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外外的诗作精选,共有165首,系从他的诗作687首中选出,创作时间从2001年至2017年,均为精品、佳作,呈现了他在写作、生活与思想层面的逐年变化。选编这本诗选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外外的离世,更因为他的诗作本身是一脉极其丰富的宝藏。
本研究主要包括两部分:“华夏传播观念”的具体内容;“华夏传播观念”的研究方法论。具体章节包括华夏传播观念断想、中国传统传播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华夏传播观念的主体特征、接受向度、交往图景、价值关怀、政治模式、辩证思维、文化基因、传统脉络、历史逻辑、理论前景等。
《牡丹亭》上承“西厢”,下启“红楼”,是中国 浪漫文学传统中一座巍巍高峰。其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辉,相得益彰,四百年来不绝于舞台。二OO一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二OO四年四月,由作家白先勇主持制作,两岸三地艺术家携手打造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开始在全世界巡演,更带给这门古老的艺术以青春的喜悦和生命。奉书收录海内外名家阐释文章,探索《牡丹亭》艺术精神,发掘昆曲之美;井辑《牡丹亭》诞生以来的重要历史图片,以及-青春版”排演剧照上百帧,足以证史,亦堪悦目:所收“青春版。剧本,亦以史诗格局和对称平衡之美为特色。从“美丽的古典”到“青春的现代”,《姹紫嫣红牡丹亭》尽展缠绵四百余年的生死至情。
毫无疑问,中国文学史是现代大学中文系最主干的课程之一,因而各种冠名“中国文学史”的教材与专著,早已是汗牛充栋,不胜枚举。纵观我们今天的学术繁荣以及所取得的每一个进阶,无不是以前人的肩膀为依托的,此诚朱子所谓“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也。回溯百年教育史和学术史,清末东吴大学汉文教习黄人所著《中国文学史》实乃真正具文学史意义与规模的拓荒之作,筚路蓝缕之功,自不能湮灭。只缘坊肆未曾流行,见者甚少之故,几为世人所淡忘,经浦江清、钱仲联、陈玉堂、孙景尧、王永健、徐斯年、曹培根诸位先生的褒掖与绍介,渐为学界所关注,诚如台湾学者黄维梁所说,黄人及其《中国文学史》,“在百年孤寂之后,他所积累的名声,我们真要‘连本带利’、十倍百倍地奉献给他——他在地的后人,他在天的英灵!”
俄罗斯是众所关注的国家。《“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三探俄罗斯》作者叶永烈分别于1992年、2001年、2012年三度前往俄罗斯,以纪实文学作家的视角对俄罗斯进行仔细的观察,写下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巨变,写下其亲历、亲见、亲闻的旅行见闻并追溯俄罗斯的历史,比较斯大林时代、叶利钦时代和普京时代的异同。《“叶永烈看世界”系列:三探俄罗斯》中作者注重细节,注重“花絮”,注重民生风情,并且注重从文化、历史的角度记述俄罗斯。全书文笔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一本内容丰富的好书。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作者严祖佑,系严独鹤(我国新闻界元老,《新闻报》副总编兼副刊“快活林”主笔,全国政协委员)之子。本书根据作者青年时代的一段特殊经历,描写了在迥异于正常人生活环境下的人的命运和心理状态。此外,还回忆了其父亲严独鹤晚年的生活以及父亲文友的旧事轶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