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书系统审视了人们对家庭作业的通常辩解,比如提升成绩、巩固知识、训练学习技巧和责任感等。本书作者艾尔菲 科恩指出:没有任何一项上述假设实际上通过了研究、逻辑及经验的检测。本书的分析一针见血地揭示了由于我们对孩子的不信任、对学习的一系列误解及对竞争力错误的关注,不仅使我们的孩子拥有越来越少的自由时间,而且使我们的家庭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科恩告诉我们,应该反思孩子在学校及放学后的时间安排,以拯救我们的家庭及孩子对学习的热爱。
《要相信孩子》是苏联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作者在帕夫雷什中学任校长期间的经验总结。本书共分为12个主题,分别是:要爱护儿童敏感的心灵,如何形成良好的集体,一个顽童的转变,引导儿童自觉地改正错误,不要轻易惩罚孩子,集体的威力,教育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少先队员的社会义务,共青团员的道德准则,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特长,如何对待在校期间未能教育好的孩子,学校应对毕业生负责到底。本书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诸多原理,但却不是单纯的理论性阐述,而是紧密联系实际,通过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读者引入特定的环境,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和启示。本书是作者在20多年教育工作中写下的动人诗篇,是献给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的珍贵礼物。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变、复杂和矛盾的世界里。经济增长和财富的创造降低了全球贫困率,但在世界各地的社会内部以及不同社会之间,脆弱性、不平等、排斥和暴力现象加剧。不可持续的经济生产和消费模式导致全球变暖、环境退化和自然灾害频发。此外,我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强化了国际人权框架,但落实和保护这些规范依然是一项挑战。技术发展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联,为交流、合作与团结提供了新的渠道,但我们也看到了文化和宗教不宽容、基于身份的政治鼓动和冲突越来越多。这些变化表明,出现了新的全球学习背景,这对教育具有重大影响。反思教育的目的和学习的组织方式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反思教育:向 全球共同利益 的理念转变?》旨在呼吁对话,秉承人文主义教育观和发展观,立足于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
蒙台梭利是□0世纪意大利杰出的幼儿教育家。本书研究了六岁以下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及其特点,列举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例子,分析了幼儿心理歧变的种种表现以及成人与儿童的冲 突,论述了幼儿教育的原则及教师和父母的职责。本书是作者对 童年的秘密 所做的探索和解答,对儿童的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有助于人们了解儿童,了解儿童对人类的贡献。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为思想者指南系列丛书(中文版)中的一本,属于其中的"基础篇",通过对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提醒读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指导读者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该分册原文内容短小精悍,翻译之后语言平实易懂,符合译文的标准。出版后可对思辨思想的进一步普及起到积极作用。书里介绍的技巧适用于任何学科的学习,比如,批判性思维者会目标清晰、有的放矢;他们会质疑信息、结论与观点;他们努力做到清晰、准确和切题;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力求合乎逻辑、公平公正;他们将批判性思维应用于读写与听说,应用于各个学科,贯穿一生。
《给儿子的信》是苏联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的一部具有独特风格的教育评论作品。本书收录了苏霍姆林斯基给儿子的22封信,在信中,他从父亲的角度,深刻而又生动地论述了家长教育子女的有效策略,青年应具备的学习态度、职业规划,青年应有的正确的道德观、恋爱观、审美观、友谊观等。本书中的22封信情感真挚、文字简洁优美,主题丰富多样,涵盖了生命、理想、真理、劳动、爱情等话题。因此,本书不仅是给家长们的一本教育指南,更是助力青年人面对未来积极进取的人生箴言。 本书通过二维码链接多种免费数字出版资源,包括微视频、专家寄语、名师感言等,可使读者全方位了解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考内容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考中心构建新高考评价方式的研究工作随之启动。2019年,形成了理论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国际化与民族化相结合、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接的研究成果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根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与国家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文件构建的、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要求的、用于指导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和命题的测评体系,主要包括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等。它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高考命题的实践指南,对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由教考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本书是 自然教育译丛 中的一本,以语言、科学、艺术、感官游戏等方面丰富的自然游戏活动,引导儿童走进自然,留意大自然中那些罕见的、不可预测的和不寻常的东西,让儿童和它们建立联系。 本书包括四章,让所有儿童亲近自然、发展适宜性自然课程实践、利用自然创造特别的游戏场所、感觉统合的自然活动。作者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自然增强儿童的感官意识,发展儿童的社会性、读写和语言技能;如何创设自然导向的课堂教学,建立实践学习中心;以及在自然中游戏的力量和重要性、运用自然元素和特别的自然游戏空间进行游戏的方法等。
本书所收入的文章是根据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的手稿整理而成的。本书的特点是,它全面地阐述了爱情问题,它把对这个问题的阐述同迫切的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同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同需要指导年经人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本书可供各种年龄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阅读。
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 2014年9月起,*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团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总结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着手研究开发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探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经过4年的研究实验,项目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 ,受到了区域、学校和教师的广泛好评,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力和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实验区教研质量的提升和教学改革。为此,将陆续出版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 ,包括理论普及读本、学科教学指南和教学案例选。 本书是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指南。它结合实例阐述了初中生物深度学习的内涵、特征与意义,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并提供了具体、完整的教学案例。全书可读性、可操作性较强,是对理论普及读本
