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颂歌》是查尔斯 狄更斯三部圣诞小说之一,主要讲的是吝啬鬼史克鲁奇奇异的旅程和他翻转人生的故事。史克鲁奇是个有钱的商人,却也是个极其抠门的吝啬鬼。圣诞节的前夜,他见到了已经死去的合伙人 马利的鬼魂,发生了一连串不可思议的事情,使得他重温了过去时日,展望了未来的境况,命运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枡野俊明,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 日本庭园设计大师、禅僧、生活美学家,一生致力于把禅的智慧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他说:“所谓真正的富有,并不是物质上的富有,而是精神上的富有”,“什么都不浪费,只拥有真正想要的东西,这样的生活,才是美丽的生活”,“一周吃一天素食,就能让身体回归清爽的状态”,“只要养成每天打坐10分钟的习惯,身心就能舒服地度过每一天”,“打扫卫生可以让心情变得愉悦”,“无论什么食材都不浪费,可以让我们拥有漂亮的活法”…… 少买东西,自己动手,惜物爱人,享受独处,时时微笑,清净温柔,举止优雅,偶尔素食,清空杂物,心守一事,学会放空……生活极简、工作极简、情感极简、物质极简,我只要一些简单和重要的东西。 极简的本质是不索取多余的东西,禅
这是一部晚明南方士人的风雅生活史。全书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通过大量趣味横生的史料和笔记小说,上下勾连、左右牵扯了三十余位命运各异的晚明奇人,他们寄精神于器物,融风雅于日常,从一幅画、一方墨、一盏茶、一炉香中获得生命的滋养,展现了中国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生命追求。 书中所写的虽是古代的人和事,却能抚慰当下人们的迷茫和焦虑,丰富和安定我们的内心,让我们把生活过得自由、浪漫。
这部诗集提醒读者有意识地放慢生活的步调,做一些匆忙中无法做的事,比如:静静看风景,听河流的声音,做千万个梦;它是对日常生活的捕捉,比如:房子因为不堪忍受汽车废气而想要搬去乡村,颜色在不同的季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它包含对动物生活的有趣想象,比如:犀牛山一般的脊背上落着雪花和其他小动物,吼声很大的猩猩竟然在晚上偷偷跳芭蕾……它节奏缓慢,用充满童真的语言和不寻常的发问,将世界全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个园丁的一年:一个波西米亚园丁的幸福生活》是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 卡佩克所写的少数自然文学作品之一,被认为是“这个来自波西米亚乡下的农民留给世人最珍贵的礼物”。全书通过20多个文笔灵动、趣味隽永的小品文,描绘出了一个笨拙却乐天的园丁在12个月里收拾花园的故事。在本书当中,卡雷尔以极大的耐心,跟读者分享了“如何盖一座小花园”、“如何成为一个园丁”,“一粒种子怎样发出幼芽”,“怎样等待雨露的滋润”等田园生活的乐趣,全书看似夸张却蕴含哲理,通过园丁在一年中的辛勤劳作,揭示出微渺的人类应该好好看待生命中的每一天,珍惜周围所有的亲人与朋友。
《星星和蒲公英/金子美铃童诗经典》金子美铃,日本国民童谣诗人,她在人间虽然仅仅活了26年,但为我们这个世界留下了512首像金子一样明亮、像花溪一样清澈的童谣。这些童谣真纯斑斓、清澈明丽、形制短小而又气
一只渡渡鸟,1681年,死于枪口下,毛里求斯 一只旅鸽,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美国 一只隆鸟,1649年,死于人类的捕杀,马达加斯加 一只异龙鲤,1981年,死于异龙湖的干涸,中国 …… 它们走了,我们还在。孤独的人类是可耻的。 《逝者如渡渡》叙说了数百年间,世界各地灭绝了的,或正在走向灭绝的30多种动物的故事,记录它们,是在寻找它们,并让它们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寻找,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对自然的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
