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通常相对于 西学 而言,义同 国故 。尽管学术界对其范围所说不一,但大致涉及了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一些*基本、*重要的作品,其内容涉及哲学、历史、政治、伦理、教育、文化、艺术、语言、地理、科技等。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鉴赏国学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本书选取国学名篇共200余篇,加以注释及赏析。所选作品主要以思想性、经典性和知名度为据,以先秦为重点,同时兼顾各个时代以及相关学科和方面。限于篇幅,不收国学中的文学作品。 本书中名篇鉴赏的撰写者,都是相关领域中的专家学者。所撰鉴赏,着重于阐发思想文化的深刻内涵,通过对国学代表性经典的解析,认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博大精深及精髓所在。 为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本书还对国学名篇原文作了注释。精选、注释、鉴赏的三者合一,使本书拓展为国学的简明选本和精到注本
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全面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最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准确,解析详细深入,是各领域读者赏析研习《唐诗三百首》的上佳读本。
《语石》营销资料卡 书名:语石 作者:叶昌炽撰,姚文昌点校 文字:中文繁体 版式:横排 所属丛书:夜航小书 页数: 360 定价: 74 元 书号: ISBN 978-7-308-18198-3 出版时间: 2018 年 9 月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语石》简介 《语石》十卷,以叶昌炽原刻本为底本进行点校。参校其他各本详见本书整理说明。 《语石》一书,既是古代石刻学的集大成者,也是近代石刻学的开山之作。该书结构严谨,布局精巧,从内容详略到卷次篇幅都经过了作者的细致安排。杜泽逊教授在《文献学概要》一书中评价《语石》“之于石刻学犹叶德辉《书林清话》之于古书版本学 , 而精谨或过之”。 作为我国石刻研究领域的第一部通论性著作,时至今日,《语石》确定的研究范畴和构建的理论体系
“四部要籍选刊·集部”之一种。以上海图书馆藏汲古阁本为底本影印。“楚辞”是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后经宋玉、东方朔等人参与并发扬光大,至西汉时刘向将历代楚辞作品裒辑成书,名为《楚辞》。楚辞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为历代诗文研究者所重视。至南宋时洪兴祖对《楚辞》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作《楚辞补注》,排解了其中的疑难问题,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是迄今最重要的《楚辞》注本。汲古阁刻本《楚辞》即吸收了洪兴祖的注,刊印精美,差错较少,是古代《楚辞》刻本之殿军。
这是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的一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杨先生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指出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正文后巧置多篇大手笔的精彩随笔,对自己的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本版增补长篇访谈“百岁答问”、原声录音和多幅近照。
本书是传统诗词爱好者与创作者入门读物。从体裁、 声律、用韵、对仗、法度、宗旨等角度切入,归纳出诗词创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话题,以问答的形式,将传统 诗词的诗体知识、格律常识、创作要点等深入、系统地加以呈现,书末附《对联的格律与技巧》《平水韵表》, 可指导初学者创作出典雅有味的诗词作品。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很好之作,自问世以来,它就以故事中蕴含的渊博的学识、细腻的叙事、动人的情节、现实主义的风格,征服了无数读者,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书中的诗词曲赋散发着极大的魅力,成为这部不朽之作的灵魂。 《红楼梦诗词全鉴》根据《红楼梦》原著回目的顺序,辑录了书中的诗词、楹联等,对其进行了注释和解析,力图帮助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2017版新版地图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是余华自2003年以来的杂文集。 十年来他走遍世界,以亦庄亦谐的笔锋将观察到的社会、时事、文化等现象一一记录剖析,在日常生活的表象下洞见社会固有病灶,对我们生活的时代进行了由外而内深刻反省,在与世界的踫撞交锋中,呈现出一个崛起、变迁中的中国。正如余华所说: 这就是我的写作,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出发,经过政治、历史、经济、社会、体育、文化、情感、欲望、隐私等等,然后再回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外国散文百年精华鉴赏(珍藏本)》所收的145篇散文,均系名家名作。这些散文,有的长于抒情,抒发了浓浓的爱国情、乡情、亲情、友情、理想之情等;有的长于叙事,叙述了“我与绘画的缘分”、“红色圣女”的壮烈、“童年轶事”的情趣、“我怎样考试”的经过、“从罗丹得到的启示”、“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欢乐等;有的长于描绘,描绘了林园之美、森林之美、青山之美、海湖之美、风雪之美、晨昏之美等;有的长于思辨,思考了“老之将至”、“性与美”、“创造”、“信仰自由”、“远和近”、“永不道别”、“怎样发大财”、“知识尘埃”、“人生之秋”、“思想的诞生”等。这些散文在艺术上除了运用传统手法外,大胆创新,大量使用了象征、荒诞、意识流、内心独白、对话、蒙太奇等现代技法,给作品增添了深邃的艺术内蕴,都有强
