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统地论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原理与概念、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算法及MATLAB实现。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Z变换、DFT与FFT、数字滤波器的结构及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本规程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 修订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74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在原地方标准《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DBJ51/004-201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规程共分6章及4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光纤到户设计、光纤到户施工和光纤到户验收。
本规程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 修订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74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在原地方标准《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DBJ51/004-201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规程共分6章及4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光纤到户设计、光纤到户施工和光纤到户验收。
本规程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 修订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5)744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通信科研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会同相关单位在原地方标准《四川省住宅建筑通信配套光纤入户工程技术规范》DBJ51/004-2012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本规程共分6章及4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总则、术语、一般规定、光纤到户设计、光纤到户施工和光纤到户验收。
本书是在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这次修订,删掉了“多媒体通信系统”一章,新增了“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简介”一章;对“数字通信系统”、“通信网络技术”、“移动通信系统”三章有较大篇幅的修订。本书共8章,内容包括绪论、数字通信系统、 通信网络技术、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简介、扩频抗干扰通信系统、微波与卫星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和光通信系统。本书内容新颖,反映了当今很新的通信系统发展和应用情况;语言简练、通俗易懂,突出概念描述,避免繁琐的公式推导;内容系统全面,材料充实丰富。本书重点讲述各种通信技术的性能和物理意义,并列举大量的例子加以说明。每章前面都有教学要点,每章结尾都有小结,并附有适量的思考与练习题。本书可作为通信工程、计算机通信、信息技术及其他相近专业大学专科生教材,也可作为非通信
本标准规定了水利系统通信网的组成及其技术要求,通信业务应用、通信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的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水利业务所涉及的水利系统通信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根据水利部水利技术标准制修订计划,依据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合并修订SL 292-2004《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SL 306—2004《水利系统通信运行规程》以及SL 305-2004《水利系统无线电技术管理规范》为《水利系统通信业务技术导则》。本标准共9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水利系统通信网组成、水利系统通信网技术要求、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应用、水利系统通信设施建设要求以及水利系统通信运行维护等。
《光纤通信》由潘青,车雅良主编
本套丛书采用了吸收新闻元素、流行元素并予以创新的写法,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兼收并畜的岭南文化特色,按照当今“读图时代”的理念,加插了大量故事化、生活化的生动活泼的插图,把复杂的科技原理变成浅显易懂的图解,使整套丛书集科学性、通俗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可植入医疗设备等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书介绍了磁耦合多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快速发展的历程,并重点阐述了多线圈WPT系统的结构、分析方法、建模手段及参数优化技术。 全书共7章,内容包括绪论、四线圈WPT系统输入输出端线圈匹配技术、多中继线圈WPT系统带通滤波器设计技术、多中继线圈WPT系统频率分裂分析方法、多发射线圈WPT系统高传输效率的参数配置技术、基于接收端反射电阻理论的多发射线圈WPT系统设计方法、多发射单接收线圈WPT系统优化电流和优化电压的电路方案。 本书可作为研究方向为无线电能传输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和相关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本领域从事产品研发和生产的工程师的参考书。
本书的基本内容与第1版一致,共7章,包括通信的基本概念、模拟调制系统、信源编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同步原理。与第1版相比,本书加强了对现代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的介绍,对通信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名词解释上,而是紧密联系实际问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本书增加了2DPSK的差分解调的译码方法和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的内容,提高了理论的完整性。本书还增加了计算机仿真习题。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电气、电子信息、光电信息、仪器与测控、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
本书以雷达站日常业务工作为主线,系统地论述了CINRAD/SA天气雷达测试技术维护保障方法、业务软件及其他相关业务工作,分8个章节。靠前章详细描述了雷达接收机系统、发射机系统的关键测试点电气特征及测试方法;第2章根据ASOM平台维护项目总结了雷达周维护、月维护和年维护等重点指标的维护方法;第3章对雷达业务软件的安装、注意事项及其操作应用等方面做了相应的介绍;第4至7章汇集了雷达资料整编、基数、报表、备件等相关业务工作;第8章结合采集的典型故障个例,总结了闪码和定位两类典型问题的诊断方法。附录对雷达开关机流程、雷达参数、产品、基数据格式、CINRAD/SA报警信息、备件清单、业务质量考核办法以及加密观测管理办法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书可供天气雷达技术保障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从雷达系统研究与设计的角度,介绍了雷达系统仿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与技术。 全书共分9章,第1章介绍了系统仿真概述,第2~9章分别介绍了随机事件仿真基础――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与检验,统计试验法概述,目标与杂波模型,随机变量的仿真,相关雷达杂波的仿真,雷达系统模型,重要抽样技术,基于Simulink的雷达仿真。 本书是为从事雷达研究与设计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写的,也可作为电子信息类专业雷达仿真方面的教材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的重要分支,本书结合作者长期以来在领域的研究工作,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中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和应用技术。全书共分为8章,内容涉及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拓扑控制、节点技术、定位技术、目标跟踪技术、时间同步技术、安全技术、软硬件平台设计等。 本书既可作为物联网工程、传感器网络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大专、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领域的相关科研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地理空间认知、空间知识的表示方法、神经计算与空间信息处理、进化计算与空间信息处理、机器学习与空间信息处理等。
