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是《唐诗三百首》的全面注释解析读本。唐代是诗歌创作的极盛时期,唐诗选本在唐代即已开始出现,唐以后更有多种选本流行,而其中篇幅较为适中、选诗较为精当、在旧选本中传播最广的是清代孙洙(别号蘅塘退士)编选的《唐诗三百首》,因为这个选本入选的大多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故有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的美誉。《唐诗三百首》成书以后,一向有多种注释本流行,这些注本各有特色,对读者阅读和欣赏唐诗均极有帮助。为使读者扫除最基本的阅读障碍,并启发读者欣赏和领略原作的魅力,我们编写了这本《唐诗三百首详析》,注释简明准确,解析详细深入,是各领域读者赏析研习《唐诗三百首》的上佳读本。
《诗词曲语辞辞典》收录唐宋金元明间诗、词、曲、剧中的常用特殊词语,总近2000条。汇集了《诗词曲语辞汇释》《诗词曲语辞例释》的全部条目以及《诗词曲语辞集释》的部分精选条目,详引例证,解释词义与用法,兼谈其流变与演化,是阅读、理解相关文学作品的重要工具书。
《中华名言大辞典》的前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由秦牧主编的《实用名言大辞典》。这次的书稿在原书基础上,新增了大量词条,共收录约30000条名言。本书“篇”这一级按内容分类排列,以自然——人生——社会——文化为序分为四篇;“篇”下分“章”,共28章;“章”下分“节”,共183节。本词典具有立目精当、视域宽广、词条齐全、引文准确、出处详尽、结构新颖、排序合理、内容与时俱进等特点。附录还新增了“中华文化典籍博览”,参照《四库全书》的做法,力图用小的篇幅把中华文化经典的粗略轮廓勾画出来。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古典诗词比兴转义大词典》由国学大师傅璇琮领衔,与著名学者艾荫范、刘继才主编,15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编纂。该词典历经断续三十余个春秋,累计时间达十年之久,凝聚了前后四代人心血。 编写出版《比兴大词典》是一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出版工程,该词典收入词目1500余条,全书150余万字,词条涉及了诗、词、曲、赋、文等诸多领域。这是我国系统研究总结古典诗词比兴转义手法的大型工具书,传承了前人留给我们的丰厚文化遗产。全书收录了现代各种大型辞书中所没有的部分新词条,极大丰富了当代辞书的内涵,可有效地解决阅读古代诗文时遇到的语言问题。一般辞书对有些词目,只对其本义、引申义有诠释,而对比兴、象征、暗示义等到则不作介绍。以及列举大量可供品鉴的诗词语例,所以兼有词典、字典和类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对汉魏六朝时期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的鉴赏、评点。叶先生从具体的个体诗人入手,通过对其代表作品的讲解评析,阐述了历史时代、社会现状和诗人个体的身份地位、品性才情对其作品的深刻影响,展示了整个汉魏六朝时期文学的整体风貌以及这一时期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地位和其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
本辞典收录元代136位曲作者及无名氏的散曲和戏曲作品700篇。选曲范围广泛,精选了各阶段有代表性的、体现不同风格流派的曲作,包括《全元散曲》等总集没有载入的作品,既充分反映了元曲的整体风貌,也体现了近几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为了帮助曲学爱好者充分地领略原作的情韵之趣和艺术之美,增加曲学知识,我们邀请120余位专家学者对所选作品从思想内容、情感意趣、曲式特征、曲学史意义等方面逐篇进行了赏析,以飨读者。
《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是其中的唐诗一册。为了嘉惠读者,推陈出新,延续拓展,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乃以三百为数,远绍《诗经》三百篇的传统,近承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不用体式分类,唯取佳作入选,以唐诗、宋词、元曲各出一册,展示中国韵文的*之作;又请国内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
词发轫于唐,历五代十国,至北宋南宋而大成,由小令到中、长调,可谓名家辈出、灿若群星、流派纷呈、风
中国古代诗歌文章向以意蕴深厚,语言精炼,藻采华美著称,然由于年代久远,历史变迁,文化转型,语言隔阂,造成现代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如今随着人们社会生活的发展,审美趣味的提升,文学鉴赏这一下里巴人的审美活动,不仅没有式微,反而更加繁荣,有鉴于此,编者特从已出之古典文学鉴赏辞典中,遴选各路名家撰写的鉴赏文章,裒成一帙,按朝代编次,分成十四册。一方面是彰显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名家为普及传统文化所作的贡献,另一方面也使文学爱好者能集中披览名家名作,领略其覃思妙语而生茅塞顿开之效。
本书是《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后一卷,收录了自鸦片战争爆发(1840)至五四运动前夕(1919)期间的900多位文学家。包括诗文作家、小说家、剧作家、文艺理论家、文学研究家、文学翻译家以及有文学成就的政治家、出版家、企业家等。内容详实可靠。书后附有姓名字号索引,方便检索。
本辞书各分卷的主编均为来自国内著名高校的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资深专家,他们在英美文学研究、法德文学研究、俄苏文学研究、印度文学研究、东亚文学研究、希伯来文学研究,以及外国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和传记文学研究等领域作出过出色贡献。各分卷的主编在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余,通力合作,为这套辞书的诞生倾注了大量心血,笔者向这些专家表示诚挚的敬意。本辞书的编写者来自全国各地,京、津、沪、宁、杭、蓉、鹏等城市的诸多高校和中国社科院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的众多学者是编写的主体,外国文学专业的部分博士生和硕士生在教师指导下也参与了相关的工作。近期有文章主张将外国文学研究队伍分为专搞研究与专做普及两大类,笔者对此不敢苟同。研究与普及相辅相成,任何到位的普及都必须有厚实的研究作基础。本辞书的众多专家正是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为代表的历代启蒙读物,堪称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的部分,曾对普及文化知识、加强道德教育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些蒙学读物大多出经入史,集百家之精华,并参以国人的人生哲学、处世方法等,易学易懂,琅琅上口。重读历代蒙学经典,对于提高当下未成年人的国学素养,促进他们道德修养及良好习惯的养成,仍大有裨益。本书基本上全部收录中国历代蒙学读物,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物蒙求》、《治家格言》、《家诫要言》、《重订增广贤文》、《心相编》、《小儿语》、《续小儿语》、《女儿经》、《女小儿语》、《弟子职》、《千家诗》、《神童诗》、《续神童诗》、《幼学琼林》、《笠翁对韵》、《龙文鞭影》等四十多部,汇集了古代相关文史哲、典章制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唐诗宋词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目迷,令人神醉。《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共选取了唐诗1000余篇,宋词700余首。这些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历经千年而传唱不衰,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本辞典邀请了200余位专家学者对这些作品进行了精彩赏析,以便提高广大读者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鉴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