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陈思和 记得三十年以前,我刚入复旦中文系读书的时候,章培恒先生出版了他的部著作《洪昇年谱》,受到学界高度好评。直至今天,我在百度上搜索书名,还会跳出这样的评价:“该书不仅首次全面细致地胪列了谱主的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还就洪氏‘家难’、洪昇对清廷的态度以及演《长生殿》之祸等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将洪昇生平及其剧作研究推进了一大步。”编制年谱,功在三个方面:一是详细考订谱主家世背景、个人遭际、思想著述、亲友关系等史料;二是对于谱主经历的历史事件的深入探究;三是对其人其书的整体研究的推进。那时我们接受的教育是,年谱编撰是花时间吃功夫,同时也是*有学术价值的一种治学方法。研究者在学术上的真知灼见被不动声色地编织在资料的选择和铺陈中
皮陸,是晚唐著名作家皮日休、陸龜蒙二人的合稱。皮日休,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咸通八年進士,傳云乾符年間參加黄巢起義軍,後或為巢所殺,或為唐廷所誅,或亡命江南,不知所終。陸龜蒙,吳郡(今江蘇蘇州市)人,以白衣隐士而終身。出生地千里相隔,結局之大異也令人咋舌。這二人的生平經歷及其文學創作活動狀況如何,又以甚麽因緣而齊名合稱呢?這是《皮陸年譜》所要著力探索的主要問題。
本书稿是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史杰鹏为所开《史记》 撰写的讲稿的结集。分为“刺客”“游侠”“战争”“谋略”“女性”等专题。多从文字、音韵、训诂的角度切入,对先秦、秦汉的社会情状、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等方面进行剖析。把《史记》这部史学名著放在它所产生的历史情境中加以观照。对一些历史爱好者感兴趣而存在争议的话题,如“李广和卫青、霍去病孰强孰弱”“羹颉侯的封号是否含有贬义”等,进行专门的辨析,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语言生动,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
......
《王稼祥年谱(一九0六年——一九七四)》是详细记述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卓越领导人王稼祥生平业绩和思想的编年体著作。 关于本年谱的编撰体例作如下说明: 一、记述谱主的活动,一般省略主语。 二、本年谱按年月日顺序记事,少数条目根据需要采用纪事本末方式撰写。一条中包括不同月日多次活动的,开头用次的时间,其余各次的时间在行文中出现。 三、本年谱中同一日有条内容的,在条开头写明具体日期,其它各条均用“同日”,表示与条日期相同。 四、本年谱中有些日子考订不清的写旬,旬考订不清的写月,依此类推。一般放在旬末或月末,有些放在旬中或月中的,是编著者认为大体能判定的时间。 五、谱主同他人联名发出函电、签署文件、参加活动,以谱主为道的,一般不写
本书以记述谱主生平思想活动为主,兼收与谱主活动有关的资料。属谱主领导的革命运动史范围者,收入正文,详略视其与谱主关系而定。本书分三卷,卷(1866-1911)记谱主家世,早年生活,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为推倒帝制,建立共和而奋斗的经历。第二卷(1912-1918)包括谱主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二镒革命。组建中华革命党,反袁及次护法运动等内容,即为建立民国、保卫民主共和革命成果殚智竭力的行誼。第三卷(1919-1925)着重记述谱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经过五四运动、陈炯明叛变,在晚年改组中国国民党,实行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以及北上、辞世等史事。
......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尤袤,诗文集在宋元之际毁于战火,至清初方由朱彝尊从典籍中辑出诗文各一卷,由尤袤后人尤侗以《梁溪遗稿》为名刊行。由于研究资料的严重匮乏,所以宋元明清不曾有人为尤袤撰写年谱。至上世纪末,才有四川大学学者吴洪泽整理出约两万字的简谱,见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四川大学宋代文化研究资料中心编《宋代文化研究》第三册。 br/ 赵维平所著的《尤袤年谱》主要学术贡献是:前言对尤袤生平思想、诗文成就和文学地位等基本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研究结论;正文部分勾勒出尤袤生前的官宦履历、政治建树和诗文系年,及其身后他人学术研究的重大进展;附录部分集中了尤袤的主要研究资料,为读者阅读《尤袤年谱》提供索引之便。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