《GNSS测量技术实训》是《GNSS测量技术》的配套教材,与《GNSS测量技术》教材内容紧密结合,相互衔接。本教材体现了项目化特色,按项目教学的要求编写,将全部内容划分为7大项目:操作使用GNSS接收机;静态控制测量;动态控制测量;数字测图;工程放样;网络CORS;综合实训。每个项目又选取了若干个典型的工作任务,涵盖了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实训,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测量数据处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提升了其从业综合素养,为从事测绘工作奠定了基础。
本书主要论述了光纤通信的主要技术及设备操作维护方面的内容。本书共6章,每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主要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及系统组成;第2章主要介绍光纤光缆的结构、导光原理及传输特性、光缆线路的敷设等;第3章主要介绍光源器件、光检测器、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和光放大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技术指标;第4章主要介绍光无源器件的种类、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应用;第5章主要介绍SDH特点、帧结构、复用原理、开销、设备的逻辑组成及SDH自愈网等;第6章以华为OSN系列光端机设备为例,介绍设备的结构组成、操作维护及常见故障排除等。
本书以雷达站日常业务工作为主线,系统地论述了CINRAD/SA天气雷达测试技术维护保障方法、业务软件及其他相关业务工作,分8个章节。靠前章详细描述了雷达接收机系统、发射机系统的关键测试点电气特征及测试方法;第2章根据ASOM平台维护项目总结了雷达周维护、月维护和年维护等重点指标的维护方法;第3章对雷达业务软件的安装、注意事项及其操作应用等方面做了相应的介绍;第4至7章汇集了雷达资料整编、基数、报表、备件等相关业务工作;第8章结合采集的典型故障个例,总结了闪码和定位两类典型问题的诊断方法。附录对雷达开关机流程、雷达参数、产品、基数据格式、CINRAD/SA报警信息、备件清单、业务质量考核办法以及加密观测管理办法等内容进行了介绍。本书可供天气雷达技术保障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阐述了典型地面场景(如耕地、草地、路面、沙地、机场及海岛等)与其上复杂目标的复合场景从几何建模、电磁建模、模型校验、信号仿真到目标探测识别的完整仿真实现过程,主要内容包括:典型单一与复合型地面场景几何建模、典型地面与目标复合场景电磁散射建模的新理论和方法、电磁散射模型校验与评估方法、宽带雷达信号仿真技术、单脉冲雷达目标追踪应用、复合场景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仿真技术、基于人工智能的目标分类识别技术。本书力求将地面目标雷达散射建模、电磁成像仿真及目标识别中的新模型和算法介绍给读者,使读者能够理解地面场景与目标雷达电磁散射的基本理论与模型,掌握信号仿真、雷达成像与目标识别的新近技术,最终灵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本书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电磁特性研究、雷达信号仿真、目标探测与识别及
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控制与保护技术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本书较为全面地阐述了微电网的相关理论、分布式电源模型、微电网的综合控制策略以及保护方法,并对独立型和并网型两类微电网的优化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全书共7章。章阐述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价值以及微电网的基本概念;第2章介绍目前常见的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章给出了典型微电网的控制方法;第4章、第5章分别介绍独立型和并网型微电网的优化控制策略;第6章介绍微电网的基本保护方法;第7章论述微电网孤岛状态的监测理论。本书适合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系统研究、设计、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科技工作者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师、研究生参考。
《四川省智能杆塔技术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本书的基本内容与第1版一致,共7章,包括通信的基本概念、模拟调制系统、信源编码、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数字信号的调制传输、差错控制与信道编码、同步原理。与第1版相比,本书加强了对现代通信中的关键技术的介绍,对通信原理的一些基本概念不再停留在简单的名词解释上,而是紧密联系实际问题,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本书增加了2DPSK的差分解调的译码方法和基带传输的部分响应系统的内容,提高了理论的完整性。本书还增加了计算机仿真习题。本书可作为自动化、电气、电子信息、光电信息、仪器与测控、计算机等专业的教材。
黄沛昱主编的《EDA技术与VHDL设计实验指导》从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的角度出发,以全球著名可编程逻辑器件供应商Altera公司的集成EDA开发工具QuartusII为开发平台,介绍了EDA技术及其应用,所选实验项目具备基础性、典型性、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突出EDA技术的实用性和工程性。 全书共分5章,按照“入门了解―基础实验―能力提升”的理念进行划分。第1章是AlteraQuartus II9.1使用介绍,主要介绍EDA设计的一般流程;第2章是EDA技术设计入门篇,分成7个实验项目,侧重于各知识点的掌握;第3章介绍EDA技术在控制与接口方面的应用,分成5个实验项目,引入了DD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嵌入式逻辑分析仪的使用等:第4章介绍EDA技术在数字通信领域的应用,分成2个实验项目;第5章主要介绍著名仿真软件ModelSim的使用流程以及如何通过Quartus II直接调用ModelSim进行仿真
《随机信号分析》系统介绍了随机信号的特点和分析方法。《随机信号分析》主要内容有:随机信号基础,随机过程的基本概念、统计特性及几种典型常用的随机过程,平稳随机过程的时域与频域分析方法,随机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的分析方法,非平稳随机过程的分析方法。每章都有相应的MATLAB仿真实例与习题,内容组织体现了“重视基础、强调实践、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随机信号分析》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通信、信息工程、光电子和应用数学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介绍了数字信号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方法,离散时域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和变换域分析方法,重点介绍了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快速算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