老舍的散文有写景、记人、抒情、说文、论事几类,文中细节平凡,语言朴素直白。《想北平》是老舍先生在1936年山东济南时写下的一篇小品文。当年身处异地的老舍,在战乱的岁月中,更加思念他挚爱的北平。作者抒写了对这座文化古城的深情眷恋,一处景便渗出刻骨铭心的一缕情,他想“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作者描写一景一物都想着读者,尽力把自己的情感与读者沟通,作者在文章中没有铺张夸饰北平的丰物美景,而是那么娓娓地叙谈,就使那种眷恋故土的热情感染着读者,激起共鸣。
金子美铃,日本国民童谣诗人,她在人间虽然仅仅活了26年,但为我们这个世界留下了512首像金子一样明亮、像花溪一样清澈的童谣。这些童谣真纯斑斓、清澈明丽、形制短小而又气象宏大,为她赢得了“日本诗坛 ”的美誉。 其作品被收录于日本的小学国语课本,被翻译成包括中、英、法、韩等多国文字。“无论是生命的欢欣,还是生活的悲苦,她都用心去吟唱,她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了歌。”她的童谣,是留给这个世界的“白银的船,黄金的桨”。 “金子美铃童诗经典”三册为吴菲全新修订版译本,译文清新纯美,充满童趣,朗朗上口而又余韵深远。 《向着明亮那方/金子美铃童诗经典》为其中一册。
《水问》以清纯的少女心怀叙说大学校园里外的人生幻化,笔触自然且富创造意蕴。 本书共分六卷,始于《花诰》,终于《化音》。其中每卷以卷首语拈出主调,使整本书卷卷相续而合成总体,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义,也是全书的谜底。简媜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清晰地记录往日心灵的史迹。《水问》也被简媜称为是自己的“断代史”。
早川由美是日本知名织品艺术家,她与陶艺家丈夫小野哲平及两个孩子,在高知县的山里过着半农半创作的生活。她年轻时开始旅行,汲取了亚洲各地生活与布艺创作的智慧,如今一边在山林与田间自给自足,一边创作着贴近生活气息的布品。《耕食生活》是早川由美的散文集,她在书中将自己根植于大地的生活方式分享给了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喂鸡、劈柴、参加祭奠……在平凡的日常中思考着自然与生活的真谛。如今很多都市人不快乐就是因为失去了生活的根基,忘记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找回生命中与自然的联系才能更踏实、无忧地生活于大地之上。你我都是颗种子,是自然的孩子,从泥土中来,也要回到泥土中去。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广为称赞,而他科学家、博物学家的身份却被忽略了100多年。1847年,在结束两年的隐居生活后,梭罗摇身一变,回到故乡康科德镇,转而沉迷于阅读田野的语言。此后的十余年间,留下了长达万余页的原始笔记。《野果》就经由这些笔记和手稿整理而成。 与《瓦尔登湖》充满哲思不同,亨利·大卫·梭罗著的《野果》少了几分沉敛和说教,笔调清新,一百多节植物课悠然静逸,是用舌头和脚步就能读懂的散文集。这本书中,梭罗以近乎日记的形式详尽描述了散步途中见到的各种野果,记录它们的开花、结果、成熟,果子的颜色、形状、味道,以及与昆虫、松鼠、鸟之间的关系,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梭罗在其中倾尽了心血与深情,虽文字朴实无华,却深情款款,深藏哲理,在150多年后的,我们仍能从字里行间看
《“新世纪海外华文女作家”丛书:走出前世》收录了文学奇女子顾月华的八十多篇散文随笔,又分“上海寻梦”、“纽约天地”、“黄金岁月”、“闲人闲事”、“异域风情”五个专辑,分别写下她坎坷经历中的传奇故事。她的一生随着地域变迁,每次都像重投人生一样改换她的人生定位,阐述了她的一生在起伏安危中的奇特际遇,大洋两岸不同的风情人生及她眼中的精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