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老师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 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很多教师读了本书后,深为震撼,开始自省,从此改变态度,因而改变了教育方法。 1999年,本书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 五个一工程 奖、冰心儿童图书奖、中国教育学会 东方杯 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全国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传播,时至今日,因为广大教师的喜爱,《爱心与教育》已成为教育新经典。
......
本书作者系从教20余年的中学语文教师,对中学教育的了解充分而深刻。全书以 温柔教育 理念贯穿于全书, 教育需要温柔 ,这是作者得之于教育实践的悟道之言,通俗晓畅的校园故事会令所有经历过校园洗礼的人产生共鸣,书中一些看似轻描淡写的文字,折射出来的却是当今的某些教育现象,足以引起人们的深思,这些来自*线的资料,是研究当今教育*实在*可靠的依据。 本书以一所省重点中学 百年老校浙江省衢州*中学为主要写作背景。这是一所国内知名的中学,它所反映出来的教育教学特征具有较典型的代表性,值得热心教育改革及业内人士关注和了解。
课程领导力对教育行政干部、学校校长和教师来说,其含义大体一致,但并不完全相同。对于教育行政干部与学校校长而言,课程领导力意味着他们在改变自身的基础上,引领教师改革课程的能力;对于教师而言,主要地,也是更多地指教师改变与提升自身推动课程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能力。《培育学友文化锻造专业团队:市北中学课程领导力研究案例》共分三章:课程领导力自选项目;课程领导力大家谈;教育创新N例。
郭阳的《陶行知全集 1-12卷 篇目索引》按照汉语拼音“音节表”的顺序编排,先以每篇文章篇目的首字音序归类,每类中再按照音节的顺序排列。索引中,篇目凡在《全集》中有注释的不再注释;从篇目无法直观理解其内容的,则加以注释说明,并于篇目下以*表示;索引中篇目后的数字为该篇在《全集》中的卷次和页码,如:7,233即表示《全集》第7卷第233页;索引中篇目后括号中的内容,为区分同名篇目的限定词,如:爱(他如果不来),爱(意中之人何处产);《全集》篇目中之附件均在本索引中独立成条目,以“见”所属篇目;凡篇目用小写阿拉伯数字开头的,以数字后首字的音序归类排列,如:《1924年中国教育之回顾》即以“年”的音序归N类进行排列。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20世纪,中国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译到著,形成了具有一定风格的体系。中国教育学者在把握时代脉搏的基础上,博采中西,融会古今,或独立编写教育学科教材,应迎中国师范教育之需;或自主撰述教育学科专著,夯实中国教育学术之基。皇皇百年,朵朵奇葩。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折射了时代精神的光芒,反映了教育学术的风貌,凝聚了教育学者的卓识。 站在世纪之交,我社思量有必要重树前辈们的精神财富。2003年春夏之交,我社副社长、副总编黄旭赴沪,力邀华东范大学瞿葆奎先生和郑金洲教授担任主编,诚请老中青教育学者校注和介评,郑重推出《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名著丛编》。 辑入这套《丛编》的,皆历经了50年以上时间检验的、水平较高、影响较大、领学科风骚的著作。透过这些著作,试图展现20世纪中国教育学者的学术智慧,盘点中国教
本书收录了世界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杜威的主要教育论著以及与教育有密切关系的其他论著,共计五卷。 *卷选编了杜威1897~1915年撰写的《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等六篇教育名著。 第二卷选编了杜威1916年撰写的著名的教育专著《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哲学导论》。 第三卷和第四卷选编了杜威1919年4月至1921年8月在华的主要教育讲演。第三卷为著名的《杜威五大讲演》,即在北京的系统讲演;第四卷包括著名的《杜威三大讲演》,即在南京的系统讲演,以及在其他各地的讲演。 第五卷选编了杜威1920~1952年撰写的《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等15篇著名的教育论著。
《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组成。卷一为总论,是作者关于教育的宏观思考和对于理想之教育的蓝图描绘。卷二、三、四是作者关于中国教育思想的研究,系统论述了从远古到当代中国教育科学的成就与贡献。卷五、六是作者关于中外教育问题的分析与评论,其中包括教育政策研究与建议。卷七、八是作者关于中国本土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卷九、十是作者的教育随笔和在全国各地回答教师、新闻记者及网友提问的精彩记录。 在这套文集中,他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古往今来的广阔视野,考察、思索中国的教育问题;他的论述几乎遍及受教育者所经历的整个教育过程;大到教育的理念、原则,小到课程的改革、课外的活动,他都认真思考、系统调查、认真实验,随时提升到理论层面;与教育学密切关联的心理学,需要和在研究中国教育同
《周国平论教育(修订版):守护人性》是第一本系统梳理其教育思考的随笔的修订版。作者切中今日教育的弊病,呼吁我们的教育回归常识,回到教育之为教育的最基本的道理上来。他认为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就在于让人成为人性意义上的正真的人,并幸福地生活着。
《大师背影书系(悦读版):叶圣陶教育名篇》是著名教育大家叶圣陶关于教育的点滴心得。书分为三辑:*辑的内容是教育杂谈,是叶圣陶对于教育的看法,包括关于教育的16篇文章,比如对小学教育的看法、教育与人生的关系、升学、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等内容;第二辑的内容是教学杂谈,主要是叶圣陶关于教育教学的演讲稿,涉及课外阅读、文字教育和记忆教育、学生阅读、教材教学等内容;第三辑是语文杂谈,主要讨论语文的教学,比如中学国文学习法、写作杂话、写作教学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