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朱筠刻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影印)为排印基础,并用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以及同治12年(1873)陈昌治刻本进行校核。
《中国象形字大典》收录迄今为止学术界公认的古汉字约15000个,将新石器时期以来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书、竹木简牍直至隶书按照时代顺序,从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逐字进行讲解,并对古人、前人失准处进行客观分析和审慎校改。
有没有一本将最常用的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汇为一体,部头不大,便于查检的词典问世?本书即为满足广大读者的这一心愿而编写。 本词典收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2万余条。每条下先进行螽有扼要的解释,然后再注释疑难字词。格言部分,为了方便读者使用,对部分难以理解的格言进行了翻译和注释。 全书正文按意义分类编排,便于写作、表达需要时查考。书后附有条目音序、笔画索引,据此读者可以从不同途径对所需条目进行检索,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今人阅读古籍,由于时间隔得久远,语言又是在不断发展着,汉字也在不停地演变着,常有种种障碍横亘眼前,字多通假而语义难明,便是其中之一。“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这是清代大学者王引之的经验之谈,对我们今天攻读古书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华成语全典(双色版修订本)》是一部大型汉语成语词典。全书收词范围广泛,收录成语31000余条,历代文献典籍中常见的成语基本有收录。编纂则从简洁实用、方便读者出发,力求精练,避免冗长引证;释义精当准确,先释疑难字词,再整体解释、指明用法;例证丰富典雅,体现时代气息。适合大、中学生及传统文化爱好者使用。
张庆云、张志毅主编的《反义词大词典(辞海版 第3版)(精)》是“辞海版·汉语工具书大系”中的一 种,共收反义词3000余组、17000余条。其中,大多 为词,少量是语素或短语。本书所收大多是共同义素 相同、词性相同、个性义素相对或相反的词;主要收 录现代汉语语词,也兼收常见的古代汉语的词语;主 要受普通话词语,也兼收常见的方言词语;主要收语 文性词语,也兼收常见的百科性的词语。书中词目注 汉语拼音,遵循汉语拼音正词法规则。每个词目后有 释义和举例。释义简明,指明反义词的基点和划定反 义词的义域。举例尽可能注意多样性和丰富性,以便 提示反义词的多种用法特征。书后附有《词目音序索 引》,查检方便,可供学校师生、语文爱好者与工作 者、写作者与翻译工作者查检反义词。
《汉字源流字典》近150万字,它对构成汉字基础的所有偏旁部首及有构字能力的汉字,从源至流进行了全面解说,我们可以由此了解常用汉字的来龙去脉以及与哪些字有关联,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根本上加强对汉字形的记忆和对字义的理解。 编者对汉字的解说,除了尽量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外,主要展示了编者多年研究汉字的结晶。编者深入把握汉字的构造规律,以甲骨文和金文为依据,参之以文化传统、验之以民间习俗,对许多文字的本义都提出了更合乎实际和情理的解释。 本字典将把人们带入汉字辉煌而神秘的殿堂。可以说,本字典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好老师,是教师的好帮手,是汉字爱好者的好朋友,是汉字研究工作者的好参考。
《张鑫友英语工具书系列:英语语法难题探微词典》不是一部系统地、循序渐进地讲解英语语法的书,而是一部采用漫谈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一个个语法难点进行细致分析、系统归纳和深入浅出论述的语法工具书。它收集并解析了现存的语法书中尚未涉及到的或未作深入阐述的一些语法疑点;对一些尚有争论的语法疑点,也以分析、对比的方法,通过典型的例句作了深入的探讨。书中的例句丰富,言而有证,大多数来自外外语刊物和教科书,一部分来自英美文学作品。出于比较的需要,个别的例句选自有关英美语法著作。
本字典共收录五千二百六十二个常用汉字作为条目。每字先以古之[平水韵]注明其四声、韵次、平仄和韵部,再据《现代汉语词典》注出今音和今诗韵,并汇辑相关的连缀词语,采撷相关诗句,从而鉴赏了这个字在诗句使用中的美妙韵味,为研究古韵与今韵的变异和承传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本字典同时采用笔画检字法和汉语拼音检字法,又对条目采取统一编号,因而查字检索十分便捷。 本字典力举平水韵,平水韵,为唐宋诗人所实际运用,而后又一直具有[钦定]、[官韵]的性,故至今仍为广大传统格律诗爱好者所遵循。字典中,既引用古代诗人诗句,也选用现代诗人的格律诗诗例。这显示:传统的格律诗能古为今用,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因而它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明显的使用价值,并将为传统格律诗走进校园、走向社会,为传统格律诗的传承、发展和繁荣
