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根据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音乐基础知识历年考试的真题,编者组编了10套全真模拟试卷,每套试卷包括:音乐常识10题;基本乐理10题;听力15题;视唱10题。考生通过答题可了解音乐基础知识考试的实考过程
精选钢琴练习所必需的音阶与琶音等手指技巧练习,是所有钢琴学习者的 之书。
《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第2套) 第6级-第8级》 本选题为琵琶考级作品集的中级卷。《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为1997年版《全国琵琶演奏考级作品集》(中国音协考级教材)的首次再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等从事于教学与演奏一线的专家委员会,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其他考级机构相应层次,遴选出传统、民间以及流传度、使用频率较高的作品,同时结合近些年来琵琶创作曲目的蓬勃发展扩增了近40%的新内容,部分高级别曲目是首次出版,也能满足琵琶专业从事者的学习需求。专家委员会本着各级别应有相应技术引导(技、指法重点)的理念设定层级和范围,初级(1-5)级、中级(6-8级)、高级(9-10级)三个段位分别提供完整的练习目标和训练要求。各级别主要
《箫考级教程》是“新编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教程丛书”的新增品种,分为上下两册:《箫考级教程第1-7级》是初中级水平教程,《箫考级教程第8-10级》是中高级水平教程。每一级均包含练习曲5首,乐曲10-15首两个部分,难度适中。每册最后附有“箫常用演奏符号表”。所有曲目都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
本书的450首微型练习,每首大多在16小节左右,有针对性地练习单一技术项目。读者在练习时,要充分利用每首练习所带有的反复记号,多次地反复练习。本书按基础训练、指法技巧、弓法技巧和其他练习为序,分为四章,每一章又按具体的训练项目分成若干个单元。
《大提琴经典名曲集1》共有27个曲子,包括:“梦幻曲”、“咏叹调”、“快板”、“浪漫曲”、“柔板”和“回旋曲”等。外名曲集已出版了不少,有不少版本选曲适当曲目丰富,但我国书店都很难找到。青年出版社同志给了我这个机会,要我根据纪要来编一本名曲集。我是一个演奏者,同时也是一个从事多年教学工作的教师,根据教育和演奏的纪要尽我目前的能力来编写了这个集子。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同行和同学家长的支持、关心及指导,以期更加完善。
克拉莫生于德国曼海姆一个的音乐家庭,从很小起就生活在伦敦。童年时音乐基础打得非常结实,他跟克列门蒂(Clementi,1752~1832,意大利钢琴家)学钢琴,跟阿贝尔学作曲。次以钢琴家姿态登台演出时只有十岁。之后开始在欧洲大陆巡回演奏,作为一名钢琴家和钢琴教师,他的声誉卓著,令世界瞩目。 克拉莫的一生音乐活动频繁,他与海顿和贝多芬都有深厚的友谊,有几首奏鸣曲就是献给海顿的。他于1804年和1810年前后共出版了二套各42首钢琴练习曲,这二套共84首练习曲是专为现代钢琴弹奏技术训练而写的,这也是他最的代表作。因为当时的英国钢琴(即现代钢琴)制造时采用结实的金属片,比较以前采用木制机件的德国琴来,弹起来觉得沉重,键盘也陷得深,而其优点是音色比德国琴丰满、优美。因此需要在弹奏的触键技巧方面有专门的训练。正是由于这
《轻松学习布鲁斯吉他》以布鲁斯音乐的即兴演奏这一显著特点着手,又根据不同时期布鲁斯乐师对布鲁斯音乐上的处理方式,详略得当地分析讲解了布鲁斯音乐这一特殊的音乐形式。
《西方音乐与美学问题的文化阐释:于润洋音乐文集》收录了《肖邦音乐中的民族内容》、《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永恒魅力》、《对西方音乐特征的历史透视与反思》、《电影音乐美学问题探讨》等文章。
本套系列图书共包含三册——《久别的人》、《那些词儿》和《音乐里的文章事》。《久别的人》讲述了张藜的人生经历,其间穿插了他的创作歌词的背景、故事、体会和心得,同时也选录了他人对张藜的评论文章。本书按照时间顺序,立体和全面地呈现了张藜一生在生活、创作等各方面的历程。《那些词儿》是张藜的作品文库,该书按照题材分类结集而成,全面收录了张藜不同时期的创作作品,具有较强的收藏价值。《音乐里的文章事》是张藜歌词创作的理论文集,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填补了当前歌词创作理论出版的空白。人生传记、作品文库和歌词理论文集,三本书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浑然一体。
本书是为具有中级程度的钢琴爱好者所编写的教材。目前的书市上,钢琴曲谱不少,但可供训练、演奏用的中国乐曲却十分有限。特别是对于众多的中级钢琴程度的人来说,要找到具有好听熟悉的旋律、而又程度相当的中国乐曲更是困难。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想要填补这一段空白。 编者精心挑选了近百首根据中国经典乐曲改编的钢琴曲,使人们在学习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也能进一步熟悉中国著名乐曲。通地襟身弹奏参与,能更深地享受中国名曲带给人们的感动和喜悦。 本册中新创作的钢琴曲占一半以上,这些次发表的钢琴小品没有遵循主题成长的法则;没有冗长的乐章,但有着动听悦耳的旋律、讲究精致的和声、简单但多彩的织体,而且顺手易弹,用钢琴进一步挖掘、展现了乐曲的内涵。 这本中国名曲集锦的编目是按照原乐曲的体裁分类,每个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