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相照(吴孟超传)》由方鸿辉所著,《肝胆 相照(吴孟超传)》是中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 采集工程”——吴孟超院士研究成果。这份研究报告 旨在以史实还原传主吴孟超的学术成长历程,即以本 次采集工作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适当借鉴其他旁证 或间接资料,力求准确、清晰地描述传主吴孟超的家 庭背景、求学历程、师承关系,以及对他日后的学术 风格、科学成就产生深刻影响的工作环境、学术交往 中关键人物、重大事件和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节点;也 力求能清晰地勾勒出吴孟超关于肝胆学科的学术思想 、学术观点和学术理念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 不少具有科学史上留脚印的重要事件,并以简练的语 言提炼并总结对其学术成长的特点及影响的重要因素 。
国家“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以纪传文体记述中国20世纪在各学术专业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数千位华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专家学者,展示他们的求学经历、学术成就、治学方略和价值观念,彰显他们为促进中国和世界科技发展、经济和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全书按学科分别结集卷册,并于卷末另附学科发展大事记,以反映中国各学术专业领域的百年发展脉络。书中着力勾画这些知名专家学者的研究路径和学术生涯,力求对学界同行的学术探索有所镜鉴,对青年学生的学术成长有所启迪。《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医学卷》记述了300余位著名医学专家。其中,中医学与中西医结合分册记述了35位专家学者,是研究我国中医与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文献。
成千上万的人都曾有过濒死体验,但科学家们一直声称这不可能。埃本 亚历山大医生也曾是这些科学家中的一员。之后,他的大脑突然得了一种极为罕见的疾病。大脑中控制思维和情感的部分,也就是让人类从根本上区别于动物的部分,完全失去了功能。他在短短几小时内就陷入昏迷,即使他有机会醒来,也不得不以植物人的状态度过余生。当他的医生决定放弃治疗的时候,他竟然睁开了自己的双眼。他“返回”了地球。 亚历山大的痊愈堪称一个医学奇迹。当他的身体陷入昏迷时,他“旅行”去了彼岸世界。在那里,一种类天使的存在引导他体验了赶超身体的领域,游历了异于地球的王国。在那里,他遇见并与宇宙自身的神圣进行了交流。 如今的亚历山大依然是一名医生,但他相信,只有意识到上帝和灵魂是真实的存在之后,只有了解了死亡并不是
《药妆品》一书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全球知名美容皮肤学专家Zoe Diana Draelos主编。全书共分五篇,分别从药妆品的基础知识、活性成分、实践应用、理解误区和研究进展等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当今美容皮肤科学及药妆品领域内的前沿科技进展,提供了美容护肤实际应用中的诸多参考指南。
裘法祖(1914.12.6—2008.6.14),浙江杭州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医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我国现代外科学奠基人之一,外科器官移植主要创始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首创者,《大众医学》主要创办人。与吴阶平共同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三、第四版,全国高等医学教材主编,主持编写《外科学》版到第四版。 1939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1940年至1946年,先后任德国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慕尼黑市立医院、都尔士市立医院医师、副主任医师、外科主任。 1946年10月回国,先后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学教授兼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南同济医学院附属二院教授、外科主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同济医
万密斋(1499-1582),湖北罗田人,明代著明医家,清初被皇帝封为医圣。万密斋自幼接受儒家教育,习举子业,为邑之诸生。后因科场失意,遂弃举从医,继承岐黄之业,名噪一时。万密斋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定的中国古代名医三十人之一,以擅长治疗儿科、妇科、痘疹疾病著称于世。其所著《万密斋医学全书》对中医学临床论治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内容除儿、妇、内科常见病证辨治以外,还包括对《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的研究及养生保健、优生优育等方面的论述。《医圣万密斋传》系统地介绍了万密斋的始祖世系和子孙渊源,生动地讲述了万密斋的行医故事和万密斋著作的传播过程。 《医圣万密斋传》适合普通民众阅读,亦可供对中医药有兴趣者和相关专业人士参考研究。
《最的医生:传记西方医学史》以简明流畅的方式描绘了从古希腊的西方“医圣”希波克拉底,到心血运动的发现者哈维、牛痘免疫的者詹纳、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奥斯勒等五十余位医生的生平和业绩,以此为线索,勾勒出西方医学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医生的生平传记,也是一部系统梳理西方医学源流的医学史著作。
伍连德(1879—1960)是中国抗疫先驱,在东北鼠疫阻击战中力挽狂澜,成功控制了疫情,当时年仅32岁。晚年在剑桥大学李约瑟的约请下,用英文撰写了这部回望一生的自传。书中不但再现了抗疫过程中惊心动魄的细节,介绍了其中关键的防控措施,还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和学生时代,从求学剑桥到回国报效,建立防疫体系、医院和中华医学会的过程,以及回到马来亚后的家庭生活。
《检验医学实践:丛玉隆的学术人生》主要内容包括:年少时光、悠远的家族史、清贫快乐的童年、父亲早逝、让花盆长出大树、良师引路、奋发的年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