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靠前、第二版的基础上,内容更加充实了。该书采用提问的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甲亢的发病、诊断和治疗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解答,不仅满足了甲亢患者及其亲属的需求,解除了他们的疑虑和紧张的情绪,增强了抗病的信心和手段,也充实和扩展了大众对甲亢病防治的认识。
本书主要介绍德国女数学家埃米.诺特的传奇人生。她是抽象代数学的创立者,她的研究对代数拓扑学、代数数论、代数几何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本书为传统经典《论语》《大学》《中庸》的现代和解本,内容结构包含原文、语译、和解三部分,原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文风范,译文参考通行译本、白话流畅通达,和解遴选中外典籍、汇注思想源流,有助现代读者重读“我们的经典”,更好了解中华传统文化。
《国画之美/文化中国边缘话题》编著者简墨。 在这本散文集中,简墨将自己对国画艺术强烈的书写意识,生动而具象地落实在一泓古泉、半尺云笺、一方端砚,几笔或寥落疏淡或浑厚硬朗的山水之中,使其焕发出奇光异彩和生命活力。她依持内心的虔诚与敬畏,连缀起国画艺术风格流变史中的关键人物,将他们作为自我审美旅程中一个个温暖的站点,并将其生平闪光的片段勾勒成沿途的风景,剪辑定格他们丹青一生的光华神采。她将每一位画家的精神位格和个性气韵盘附罗织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以意逆志,选择在时代原点、精神元点处读解画家生命个体的感思念记,探问其个性体验与艺术追求历程中或绵延纠结或形骸放浪的往来兴答。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陶瓷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出现到商代原始瓷器的发明,以至当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陶瓷与人类息息相关。可以说,一部陶瓷史即是一部人类文明史。钧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茶具为我国的茶器。本书著者对中国钧窑茶具研究成果予以归纳和总结,以求真存实、传承弘扬的科学态度,呈现给读者一部较为科学、完整的钧窑茶具作品。全书共分历代茶具概览、钧窑茶具简史、钧窑茶具原料与加工、钧窑茶具生产工艺、钧窑茶具造型艺术、钧窑茶具装饰艺术、钧窑茶具的烧成——火的艺术、钧窑茶具的赏用与收藏、名家名匠、名窑名品等10章,正文后设有附录与参考文献。资料翔实可靠,实用性强。其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知识,对于人们了解钧窑历史、解读钧窑茶文化乃至丰富现实生活、提升生活质量都大有裨益。
本书是中国现代科学的开山元老之一、北平研究院实际李书华教授的自述,记录了他一生的几段霸要经历。 如留学法国,在北京大学、北平研究院、中法大学、北平大学区等从事教学、科研、管理与学术交流等,以及他与蔡元培、吴稚晖、李煜瀛、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陶孟和、沈尹默、梅贻琦、朱家骅等中国现代科学和教育名人的交往:其书言必有据.要言不烦. 既是李书华本人牛涯的真实记录。 也是中国现代科学文化史和教育史的重要资料,李书华还是一位游记作家。 他的游记具有科学家精细的观察和独到的见解,在中国现代游记中别具特色。 本书中的《黄山游记》、《房山游记》和《陕游日记》、是他的游记中的精华。
李旭辉著的《昔日神童--维纳》主要讲述了美国应用数学家、控制论创始人诺伯特?维纳的传奇一生。维纳先后涉足哲学、数学、物理学和工程学,很后转向生物学,并在这些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书史料翔实,写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供广大青年及对数学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收录了袁隆平同志的典型事迹,新闻媒体报道,评论文章等内容。40多年来,袁隆平同志深入研究杂交水稻技术,发表了水稻有杂交优势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