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大学(University of Nanking),简称金大,诞生于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的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卫斯理会,Methodist Church)在南京创办的教会大学,同美国康奈尔大学为姊妹大学。当时社会评价为 中国*好的教会大学 ,享有 江东之雄 、 钟山之英 之美誉。金大培养大批优秀人才分布于海内外,在各个领域内发挥所长,使金大饮誉国内外,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为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建立与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创、优秀人才的输送都做出了突出贡献。本书以图片故事的形式,汇集了金陵大学早期的珍贵图片,以及部分毕业生们的人生故事。
跨越三个世纪的宋美龄,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光芒四射、瑕瑜互见。非仅凭恃其出众的才华和超卓的智能,更重要的是 妻以夫贵 的幸运。蒋宋的结合是二十世纪中外历*突出的一场政治婚姻,权力与财势的结盟,使蒋宋成了中华民国的化身,亦为西方人眼中的 风云伉俪 。她有与生俱来的聪明、美丽与手腕,加上孔宋家族的强力奥援与美国背景。使她在权力、财力与魅力的交织中,成为中国近代百年*有争议与影响力的女人。 她是一个 不世出 的政治人物,具有多重性格和不同行事标准;她知道国家和民族的安危为重,却不忘袒护孔宋家族营私误国与外戚干政:她以爱心关照战争军人遗族与孤儿,自己亦乐享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 宋美龄的一生是近代中国的缩影,她不仅在历史的舞台上演戏,而且是 *女主角 。但是,过早逝去的绚烂年代和漫长的人生之旅
蒋介石作为曾经影响中国 20 世纪前半叶的政治家,由于两岸互动以及政治动因,长期以来戴着一层朦胧的面纱,以反面典型的形象出现在大陆的读者及几代人面前,以至大多数人对蒋介石的*深刻的印象就是他那不毛之地的光头及那句随时随地都会说的 娘希皮 。他倾尽心力地使一盘散沙的军阀割据状态的中国归于统一、他带领他的军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上的持久较量及由此造成惨重伤亡并*终胜利等功绩,被他血腥屠杀共产党人的罪行厚厚地蒙住了。他去台湾后与儿子蒋经国一道缔造的台湾的繁荣也过多地被他的白色恐怖统治所屏蔽。而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方面,只要他活着, 光复大陆 的计划就会存在下去,用他的话讲: 不可动摇之国家决心。 同时对那些要求 台独 的人说: 谁说独立,就让谁掉脑袋。 在这一点上,他与北京的观点空前一致。他于 1975 年因心脏病
《汪曾祺自述》共分为4个部分,分别为 自报家门 开卷在四方 随遇而安 认识和没有认识到的 。 文稿的编排顺应了作者的成长轨迹,他从年少在家乡高邮的童年趣事谈到自己少年时去云南读大学的经历,再由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谈到个人创作。本文稿延续了汪老白描的写作手法。行文沉静自如、流畅如水。他将精练的语言纯熟地运用在文稿中,又从日常口语、方言、民间文学中吸取精华,兼收并蓄,情感真实自然,温暖敦厚。无论是性情还是文风,都展现出了大家风范。 《汪曾祺画传》以时间为轴线,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汪曾祺的生平。作者为了尽可能地贴近人物,在写《汪曾祺画传》时专程拜访了汪曾祺的故乡高邮。让读者通过书中的图片和文字对汪曾祺所经历的时代、所经历的事件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可以通过一张张带着记忆的老照片将读者引入一个个
1915年秋季,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金女大正式开学,成为中国长江流域*所女子大学。从此在20世纪上半叶,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女界精英。成就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段辉煌。金女大虽然在1950年代的院系调整中消失了,但此前从金女大走出的一届届毕业生,却以自己的风采和奉献继续向社会展示着母校的风范。《金陵女儿图片故事》一书的图片系编著者从遍布海内外的校友中征集而来,绝大部分为首次披露,而编著者以其 金陵女儿 的特殊身份,更赋予了画册以特殊的意蕴。
刘少奇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理论家,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的领导人。 刘少奇同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设,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党的建设等领域,都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他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少奇光辉战斗的一生,同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他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他的名字永垂史册。 2008年,曾出版了《刘少奇画传》。今天,我们在前书基础上,增删修改了文字部分,重新调整了图片,以适应图书阅读习惯,因此对版面设计也做了相应调整,以《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刘少奇》为书名出版此书,同时还出版《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周恩来》和《开国领袖画传系列 朱德》。本书图文并茂,编者精心
这是一部袁隆平画传。以画立传是袁老生前不曾有过的新形式。图书以画册的形式,精选袁隆平珍贵图片200余幅,包括照片、画像、手稿、信件等,以袁隆平一生扮演的各种角色为编写逻辑,分为学生、家庭一员、科学家、教师、社会活动家等专题,将每一个身份中袁隆平的经典影像,配以简洁准确的文字,用感性直观的方式讲述袁隆平从生于忧患、艰难求学、逐渐走上杂交水稻研究之路、终成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历程,再现了袁隆平为祖国和世界人民的粮食安全不懈奋斗的辉煌人生。 本书把袁隆平的经历、成就和生活结合起来,把袁隆平的形象放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民族发展大背景上加以刻画,还原一个既有深度又温暖、亲切、立体的活生生的科学家形象,让读者直观了解袁隆平 禾下乘凉梦 和 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的萌芽、生长和收获的过程,
