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基于工作过程的方式编写,其主要内容包括模具钳工中级和高级两部分,分别通过复形样板的制作、燕尾样板的制作、冲裁模具装配等具体的项目,进行模具钳工中的划线、锯削、锉削、钻削、錾削等中级钳工实训,以及塑料模具和冷冲模具的制造为项目进行模具工艺的编写、模具的装配、装设等高级模具钳工的实训。
陈廉清主编的《机械制图(第2版)》内容包括绪论、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点线面的投影、立体及其表面交线、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轴测投影图、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机器零部件的测绘、计算机绘图以及附录。采用了*颁布的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本书有配套使用的《机械制图习题集》和开目CAD光盘。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高等工程专科学校以及各类成人院校机械类及近机械类专业教学用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教材主要内容包括: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概念、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床夹具设计原理、典型夹具设计、机械加工精度分析与控制、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分析与控制、机器装配工艺规程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等。
本书包括两部分:基础理论与项目实践,主要介绍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方法,包括冲裁、弯曲、拉深等冷冲压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等。此外,本书还配套提供第三代的立体教学资源库,可十分方便地用于冷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教授和学习。
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
9787111666592 9787111526605 书名: 铸铁水平连铸技术 丛书名: 制造业先进技术系列 条码: 9787111666592 印次: 1-1 ISBN: 978-7-111-66659-2 书代号: 66659 作者: 张云鹏 著 相关书目 译者: 编辑: 吕德齐 安桂芳 版别: 机械工业 单价: 89.00元 出版日期: 字数: 327千字 入库日期:2020.12 铸造合金熔炼配料计算(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铸铁、铸钢、有色合金熔炼配料计算方法,全书工分为三篇,第一篇为铸铁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第二篇为铸钢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第三篇为有色合金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全书总共15章,每章前配有配料说明、注意事项和关键点等。 目录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一篇铸铁熔炼的配料计算方法 第一章铸铁熔炼配料计算的基本知识1 第一节铸铁牌号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力学性能1 第二节合金元素对铸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7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新时期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的,对教材内容和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补充,减少了高深的理论知识,增加了实际工程案例,增强了教材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使教材的内容更加规范,使用更加灵活、方便。
本书根据国内外企业冲压作业和流程及作者冲压工作和研究成果编写而成,本书分6章,第一章冲压作业及生产管理;第二章冲裁机理及冲裁模设计;第三章弯曲成形及弯曲回弹的控制;第四章拉深力学分析及抑制拉深缺陷;第五章汽车覆盖件成形及模具设计;第六章冲压模具的安全设计及冲压自动化
1
本书共15章,内容涉及训练安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铸造、焊接、车、铣、磨、钳工等装配,数控加工基础知识,数车数铣、加工中心、车削中心,特种加工,典型零件综合加工工艺分析等。
基于UG NX6.0产品建模课程的立体教学软件。本书以产品零件建模应用为主线,讲述软件的基本操作和曲线、草绘等应用,以及以实体建模、复合建模、自由特征建模为主要建模方法的实例应用。 UG软件教学立体词典是一种全新的UG软件应用学习工具,它以多样化、立体化的形式,将UG软件的功能操作教学集成于统一的计算机界面,其中包括图文、视频、练习素材、试题库、教学PPT等,可十分方便地用于UG软件功能教授和学习。
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传送、中断处理)的微处理器(CPU)、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只读程序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电路(I/O口),可能还包括定时计数器、串行通信口(SCI)、显示驱动电路(LCD或LED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PwM)、模拟多路转换器及A/D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个单块芯片上,构成一个最小然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这些电路能在软件的控制下准确、迅速、高效地完成程序设计者事先规定的任务。 随着计算机及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单片机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并成为电子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信息处理、通信联络和实施控制的重要器件。 本书以5l系列单片机为模型,讲解常用的单片机设计实例。本书强调实践环节,侧重系统构成与应用设计。力求通过
本书以数字地形分析理论、方法为基础,首次提出流域信息树概念模型,建立流域信息树量化指标体系,以及流域信息树的构建处理流程,并以黄土高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流域地貌系统层次结构的自相似性、多尺度特征、黄土地貌类型分区和地形简化等方面的内容。 1.本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流域信息树理论的概念模型、指标体系和分析框架。流域信息树以“树”形结构和信息结点的层次组织方式实现了流域及其流域内部指标参数和属性的有机非线性组合。在理论分析方法上,以流域信息树为研究切入点,引入形态结构指数、结点属性指数等量化指标,为流域信息树的量化分析奠定了基础,深入研究了流域结构自相似、多尺度流域形状和黄土地貌类型划分等内容。在地形简化应用上,引入了树形结构DEM地形综合方法,提出了基于流域信息树理论的树
本书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编写模式,以项目目标——项目描述——相关知识——任务描述——任务实施——任务评价——知识拓展——师傅提示为主线,通过有代表性的12个项目,由浅入深,系统、全面地讲解数控车削的编程与加工方法。
随着生产与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制造业产业的发展转型面临更为显著的要素制约以及环境能耗等问题,并分化出投入和产出的服务化倾向,其中的投入性质服务化为制造业的产业竞争与国际市场生存提供了从产品到服务等环节的环境改善创新路径依赖,并在制造业的生产设计、研发等环节推进低碳主导的生产性服务融入需求,促使制造业在投入服务化过程中,一方面充分结合自身优势,进行低碳导向的选择性要素购进、低碳创新模仿;一方面围绕碳生产率的学习与技术创新迁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贸易、生产方面竞争的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碳生产率创新效能提升,实现了区别于传统意义形态的“整体物化”形式追赶式创新,并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制造产业的“碳责任”转型、集约型创新升级提供可行的借鉴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