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可以留给历史、影响现在、启迪未来,它可以跨越时空、穿透教育、浸润心灵。在我国教育改革迈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我社重新策划、重榜推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精装本),在内容的专业性、语言的精准性和生动性等方面精益求精,并以二维码链接多种免费数字出版资源,以期传承苏霍姆林斯基伟大的教育思想,启迪广大教育工作者走进大师的教育现场,与大师共同思考、共同感受对教育的追求、对学生的热爱,为推进教育改革、培养新时代和谐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苏霍姆林斯基选集 五卷本(精装本) 第1卷》收录了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培养集体的方法》三部著作,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有案例分析,也有理论提炼,形成了将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的理论体系。如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研究的主题,书中对人的全面发展所涉及的8个方面的问题详细地加以了阐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要以对学生的精神世界进行全面分析和把握为前提,书中以作者对29个班级、700余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10年的学校学习生活的观察为依据,探讨了青少年在不同学段的思维、直觉、情感、需要、意志和言语等方面的心理特点。通过集体进行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途径,书中对学校集体及其培养原则、集体主义与公民精神的关系、教师的人格对形成教师
陈鹤琴(1892~1982),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教育专家,我国现代幼教的奠基人。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中国化、科学化、大众化的儿童教育道路。前后近七十年间在儿童心理、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师范教育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开拓性的实践、实验和研究工作,创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他留下了大量教育论著,这些论著是我国现代教育史中的一座宝库。他的论著大多是他亲自实践的总结,也介绍了一些西方儿童心理和儿童研究的成果。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和促进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值得借鉴。1987~1992年《陈鹤琴全集》(下称《全集》)六卷问世,我们收集到的有专集、教科书、讲义、论文、实践报告、发言稿、儿童课
从问题出发,以“意义”为经,以“理解”为纬,国内首席建构“教育解释学”。倚靠实践后方,站立理论前沿,有“照着说”,更有“接着说”,有定论,更有新论,有新阐发,更有新启发。本书为“教育哲学研究丛书”中的一本。全书由考试理性出发,对教育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原意”和“意味“所作的分析及理论建构,很有创意。全书观点鲜明,说理深刻,行文流畅,富有哲理性,是一本有创造性的著作。
经亨颐编著的《经亨颐集》共分五个部分。部分“论说”,是经亨颐投身教育界时发表于《教育周报》、《教育潮》、《浙江师范学校校友会志》、《教育丛刊》、《春晖》等刊物的文章,以及离开教育界后的著述。第二部分“演说”,是经亨颐在浙江省立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上虞春晖中学等校任职时的演说辞。第三部分“文牍”,主要是经亨颐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时所写的公文。第四部分“颐渊诗集”,是经亨颐1927至1936年所写的诗,生前刊印成册,1984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印。第五部分“日记”,是经亨颐仅留的日记,为浙江图书馆藏稿本,共7册。
全书包括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管理实践两大部分。部分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教育管理学学科性质和发展历史,教育管理的原理、原则、职能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校长及学校领导艺术,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学校特色创建,教学管理、体育卫生管理、后勤管理。
从问题出发,以“意义”为经,以“理解”为纬,首席建构“教育解释学”。倚靠实践后方,站立理论前沿,有“照着说”,更有“接着说”,有定论,更有新论,有新阐发,更有新启发。
本书论述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今人类教育产生和演变的全过程,涉及除我国以外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的发展,时兼古今,地跨东西,内容丰富,规模宏大,是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一部史书。
本书收录了世界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的《杜威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的教育论著。
经亨颐编著的《经亨颐集》共分五个部分。部分“论说”,是经亨颐投身教育界时发表于《教育周报》、《教育潮》、《浙江师范学校校友会志》、《教育丛刊》、《春晖》等刊物的文章,以及离开教育界后的著述。第二部分“演说”,是经亨颐在浙江省立师范、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上虞春晖中学等校任职时的演说辞。第三部分“文牍”,主要是经亨颐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时所写的公文。第四部分“颐渊诗集”,是经亨颐1927至1936年所写的诗,生前刊印成册,1984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重印。第五部分“日记”,是经亨颐仅留的日记,为浙江图书馆藏稿本,共7册。
本书主要收录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份份浓浓的爱意,一盏盏点亮未来的灯,一束束温暖的光,都源于平日的记录。生动的故事,记录的是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那些时光,折射的是教师的责任与理想,蕴藏着教师的智慧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