述和小传,记叙他的家世,在旧时代接受的教育,在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以及被迫离职的经过,在海外游学考察的感悟等。旁人的追忆,则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实,再现蔡元培新旧兼修、渊博通达的学术,兼容并包、以德化人的胸襟,言行如一、不作空言的作风,总结蔡元培为中国教育文化事业留下的丰厚遗产,以及他各方面的思想。
《百年中国记忆 教育家》是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精心打造的教育文化类丛书。 蔡元培(1868 1940),字鹤卿,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本书辑录了蔡元培涉及教育的经典论文以及冯友兰、傅斯年等人的回忆蔡元培的文章,内容丰富,从多个角度真实地再现了蔡元培从翰林名士到一代教育大家的传奇人生及成就。
本书是 百年中国记忆 教育家 丛书中的一册。 晏阳初(1890 1990),别名晏遇春,四川巴中人,中国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著有《平民教育的真义》《农村运动的使命》等。 本书收录了晏阳初亲友及学生的 三亲 (亲历、亲见、亲闻)回忆文章,并附有晏阳初先生关于平民教育的代表性文章,从多个角度展现了晏阳初一生的成长经历、教育思想及人格气质,真实再现了一代平民教育家的风采。
41 岁到50 岁,打破学界的 玻璃天花板 ,当了院长和美国有史以来位华裔大学校长。 对不少 老美 来说,与你一起当 阳春教授 没有问题,让你来 管 则是另一码子事。当上热菲尔学院院长已经很不寻常,被选任为旧金山州大校长简直不可思议。 埃特金森说我去旧金山州立大学当校长是职业选择的战略上的错误,一些华人朋友后来也这样说。可是当时推使我去旧金山州大当校长的也是这些华人朋友:华人必须尽快打破 玻璃天花板 。 一般当校长的总该是55 岁光景,45 岁确是早了些,放弃专业教研不觉得可惜?旧金山是个政治很复杂的城市,州立大学系统校董会内部经常不和。我能适应吗? 在旧金山州立大学当校长的第五年间,传出我将辞职回国到香港创办科技大学的消息。中文报纸纷纷说: 呼吁华人落地生根的人,自己决定落叶归根!
这是一本关于陈鹤琴先生的纪念文集。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1982年12月30日),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中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本书收录了好友、学生、子女等的三亲回忆文章近50篇及本人文章近10篇,从多角度展现了陈鹤琴一生的生平际遇、教育成就及人格魅力,真实再现了一代教育家的形象。
陈立群,新时代 四有 好老师的杰出代表,曾荣获首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2019年中宣部授予其 时代楷模 称号,2021年,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躬耕教坛40余载,当校长30余年,在退休之际,陈立群婉拒东部学校百万年薪聘请,远赴贵州贫困县义务支教,让一所 垫底 的民族中学完美 逆袭 : 学校辍学人数从每年的100多人变成了现在的实况 净流入 ;高考本科以上录取的指标完成率已连续多年排名全州。 陈立群将奇迹发生的原因都写入新书《陈立群:我在苗乡当校长》,用朴实的语言和心中的大爱,首次全方位记录支教之间的工作和探索,记录为贫困地区学生、教师、社会层层立志的故事,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扶贫扶志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范本,并启发读者站在更高角度,把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发展置于更长的时间维度
《百年中国记忆 教育家》丛书是我社2019年精心打造的教育文化类丛书。本书为丛书中的一册。 本书遴选50余篇张伯苓本人关于教育的演讲、文章及其亲友、同事、学生的回忆文章,完整勾勒了张伯苓一生献身教育的事业轨迹,艰难创办南开系列学校的奋斗经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精神,以及从爱国主义生发出 公能 育人目标以及重视团体活动、重视教育体育、着意引进西方新式教学法等一系列教学创新。展现了一代教育巨匠一生仅做一件事,办教育救中国的爱国精神。
这是一本关于叶圣陶先生的纪念文集。 叶圣陶(1894 1988),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 之称。本书收录了好友、学生、子女等的三亲回忆文章50多篇及本人文章20多篇,从多角度展现了叶圣陶一生的生平际遇、教育成就及人格魅力,真实再现了一代教育家的形象。
陈嘉庚,被*主席称为 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的伟大人物,在一百年前的民族危难之际,作为华侨领袖,抱着 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 的信念,创办了集美学村,以及闻名海内外的厦门大学。他一生 深怀爱国之情,坚守报国之志 ,他跨越了四个时代的历史人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无论怎样的艰难曲折,怎样的云遮雾罩,怎样的诡谲多变,他在每一个历史的关节点的正确选择与行动,都值得受到后人深深的敬仰。
本书通过吉近40篇经亨颐本人及其亲友、学生的回忆文章,系统展现了经亨颐先生作为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的生平及其对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从几个维度展示了一代教育家、书画家在事业、交友、家庭生活等方面的生动形象,展现了一带教育家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