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法:法语语言文化艺术主题日历(2025)(五周年纪念版 非洲篇)》在保留日历基本元素(年月日、中外节假日)的基础上,聚焦非洲法语国家和地区,按照北非、中非、西非、东非板块分区,展现当地特有的民族、语言、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人文景观、自然地理等文化元素,语料以每日词条的形式排布,搭配形象化或可感度高的图片或设计元素。月份页呈现月份对应的重要节日和节气;日期页除日期元素外,以当日主题词为线索,配合相应解释和图片,引言例句专区以中法文编译的形式呈现,辅以适当留白满足日常记录需要。其中词条和引言例句均为法语搭配汉语译注的形式,以期尽可能辐射到不同法语水平的、对非洲法语地区文化艺术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所有例句均选自真实的语料,帮助读者更好地在法语和汉语间建立联系。
《褚遂良阴符经笔法解读》是笔阵图笔法丛书中的其中一册,作者周鸿图为我国中青年书法家,诸遂良陰符经中是专业研究者。他以深入浅出的理论解读了《陰符经》的用笔方法,极具可读性。
对于法语习语的追寻源头有利于学习者掌握法语习语。在获知法语习语,尤其是那些形式和语义有些古怪的习语的来龙去脉后,不仅能增强学习情趣,还会对其寓意有一个深入准确的理解,从而更加得心应手、恰如其分地使用它们。此外,词源知识还有助于学习者深入了解法国的历史、文化、习俗等,从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法语习语“源”来如此1》精选了常用、有趣的法语习语300余条,按字母顺序排列。每条习语均有法文和中文释义,以便读者对该习语的意义有全面、准确的理解。每条习语的典故与出处,都力求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几乎每条习语的典故之后都附有例句,以强化读者对习语意义的理解,进而提高运用该习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根据使用的语境不同,习语可能会有相应的变化。本书的正文后附有书中所收习语的索引,按字母顺序排列,以便于查
本书是根据读者学习法语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共分8章,涉及法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所引用的素材、数据及资料均源于法国权威机构出版的书籍及文件,如实准确地反映了法国现状与历史。本书通过加大注释范围,降低了语法难度,注释中除生词注释外,还有文化点注释及难句翻译,为法语学习者拓展知识面、增加词汇量提供了方便。本书按教材模式编写,既可供大学法语系做《法国概况》课教材之用,又是普通读者的泛读读物。
《法语文体学导论》是供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学生使用的。对于法语专业本科生而言,学习文体学目的何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他们在法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对法语运用基本能做到正确达意。但这是远远不够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的情境多种多样,交际双方的关系、交际的主题和意图千差万别。语言作为同一个社会群体世代相传的符号体系,蕴藏着丰富的表达手段。然而受语言环境所眼,中国学生不容易掌握在不同场合运用外语的特点,不善于根据情境采用正确、得体、有效的言语行为。因此,他们有必要接触多种样工的语言材料,学会辨识语言各要素的文体色彩和功能以及语言的各种变体,掌握根据交际情境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规律和特点,丰富文体修辞手法,从而更好地了解法国语言,进一步提高口、笔语的表达能力。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千年传诵,历久不衰。《唐诗选(汉法对照)》选收了唐代大家名作一百五十多首,如李白的《送友人》(其中包含浪漫主义诗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的《登高》(其中包含现实主义描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中包含抒情名句“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李商隐的《无题》(其中包含象征主义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译文富有意美、音美、形美,钱钟书形象比喻为: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作为教材,本书力求做到内容真实性、知识性、思想性强,渗透对文化的学习,并能体现学术性。与此同时,语言首先是交际工具,意大利语的学生掌握意大利语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因此本书还注重语言的实用性和选题的广泛性、现实性。本书以课文阅读为核心(课文编写参考了佩鲁贾外国人大学组织编写的教科书《意大利文化》等教材),通过多样化的练习,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如词汇、句型扩展及语法巩固)和听、说、写、译等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