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南生,我国固体火箭技术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航天固体动力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四院组织力量编撰出版《杨南生传》,伏萍著的此书系统回顾和总结了杨南生先生对固体动力事业和航天事业作出的重要贡献和取得的科学成就,回顾和总结他个人的成长规律,记录和传承他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他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凝聚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不断激励着航天后辈,继续传承和发扬航天精神,奋力创新、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王竹溪是我国理论物理学家和“百科全书式”学者,他终生致力于物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为此做出了的贡献。他编撰的《新部首大字典》,是汉字研究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本书在扼要介绍王竹溪生平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他在流体力学、统计力学、热力学、生物物理等众多领域的研究工作,他对热力学、统计物理、量子力学、数学物理等的讲授和著述,他对青年教师与研究生从事研究工作的指导,他对中国物理学会、《物理学报》和物理学名词工作的长期奉献,以及他对汉字编码问题的开创性工作和编撰《薪部首大字典》为中华文化之发展树立的丰碑。王竹溪的学习方法和看论文的“三步曲”,在狄拉克的帮助下选择研究领域和导师,在大学研究表面吸作用和超晶格相变,指导林家翘、杨振宁、李荫远、应崇福、梅镇岳、徐亦庄等人研究超晶格统计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20系变得庞大,而且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变得密切。许多负笈海外的青年才俊和培养的数学家也迅速崛起,中国涌现出一批数学领域的少壮队伍。在跨入新世纪前夕,世界数学发展的许多前沿阵地都有中国数学家拓疆驰骋的身影,填补数学上的重要空白领域,如代数几何等。本来就有较强实力的领域,如数理逻辑、数论、拓扑学、泛函分析等,以及起步较晚的一些学科,如代数几何、整体微分几何、机器证明和模糊数学等,近年内也都有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成果。陈省身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数学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的数学成就遍及射影微分几何、欧几里得微分几何、几何结构和它们的内在联络、积分几何、示性类、全纯映射、偏微分方程等众多方面。在数学界,陈省身可以堪称“中国泰斗”和“世界大师”。
《吴孟超》是一部真实记录 *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肝胆医学创始人——吴孟超院士97年人生旅程的文学作品。书稿以时间为纵轴, 展现吴老从一名人民军医成长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的精诚大医之心路历程。全书共11章、1份年表和4个附录,约130万字,并选配了近千幅珍贵照片以及38段影视资料。尤其是书稿从吴老70多年科学旅程中精心挑选了这些不可多得的影像资料,能让读者方便地用手机扫码带来生动的视听效果,以一睹大医的风采与魅力,分享数字时代技术创新带来的恩惠,对人物纪实作品也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书稿描述了吴老坎坷的成长道路和救死扶伤的感人故事,也成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想读本,对正在寻找成才与创新之路的广大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前行的路标。对相关读者所研究的“大医吴孟超现象”和人类肝胆医学史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1844—1906),标志着物理学从19世纪到20世纪的转折。本书记录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生平、个性及其科学和哲学成就,详尽描述了他丰富而极具悲剧性的生活(他于62岁时自杀身亡)。本书主要在19 世纪下半叶的背景中讨论他的科学和哲学思想。他是宏观物体存在一个微观的、原子的结构基础这一学说的主要创立者,该学说深深影响了普朗克的光量子假说和爱因斯坦关于布朗运动的研究,对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