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基本信息 书 名 内证观察笔记——真图本中医解剖学纲目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 作 者 无名氏述 出版时间 20210501 I S B N 9787563390366 定价 46 开 本 32开 130*185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内容简介 书号:9787117074070 书名: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二辑)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定价:2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内容简介 书号:9787117171571 书名:濒湖脉学白话解/第五版/刘文龙等 定价:12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
《伤寒论》是后汉张仲景所著,原书叫《伤寒杂病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全书的纲领,有机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通,主论伤寒,兼论杂病,被后世医家奉为辨证论治的典范。本书将《伤寒论》113方分类编排,分为麻黄剂、桂枝剂等类别,按类进行解释,间附医案,配有歌诀,深受读者喜爱。本书引用的条文和方剂,以明朝赵开美复刻的《伤寒论》为蓝本,在徐氏类方的基础上,沿用了类方概证方法,又进行了加工和补充,书名曰《新编伤寒论类方》,以资与旧《类方》而有所区别。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温热论》和《湿热论》两部分。《温热论》是一部切合临床实用的温病理论性著作,阐述了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和辨舌辨齿辨癍疹的诊断方法。《湿热论》直述湿热病证候表现、传变规律及治法方药,所论多为作者临床心得,间或论及张仲景《伤寒论》及吴有性《温疫论》的理论或治法。
《临床中药一字之差辨异同》由笔者祝之友、张德鸿多年的临床药学讲稿整理而来,以药对形式标出,按处方用名、文献、本经释义、性味归经、功能主治、饮片鉴别要点、药材鉴别要点、本草解读、临床医师与临床药师注意事项等进行对比,将临床用药与中药饮片名相似,易发生混淆和差错事故的药品区分开,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本书语言简练,要点清晰,易学易记,便于读者临床使用,适合临床中医师、中药师阅读参考。
《中医文化关键词2》选取110个中医方面的关键词汇,用现代汉语进行解释,并翻译成英文。条目主要涉及藏象、经络、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术语,包括110 条术语、术语表、索引和参考书目。每条术语包含术语拼音、术语中 文、术语英文、术语中文解释、术语英文解释、术语曾经译法(2000 年之前的翻译)、术语现行译法(2000 年之后的翻译)、术语标准译法、翻译说明以及引例。读者通过阅读术语词条,不仅能够了解术语的中文含义以及英文 解释,还能够通过比较摘引的"曾经译法"和"现行译法",结合"翻译说明",了解中医术语翻译研究近40 年来的发展变化。同时,书中提供的引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术语在中医典籍中的具体应用。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体例,这对 想要学习、了解和借鉴中医文化内涵的国内外读者大有裨益,也为读者从事中医药英译、中华文化传播与
目录 卷之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法天 本输第二法地 小针解第三法人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卷之二 根结第五法音 寿天刚柔第六法律 官针第七法星 本神第八法风 终始第九法野卷之三 经脉第十 经别第十一 经水第十二卷之四 经筋第十三 骨度第十四 五十营第十五 营气第十六 脉度第十七 营卫生会第十八 四时气第十九卷之五 五邪第二十 寒热病第二十一 癫狂第二十二 热病第二十三 厥病第二十四 病本第二十五 杂病第二十六 周痹第二十七 口问第二十八卷之六 师传第二十九 决气第三十 肠胃第三十一 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海论第三十三 五乱第三十四 胀论第三十五 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 五阅五使第三十七 逆顺肥瘦第三十八 血络论第三十九 阴阳清浊第四十卷之七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 病传第四十二 淫邪发梦第四十三 顺气一
书号:9787571015121 书名:针灸推拿穴位实用速记手册(真人全彩版) 定价:45 注:预售品种请单独下单,与预售品种一起拍的品种默认和预售品种一起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