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常谈》一书,写作时间在1938到1942年间,于1942年出版。当时朱自清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任教。这本小册子分十三个专题介绍了一些主要的古代经典,分别是:《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这样一本看似简单的小书,倾注了朱自清先生许多的心血和对后学的殷殷关爱。叶圣陶先生在1980年写的《重印〈经典常谈〉序》中这样评论道: 朱先生逝世已经三十二年,重看这本书,他的声音笑貌宛然在面前,表现在字里行间的他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使我追怀不已,痛惜他死得太早了。 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读者通过《经典常谈》来亲近我们的经典古籍和传统文化。
本书为长篇小说《红岩》名师导读。以人物为切入点,分为十二章,分别对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华子良、小萝卜头、甫志高等人物作深度分析,带领读者理解并体会不同类型的英雄精神,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关键细节作对比剖析。本书特点之二是引入人物形象的原型人物,讲透 历史真实与文学真实之联系区别 。特点之三是,另辟一章讲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英勇精神,使得英雄形象 有来处 ,带领阅读深入。 导读能够抓住当前学生对 红岩英雄 理解的痛点和难点,结合典型情节,运用比较方法,使得人物跃然纸上,深入浅出。其中以作者海明威的生平特殊经历与硬汉原型结合讲解,是创新点,令人记忆深刻。 每篇要言不烦,篇幅不长,适宜于快速阅读,并很快把握原著人物性格、情节和作品灵魂,理解红岩英雄式人物塑造手法、结构样式与艺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大学》所讲的 三纲领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中国学术思想重要之点全囊括其中。在短短的一千三百余字里扼要地说清了中国文化的*信仰和终极理想。本书以朱熹《四书集成》中的《大学章句》为底本,文字、章节一体遵依《章句》。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比较独特的: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