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自传》为马大任先生所作自传,内容涉及1947年以前的中国社会现状,介绍了他赴美留学前的生活经历,集中记述了在陆军靠前军、飞虎队和北平靠前宣传处的工作经历。该书内容简明扼要,叙述清楚易懂,对于了解
《萨特自述》有两个独立成篇的作品组成。《萨特自传》(《Words》,直译为 词语 )是萨特在60年代初出版的一部自传。西蒙娜。德 波伏娃说这本《萨特自述》描述了一个作家的存在。《萨特自传》出版后,立即在西方世界引起巨大反响。《萨特自述》是一部拍摄于70年代的访谈纪录电影片的声迹全抄本。这部影片1976年首映于戛纳音乐节,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在影片中,萨特在回答记者、学生以及波伏娃的提问的过程中,回顾了自己思想发展的历程,因而是一部极有价值的研究资料。
内容提要 暂无相关内容
陈香梅女士不仅仅是一位企业经理人,她还是国际贸易方面的顾问,身兼作家、演说家和专栏作家;她融合了活力与智慧,以一位女子的力量,缔造了她个人的事业。她具有丰富的文化背景、经验和学历,使她成为我国考量亚洲事务时的权威。
日本战败后-二十年,日本曾萌发茁壮的民主及和平力量,这种传统随着一批知识分子去世日渐消逝。至今这种人、这种传统已是硕果仅存。本书的出版为日本留下正义及进步的呼声留下纪录。 家永三郎-一位对日本文化、历史、哲学、艺术、教育都有渊博研究的著名学者-所建立的一套家永史学系统,对日本学术及思想界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谁想到得他是个毕生都要拖着羸弱病躯的书生,还不断进出法庭挑战本国文化和价值呢! 生长于军人家庭和接受传统日本模式教育的家永三郎,对他的国家越是了解,越是爱恨交织-个人不能制止一场世纪不义之战而深表疚悔之余,决意以校园和法院为阵地,狠批日本过去的历史、现在的教育和司法制度,重整日本民族的价值观。由此引发长达32年的教科书诉讼案,期间胜负起落,牵动日本一场空前规模的思想运
《富兰克林自传》的出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在1771年动笔,1788年完成,前后历时17年之久。这部传记可以说是在读者如饥如渴的等待中出版的。一经问世,立刻被翻译为法文,被一抢而光。这部传记首先是因为他写了富兰克林这个传奇人物而受到世人青睐的。青年人都希望学习富兰克林成功的秘诀,他们把这部书当成“人生指导”读物;其次,富兰克林写出了“美国梦”,“到美国去发财致富”成了影响力很大的口号;第三,这部书在美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它打破了当时的写作常规,成为一部小说自传体,被誉为清教徒的《奥德赛》史诗和世界上*秀的自传之一。富兰克林是“美国英雄”,“民主主义的神话英雄”,而他的《自传》也成了自传家族的先知。 世界上恐怕没有人会在富兰克林的名字前无动于衷,因为,即使你不是美国人,没有享受到富
皮埃尔路易吉·科里纳(博洛尼亚人,生于1960年2月13日),经济和贸易专业学士,居住在维亚雷焦,在那里的工作是一名投资顾问。 从1977年开始做裁判;1991年12月15日执法个人首场甲级比赛;1995年成为国际级裁判。 从1998—2002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世界*足球裁判。曾经执法1999年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以及2002年世界杯决赛。 鉴于其体育贡献,意大利总统卡罗·阿泽利奥·钱皮向他授勋。
我曾应美国一书局邀请写这篇个人传略,因为藉此可得有机会以分析我自己,所以我很 喜欢的答应了。从一方面着想,这是为我的多过于为人的;一个人要自知其思想和经验究竟 是怎样的,好不过是拿起纸笔一一写下来。从另一方面着想,自传不过是一篇自己所写的 扩大的碑铭而已。中国文人,自陶渊明之《五柳先生传》始,常好自写传略,藉以遣兴。如 果这一路的文章涵有乖巧的幽默,和相当的“自知之明”,对于别人确是一种可喜可乐的读 品。我以为这样说法,很足以解释现代西洋文坛自传之风气。作自传者不必一定是夜郎自大 的自我主义者,也不一定是自尊过甚的,写自传的意义只是作者为对于自己的诚实计而已。 如果他恪守这一原则,当能常令他人觉得有趣,而不至感到作者的生命是比其同人较为重要 的了。
《 心灵励志经典.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书中以细腻的笔调,感人的话语,如实记录了她所经历的痛苦和幸福,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光明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女性的视角,劝诫世人热爱生命,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在今天这个许多人丧失人生信仰的时代,海伦?凯勒的这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肯定会触动你内心深处为柔软的地方。
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一个伟大的心灵对话。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有史以来杰出的美国人之一,享誉世界的发明家、作家、外交家和独立革命的领导人之一。 本书自出版以来,相继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国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被迄今为止的几代人当作人生修养的范本。作品中体现的“美国民众的公德心”以及处世、持家、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种种美德一直激励、教育、影响着世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富兰克林的成长史,也正是一部美德史。 富兰克林的文风中措辞贴切莫过于他的《富兰克林自传》,本书文风之朴实、简洁、明晰、通俗、清新与幽默,令世世代代的读者爱不释手。
《居里夫人自传》是玛丽·居里这位伟大而谦虚的女科学家留下的内心独白,是她高尚人格和坚韧精神的真实写照。她一生中伟大的科学功绩之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靠大胆的直觉,而且是靠着在难以想像的*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的热忱。这样的困难,在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这部自传从问世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锐意进取的典范之作,鼓舞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虽然作品篇幅不大,却留给人以无限的心灵启示,是其他文学作品所不及的。
谁能想象一个躲在绘画班门口偷学画画、为了看电影不舍得吃早餐、从小蜷缩在三坪水泥小屋的穷苦孩子,竟胸怀大志想“办一本杂志”! 谁能想象一个离乡背井、没有后台的清苦公务员,竟能一手创立《皇冠》杂志,并发展到出版界、影视圈、画廊、舞蹈教室、现代舞团等多元化的艺文事业! 这就是平鑫涛,一个永远坚持理想、追求突破的资深出版人!三十多年的青春岁月中,他都在贫穷和煎熬中度过,但是他从不放弃希望,始终踏实乐观迈向目标,从五年DJ、十四年公务员、五千多天联副主编的点滴累积,到出版六百多期皇冠杂志、三千多种丛书、拍摄十六部电影、六百多小时电视剧……他的精力、创造力和永不妥协的惊人毅力,爆发出绚烂光彩的成绩! 如今是收成的时刻了,但平鑫涛仍不松解。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他写出真挚的一字一句,翔实记载
这本《张忠谋自传》的出版,尤其难得。张先生18岁时,就从战乱中的中到达了美国哈佛大学。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他一睦在英语世界中专心地读书与工作。现在他自己居然以中文一页一页地写出他的历练,这正是他科技世界以外的另一项人文成就。 这本自传涵盖的时期是自作者出生至33岁,恰是我现在年龄一半。 忙于做事的人很少有时间想过去,但在夜阑人静,偶尔回想过去时,作者怀念的倒不是33岁以后的事业稍有成就的时期,而是作者的前半生。
内容简介 林肯领导了拯救联邦和结束奴隶制的伟大斗争。林肯的一生充满了艰辛和坎坷,他只受过一点初级教育,但始终英勇不屈。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他成为美国历史上伟大的总统之一。本书介绍了林肯从一个贫寒的男孩成长为美国总统的历程。
海伦·凯勒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此外,本书中收录的《我的人生故事》是海伦·凯勒的一本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