《中华书信语辞典》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一部书信语专门辞典,它集释中华书信词语9300余条,内容涉及人生社交生活的方方面面,词语解释详明,例句充分而实用,正文后所附之书信语名称示例及现代名人短简示例,亦极具参考借鉴意义。 本辞典突出可读性和实用性特色,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文学爱好者、大中学生及文秘工作者,通过查阅和利用本辞典,不仅可以学习和鉴赏历代名人书信语这种书面交际语的真实功夫与才华,领略我们民族特有的文明礼貌用语的风采与魅力,而且可以于不自觉中增强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强化书面交际技能与实效。
《中华书信语辞典》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一部书信语专门辞典,它集释中华书信词语9300余条,内容涉及人生社交生活的方方面面,词语解释详明,例句充分而实用,正文后所之书信语名称示例及现代名人短简示例,亦极具参考借鉴意义。 本辞典突出可读性和实用性特色,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青年文学爱好者、大中学生及文秘工作者,通过查阅和利用本辞典,不仅可以学习和鉴赏历代名人书信语这种书面交际语的真实功夫与才华,领略我们民族特有的文明礼貌用语的风采与魅力,而且可以于不自觉中增强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强化书面交际技能与实效。
《中国象形字大典》收录迄今为止学术界公认的古汉字约15000个,将新石器时期以来的陶文、契符、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帛书、竹木简牍直至隶书按照时代顺序,从发生、发展及演化过程逐字进行讲解,并对古人、前人失准处进行客观分析和审慎校改。
《汉语量词大词典》收录量词1080多个(多音多义词分别计算),基本囊括了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常见习用的专用量词、兼用量词和特点突出、公认度较高的借用量词。全书按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字按笔画、笔顺为序。词目用汉语拼音字母标注普通话读音。个别需要注明方言音的,另在 申说 中说明。《汉语量词大词典》释义力求简明、准确、实用。一般以普通话书面语言进行解释,必要时酌用浅近文言。词目的义项,以词汇发展的脉络为序,通常按名量词、动量词和复合量词等归类。音译的外来语一般附注外文,并简要说明来源。
一、本辞典重在实用,不贪大求全。共收条目1619条。有关古代汉语的词汇、语法、音韵、文字、训诂、诗词曲律、修辞、文体、重要的语文著作、重要的语文学家等内容,大体上都包括在内,可供中学语文教师、大专院校文科师生以及自学古代汉语的同志参考使用。 二、本辞典条目按内容分为十一个大类排列。一类之中再根据条目之间的意义关系以类相聚,依次排列。形同而意义完全不同的,分成两个条目列在不同的类。如“变文”既是修辞方式之一,又是一种文体,就作为两个条目分列在修辞类和文体类。“声类”既是反切上字的分类,又是韵书名,也作为两个条目分列在音韵类和重要的语文著作类。 三、本辞典释义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说明条目所含的意义,二是列举条目所含的内容。遇有不同的说法时,略加论述,以便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了解。
《应用成语词典系列:对偶成语词典》分为人、社会、自然部分,每部分根据意义和使用习惯分为若干科目,每科目下又分为若干细目。同一细目中的词条按首字汉语拼音音序排列,书末附有“语目音序索引”。
《上海话大词典(拼音输入版)》采用“上海话拼音方案”标音,使用26个拉丁字母对上海话语音进行注音。这个拼音方案是2006年11月在“首届上海方言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由出席会议的专家和网友集体审定的。 当前,上海话的语音有老派和新派两种发音。老派音大致在45岁以上的上海人中使用,新派音大致在45岁以下的上海人中使用。新派的音系比老派简化,且在多数上海人中使用,本词典采用新派语音标音。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最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通用彝文字典》按“固定字形、字义,各按方言念读”的原则编纂而成,具有超方言的特点,其功用有二:1.用于深层次研究、整理彝文古籍。在共同考证、校正古籍记载内容的前提下,可将此字典中的本义字,替换原抄本中某些同音混用字,从而恢复各地流传彝文古籍“书同文”的原貌。2.用作彝族语言学、文字学、训诂学、声韵学、方言学和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各系列学科研究的工具书。《通用彝文字典》搜集、编人的字有:1.记录彝区共同词语的字和不同方言区特有的字。2.彝文古籍中记载古代人、事、时、地、物的本义字(不包括同音混用字)。《通用彝文字典》中所编人的字分别列为字头。在字头后面,标注各方言音点相同义项的读音。无相同义项的音点不注音。有的是字头前后词素的读音,或者与字头义项不对应的读音,用“()”号括住。按
本词典可供中小学教师和有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本词典选收2000余个形容词,其中多数为常用词,也有一些用法较难掌握的词。词目按音序排列,音同者则以笔划多少为序。词条内容一般包括词形、注音、释义、用法、例证(含连用式、重叠式)、近义词、反义词、正音、正字等项目。项目的有无,从实际出发,不强求划一。释义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和《应用汉语词典》等辞书。这样做是为了促进对词义解释的规范化,利于使用和教学。本词典的例证选自名家名作、获奖小说和其他作品。选择例证的原则有三:一是帮助说明词义;二是帮助说明用法;三是提供范例,供读者欣赏借鉴。例证中遇本词目和其重叠式。下面加‘·’;遇与本词目连用的词语,下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