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 Nunan所著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是1989年英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的全新版,是一部总结了过去20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学术专著。该书强调教师发展和培训的范式应是“自下而上”而不是“自上而下”的。语言课程和大纲的设计应该融入学习者的知识视域和生活经历。把学习者和教师的知识视域和经历带人课程的有效途径是任务。任务既是方法、内容,也是课程。这是作者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师发展观和课程观。 新版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型语言教学中任务和课程的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实证研究基础”,“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形式教学”,以及“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评价”四个章节,使这本书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更趋完善。作者从一个语言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角度,用通
虽然英语语言学对学生学习使用英语有着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学生认为语言学课程内容抽象、枯燥,对学习英语语言学的兴趣不大,甚至有抵触情绪。要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教材的改革十分必要。编者在总结前人英语语言学教材编写经验的基础上,将归纳法引入教材的编写之中,学生通过分析语言事例,去探索、发现、总结语言使用规律,发展理性思维。教材编写强调基础性、实用性、启发性、自足性和时代性;强调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同时,注重把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教材编写之中。
《基于语料库的语言研究与教学应用》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理论篇、实证篇和应用篇。理论篇为实证篇提供了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实证篇从不同研究层面对学习者的语言特征进行考察,为语料库的教学应用提供指向。
《积极英语阅读教程(版第2级学生用书)》编者Neil J.Anderson是国际上享有盛名的ESL/EFL阅读教学专家,曾在近30个国家从事英语阅读教学与教师培训工作。《积极英语阅读教程》是一套培养英语阅读理解能力、训练词汇技巧的系列教材,共分5个级别,包括预备级和1-4级,适合外国语学校、外语特色学校及重点中学使用。这套版教程和版相比,内容更精练,阅读能力的层次划分和培养目标更明确,词汇和阅读技巧的运用与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联系也更紧密。 版教程的主要特点有:整合了阅读内容,主题更丰富、体裁更多样,包含报刊时文、各种评论、博客作品和人物访谈录等。增设了预备级,扩大了教程的适用范围,能满足低起点学习者的需要,进一步明晰了教程的难易梯度。增设了Critical Thinking栏目,鼓励学习者多作批判性思考,深入分析课文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我的“刀马旦”式英语教学》是唐晓澐老师对其英语教学生涯的总结和回顾。全书分为七个章节。章是全书的核心,主要阐述了唐老师的英语教学特色和风格——刀马旦。第二章至第五章,唐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其英语教学的“原生态”。第六章和第七章则是唐老师对于英语教学的一些感受和反思。唐老师多年来一直在高中英语教学的线。书中涉及的英语教学观点和做法可以帮助高中英语教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书中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录更可以成为高中英语教师备课的手资料。《我的“刀马旦”式英语教学》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着指导和借鉴作用。
本书选用富有时代气息与人文精神的素材,通过阅读、写作、翻译等实践形式,向英语学习者提供了可展现美国、加拿大文化传统的3大类14个主题的内容,既可开阔英语学习者的文化视野,又可实现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及高阶词汇量的扩充,是新时代背景下提高英语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帮手。 本书每个主题的结构主要有:导读(介绍本主题的历史背景及相关内容)、精读文章(含4篇英语精读文章及生词和译文)、文化实践(含阅读理解、写作和翻译),书后还附有“文化实践”部分的答案和译文以及词汇索引。
真实性评价是学习评价的发展,强调评价与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的整合,以学习或生活中真实的任务为基础,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动态性、发展性和真实性,为教师改进教学与学生发展自我提供支架,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发展。 本书为专门阐述真实性评价的专著,全书由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组成,前三章 为理论部分,后三章 为实践部分。理论部分从评价的发展、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及语言学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真实性评价的理念,讨论了真实性评价与课堂教学、学习以及课程考核等的关系。实践部分结合大量实例,特別星中小学的实例,从过程评价和能力评价两个方面翔实地阐述了阅读理解真实性评价、听力理解真实性评价和语言能力真实性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对各级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学习评价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研究生英语听说教程(引进版)》在突出听力策略和微技能培训的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培养学生说、写能力的教材。本教程共两册。两册教材在章都首先通过各种练习介绍了微技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它们在提高听的能力方面的意义和作用。册围绕7项微技能进行训练。第二册除螺旋式地进一步进行7项微技能训练外,还增加了两项难度较高的微技能训练,即Scanning for Background Information与Revising Assumptions。 值得提出的是,这套教材还注意结合最常见和最实用的情景,每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听力训练。这些主题覆盖面广而且很现实,例如既有日常生活的话题(超市、业余爱好、旅游等),也有学生十分关心的主题(就业选择、个人困惑、面试、未来事业等)。由于这套教材是为以英语为外语的学生编写的。因此它不仅介绍国外的情景,使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有所
本书广泛地吸取了外众多学者的学术营养,具体介绍了:英汉传媒特点对比研究、英汉传媒话语创作对比研究、英汉新闻话语对比研究、英汉报纸版面设计对比研究、英汉新闻文本解读对比研究、英汉传媒图片解读对比研究等。
自然英语学用系列丛书。《自然英语学习法》是系统阐述外语学习方法的专著,是作者20多年从事外语教学、研究与思考的经验总结。在参阅外语言教育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然英语学习法》融入了重要的创新性观点,是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但是,《自然英语学习法》不从纯理论出发进行抽象阐述,而是从广大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全面系统地讨论外语学习的自然过程,介绍效的外语学习方法。 《自然英语学习法》重点回答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为什么说学习外语的方法就是学习者感到最轻松的方法?(或:为什么死下工夫不能学好外语?)二是如何轻松、自然而又高效地学好外语,达到自然运用的目标?在逐步分析、回答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同时,其他有关外语学习读、听、说、写的关系问题以及其中各类特殊学习技巧问题
“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任务型教学的概念。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其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有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所谓“任务”,简言之,就是“用语言做事”。在“用语言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者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任务的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过程也是一种互动的过程。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资源进行“意义”共建,以达到解决某种交际问题的目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催化了学习者自然的和有意义的语言应用,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习者语言习得和内化的支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