继畅销书《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和《翻转学习》后,被誉为翻转课堂先驱的乔纳森 伯格曼和亚伦 萨姆斯拜访了众多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师与学校,在《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一书中,他们分享了许多前沿的教学经验与宝贵的教育心得。 众所周知,翻转课堂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成功模式,而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也将为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两位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教师们如何应对教育变革提供了优质的拿来即用的解决方案。 本书概括了教师在进行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为教师如何更好地教学提供了有效且实用的方法与策略。 《翻转课堂与混合式教学》将有助于教学模式创新,加强对学生的个性化教学,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
这是康德为数不多的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述,其指向道德品质的教育思想与今天我们正在大力提倡的立德树人的教育大背景是一致的,而且他从哲学的角度,从整个人类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对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里,康德用严肃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事无巨细地为我们传授着子女教育的注意事项,提醒我们不忘教育对于整个人类的意义和使命。
在本书中,作者依据新西兰和英国等若干国家幼儿园多年研究和实践学习故事的经验,对学习故事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全新的梳理,对学习故事的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扩展,对学习故事的核心 儿童学习者身份的建构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揭示了社会文化发展理论、教育、评价以及叙事方法相结合的重要意义,论证了幼儿阶段学习故事法的使用对于培养幼儿学习的心智倾向的价值,并对学习故事法如何更好地在早期教育中发挥作用进行了论述,将为广大早期教育工作者提供启示
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导学校和教师实现化学教学的育人功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探索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措施,特编写《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指南 初中化学)》一书。 本书界定了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的内涵,给出了进行初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指导以及相应的教学案例,帮助教师基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开展初中化学深度学习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中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重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和功能化,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实现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校长引导中层和教师思考的 50 个问题》重点阐述了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深度工作法,深入介绍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金字塔原理,从而全面激发全校师生的卓越表现。 我为什么而管理? 教育专家、畅销书作者卡费勒首先提出了这个提问,并解释了什么能让学校实现*的成功。 《校长引导中层和教师思考的 50 个问题》中,作者作为一名拥有丰富经验的学校管理者,通过 50 个自我反思的提问,引导学校管理者去思考且更深入理解他们所做工作背后的意义,了解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全面展示如何做,能*化激发学生、教师与校职工的卓越表现。书中没有理论阐述,只有经验之谈,请谨记这条准则:当整个学校得到激励时,学生取得卓越表现的几率也会增大。每章后所附的 付诸行动 ,提供了培养杰出管理者和优秀教师的方法,这些方法具体可行,
课例研究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行为改变为目的,通过观察和互动交流等方法开展的教学研究。课例研究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书在厘清课例、课例研究的基本内涵,分析课例研究的国际国内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课例研究计划拟订的基本步骤,从研究主题的确定、集体备课会、课堂观察与研讨、教学行为改进等方面详细解析了课例研究关键环节的操作策略,总结了组织课例研究的方法,解析了课例、课例报告撰写的步骤、方法与技巧。
国家题库的建立,对于保证本职业鉴定工作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全国职业培训领域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学员对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试题库的建库目标、命题技术原理、考核内容结构和具体考核要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参与国家题库开发的命题专家,编写了与国家题库相配套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本手册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指导手册”之《保育员(初级)》,全书由“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简介与复习注意事项”、“理论知识考试复习指导”和“操作技能考核复习指导”三个部分组成,主要介绍了国家题库的命题依据、试卷结构和题型题量,同时从国家题库中抽取部分理论知识试卷样例供考生参考和练习,以便于考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考前复习准备。 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
《公民的诞生》一书是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和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著作之一。全书以公民教育精神为主线,全面论述了培养真正的公民所进行的智能教育、文化知识教育、体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美感教育以及劳动教育。作者在细致分析了童年期、少年期及童年向少年过渡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角,抓住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点滴变化,通过倾听学生的言语、观察学生的眼神和表情,来感知和展现学生的内心世界;并且通过由浅入深的分析,揭示了真正的公民的内涵、价值与意义。 全书文字优美、生动、感情真挚、细腻,实例真实、丰富,说理简洁、透辟,行文通俗、易懂,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可供我国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甚至是广大的家长借鉴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