《桐城派大辞典》是一部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的全面介绍桐城派文化的大型专科工具书。它以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壮大、消亡的历史事实为依据,以人物、著作、理论、评论研究、文化遗存为主体内容,对桐城派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内容翔实,资料权威。全书包括《人物编》《著作编》《理论编》《评论研究编》《文化遗存编》5编,17个部类。成书条目12527个,人物1209位,著作6797部,全书2186千字。
内容简介 嘉兴市及所辖嘉善、海宁、海盐、平湖、桐乡六个县市历代一千多位女子的资料与作品,较为系统地展现了不同时期嘉兴地区女性在各种历史演变、社会生活、民俗文化、文学艺术等多种多样的才华与绚丽灿烂的成就,无论是诗词赋文曲,还是书画作品,题材广泛、感情丰富、文采出众,反映了她们在生活中不同遭际而呈现出的喜怒哀乐,从中领略这些女性坚强、温柔、美丽、勤劳、知性的方方面面,为近期嘉兴乡邦文献女性题材的挖掘填补空白。
该书运用部首检字法,以简化字为字头,在字头后注上繁体字和异体字,字后注有平水韵的“韵部”和该字在《诗韵合璧》中的“页码”,读者只要查到这个简体字,就能看到相应的繁体字,然后再根据“页码”直接翻开《诗韵合璧》的某一面就能非常方便地找到要查找的字。该字的下面有大量的双向组词,如“洪”字,就有“宽洪”和“洪福”两种组词法,有的常用字多达上百个双字词或者三字词。书后附有《平水韵邻韵味通押表》,并补充注明了3000多个常用字的平水韵韵部。
《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2012年版)》收入余华的《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高潮》、《否定》、《灵感》、《色彩》、《字与音》、《重读柴可夫斯基》、《消失的意义》、《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等随笔。
《外国小说鉴赏辞典1(古代至19世纪中期卷)》系“外国文学鉴赏大系”之一种,也是外国小说鉴赏辞典的卷。它摘录了1855年以前的67位世界著名作家的103部小说的精彩篇章,配以情节介绍、赏析文章以及作家简介,以供读者欣赏。在如恒河沙数般的大量小说中,这些作品可诣是世界公认的小说精品,总评上反映出世界小说早期的演变历程,读者若能细心品读,定能获得知识的收益和美的享受。 《外国小说鉴赏辞典⑵(19世纪下半期卷)》内容简介:为了更好地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学成果,吸收外国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编者特邀请国内著名的外国文学研究家、翻译家编撰了这套《外国文学鉴赏辞典大系》,希冀通过本丛书,较全面系统地向国内的外国文学爱好者及大、中学校师生介绍外国古往今来具有代表性的各体文学作品。 本册为该系列“19世纪下半期卷2”分册
暂无内容简介。。。。。。
《毛诗后笺》三十卷,清胡承珙撰。此书是清代中期重要的诗经学著作,在诗经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向为研究者所常备。《毛诗后笺》也是胡承珙最重要的著作,惜二十九卷《鲁颂·泮水》以下不能卒业,赍志以殁。后其子请陈奂补作,以成完璧。胡氏说《诗》,尊《序》,宗毛传,于毛郑异义者,从毛者十之八九,从郑者十之一二。其解经博于取证,对唐以前之说搜罗齐备,尤其对古说之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孟子》《易林》《淮南子》《新书》《说苑》《新序》《列女传》《史记》《汉书》《后汉书》诸史书以及《初学记》等唐宋类书者,采集剖判,有辑佚之功。其训诂及校勘亦十分精密,发前人所未发者不下百条。同时也胡氏也精熟运用修辞学中的审语势之法,于诗义多有发明,所得颇丰。《毛诗后笺》的主要版本有求是堂刻本(是为该书
内容提要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诗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唐诗鉴赏辞典》收录了唐及五代190余位诗人的作品00余篇。所选唐诗不仅是一些大家、名家之作,也选采了许多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全面展现了唐诗风貌。这些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历经年而传唱不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本辞典邀请了近位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彩赏析,以便提高广大读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 n 暂无相关内容
这本小书是为广大普通读者学国学读诗书服务的。国学元典始于六经,《诗》为六经之首,而风诗又是《诗》之 六艺 之首,是我们祖先*早的吟唱,*接地气,直通心灵。但是从汉代起,《诗》就被人裹上了一层又一层隐身服和迷彩装,文学的真身看不清了,诗歌的倩容模糊了。今之读者面对繁琐深奥古注及刻板教义式的训导,虽欲读而却步,即愿品却艰涩。有感于此,本书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广大读者诵读风诗提供些微帮助:一,注释尽量简明扼要浅显易懂。二,翻译力求既尊重诗之主人也尊重今之读者,既紧扣愿意又适当贴近今天的民歌语调。三,为一些重要诗篇写几句点评,尽一丝助读之力。通过开卷调研,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的《诗经国风导读》在今年9月一个月就卖了1064册,说明市场需求很高,有出版价值。
本书从自汉代至清代的大量各类笔记、杂著、小说中辑取收录志怪小说540余篇,集合中国当代近百位从事古代文学教育和研究的中文专业教师、古籍研究人员等,对这些或叙述神话传说、或描绘神鬼妖魅的古代志怪小说进行鉴赏品味,鉴评其艺术风貌、文学趣味、文学价值,并结合当代社会现象,帮助广大文学爱好者从这些中国优秀民族文化宝库中传承下来的特殊的文学作品中看透本质、借古喻今、体悟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