《巴赫画传》 巴赫(1685-1750),伟大的德国古典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一生中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他笃信宗教,将路德新教的众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做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响构思的核心。同时他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其宗教作品明显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主要作品有两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弥撒曲》等,对近代西洋音乐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文学性的笔法讲述巴赫的一生及其创作,翔实的材料、精彩的评述和优美细腻的文风相辅相成,为读者塑造出一个全新的饱满的巴赫。作者吕克-安德烈·马塞尔是一位作家兼作曲家,他的这本书从1961年首次出版开始,就以全新的视角、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不断激起广大音乐家和音乐爱
尽管在这个信息时代,英国王室的私生活已成为在媒体上广为传播的令人振奋的花絮新闻,其一点一滴都被我们详细地审视着,但是,对于王室的中心——女王,我们依然所知甚少。她依然保持着一种神秘色彩和谜一般的高深莫测。通过对许多与女王有过接触的各阶层人士(包括白金汉宫的工作人员、政客、贵族、平民等)的采访和对相关历史资料的广泛搜集,威廉·肖克罗斯为我们揭示了女王50年来的生活状态、她的激情与爱憎、她为英联邦和大不列颠做出的奉献以及她为维护君主立宪政体和王室地位的种种努力…… 书中收集了许多关于女王和王室的珍贵照片,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本书里,您可以看到女王在君临英联邦的50年中,面对连续不断的国内外巨变,她是如何不断地调整、改变自己及王室,以与那些社会变化相协调。通过记叙、梳理女王作为
刘士豪教授是世纪同龄人,今年是他llo周年诞辰。他开创了我国的内分泌事业,他提出了个由中国人命名的疾病名称——肾性骨营养不良,他又于1958年创建了我国个内分泌学专科——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他在内分泌领域的杰出成就让国际医学界对我们刮目相看。他在骨代谢领域的研究成果长期为国际同行所引用,他在垂体和性腺方面的开创性动物研究在当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在营养代谢的研究和治疗方面被后世奉为先驱,他率先在国内建立了放射免疫法进行激素测定,他编著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是基础与临床结合的经典权威著作……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第二屑协和论坛缅怀刘士豪教授学术上的丰功伟绩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本书由《韬奋画传》、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经历》和《患难余生记》三部分组成。1936年11月,邹韬奋先生因参与领导救国会而被捕入狱。在243天的牢狱生活中,他在坚持斗争之余,埋头著译,自传性质的《经历》便是其中成果之一。该书计61篇追述自己二十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生命断片,其中从事文化事业的经验和思想变化的历程,堪称现代爱国、民主知识分子人生道路的缩影。除各篇单独发表外,并于1937年4月由生活书店结集出版。 1944年春,缠绵病榻、为病魔折磨的韬奋先生,又援笔坚持写作《患难余生记》。这既是作者回顾数次流亡的颠沛生涯的自传,也是抗议当局文化统治举措的历史文献。惜乎只写了五万多字,即因病逝而成未完成的*后遗作。 《韬奋画传》收录上海韬奋纪念馆珍藏的264幅图片资料,由曹辛之先生编著并设计完成,三联书店于1982年刊印,
张艺谋说子怡是国际影坛上受认可的中国女演员。确实,从国内火速蹿红,到奥斯卡,戛纳的惊艳转身,短短几年。 名家提携,年少风光,绯闻不断,无论你是否喜欢,她当红,这是事实。太年轻的女子跳上太华丽的舞台,势必要承受来自各界的审视、赞美和批评。当然,这也是她要面对的戏剧人生,于她,如同一场势在必得的盛宴。 章子怡获奖记录: 1999年亚太地区电影CineAsia*新人奖 1999年12月9日美国影院协会明日之星奖 2000年11月22日第九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百花奖 *女主角奖 2000年12月国际年轻演员协会 *女演员奖 2000年度日本旬报*外国女演员奖 2000年度洛杉矾影评人协会 *女配角奖 2000年度提名台湾金马奖 *女主角奖 2001年1月多伦多影评人协会*女配角奖 2001年2月28日 芝加哥影评人协会 *新人奖 2001年2月伊朗电影节 *女演员奖 2001年3月24日第十六届美国独立
由拉贝孙子托马斯编写的《约翰·拉贝画传》一书收罗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字资料,将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拉贝,也将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书中部分内容出自拉贝本人撰写的《自传》和1945年后在柏林记的《战后日记》,都是首次在中国发表。书中的图片资料由拉贝家族提供,有拉贝家族的家谱树形图和其父母的照片,有拉贝童年和青少年及晚年的相片,还有拉贝画的漫画等。 书中还有一些拉贝收集的当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的历史照片以及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图片。其中,许多为首次公布,十分珍贵,对了解和研究拉贝其人和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均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周洪宇、蔡幸福*的《牧口常三郎画传》以画传形式详细但不失生动地再现了日本近现代*名教育家、创价教育之父——牧口常三郎(1871-1944)从贫寒的船工之子走向教育大师的艰难历程,简洁而不失原质地介绍了牧口常三郎博大厚重的创价教育基石、以人为本的创价教育思想以及其博爱无疆、追求创造、质朴敦厚、威武不屈的人格魅力,客观且不失重点地展示了研究者心中的牧口常三郎形象,让人耳目一新,感怀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