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说:世界上*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比天空更宽广》探索的即是人的心灵与身体的关联,以及意识的本质的书。诺贝尔奖获得者、神经科学家埃德尔曼博士讨论了科学和医学的*进展,探索了意识与因果、进化、自我发展的关系,以及感觉、学习和记忆的起源问题。
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陈磊(混子哥)及其半小时漫画团队向读者呈现了工业革命之后电磁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及生物学的发展与成就: 法拉第“搬砖”不忘搞学术,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摸鱼”时间畅想宇宙,提出光量子还搞定了相对论;孟德尔和摩尔根,一个种豌豆一个养果蝇,为遗传学飞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弗莱明在鼻涕中发现青霉素…… 不摆吓人的艰深理论,没有沉闷的史实堆砌,爆笑漫画讲清经典理论,轻松爱上数理化生。 翻开本书,嘻嘻哈哈中读懂人类如何从蒙昧走向理性。
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陈磊(笔名:二混子)及其半小时漫画团队向读者呈现了从古希腊时期到牛顿时代,科学萌芽与发展的过程。毕达哥拉斯为了坚持自己的理论将学生踹进河里;布鲁诺不是为了日心说,而是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才被烧死;开普勒是个超级近视眼,并且与他师父第谷面和心不和;牛顿热衷炼金术,还是非常虔诚的教徒……不摆吓人的艰深理论,没有沉闷的史实堆砌,半小时看各路科学巨人爆笑掐架,让你对那些耳熟能详的科学家与科学故事耳目一新。翻开本书,在嘻嘻哈哈中读懂人类如何从蒙昧走向理性。
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陈磊(混子哥)及其半小时漫画团队向读者呈现了从文艺复兴到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各个学科走向科学化的过程:拉瓦锡给铅条盖上真空罩,让化学结束了元素全靠猜的困境;阿伏伽德罗从律师转行切原子,成功提出分子论;人类异想天开要发明永动机,却让热力学大步向前发展;环球航行发现物种演化秘密的达尔文,结束了上帝作为专享造物主的局面……不摆吓人的艰深理论,没有沉闷的史实堆砌,看人类从连蒙带猜到有理有据,让各个学科走上科学化的奇葩之路。翻开本书,在嘻嘻哈哈中读懂人类如何从蒙昧走向理性。
《相对论》是爱因斯坦为引导读者了解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所撰写的相对论入门读物。书中的*部分在匀速直线运动的参照系(惯性参照系)下提出狭义相对论;第二部分则推广到具有加速度的参照系中(非惯性系),并在等效原理的假设下,广泛应用于引力场中,即广义相对论;第三部分提出有限无界宇宙的设想。这本书以简洁和易于理解的形式论述了复杂的相对论原理。
对住所的需求是人类*基本的需求。本书介绍了世界各地简易住所的建造方法和历史渊源,并列有专门章节介绍主要的木制和支柱结构的构造特点、相关的文化内涵和建造者的宇宙观,同时阐述了房屋建造与气候和实用功能相适应的各种情况。书中作者以丰富的绘图形式详尽展示了从游牧民族的圆顶房屋到定居人群喜爱的长方形住所的渐进与嬗变。
本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把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热点问题,以科学普及的形式展现给小读者,带领小读者深入人工智能的内核,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人工智能的相关例子,以便让小读者关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或会可以从事与人工智能领域相关的工作与学习,共同参与并发展人工智能。
本书从秸秆是麻烦还是*源入手,引出生物质能的概念,详细讲解什么是生物质能;介绍生物质发电这一环保和生态工程,补齐农村*源短板;介绍从沼气到氢气,生物质制气的原理和前景,很后畅想生物质能在未来的应用。
通过手绘漫画的形式,陈磊(混子哥)及其半小时漫画团队向读者呈现了工业革命之后电磁学、量子力学、相对论及生物学的发展与成就: 法拉第“搬砖”不忘搞学术,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爱因斯坦“摸鱼”时间畅想宇宙,提出光量子还搞定了相对论;孟德尔和摩尔根,一个种豌豆一个养果蝇,为遗传学飞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弗莱明在鼻涕中发现青霉素…… 不摆吓人的艰深理论,没有沉闷的史实堆砌,爆笑漫画讲清经典理论,轻松爱上数理化生。 翻开本书,嘻嘻哈哈中读懂人类如何从蒙昧走向理性。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肪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本书初版于1937年,再版于1948年,1957年出版了最后增订版。
《2页纸图解数学:以极聪明的方式,让你三步读懂科学》是一本科普图书,DU创的“多维度看全”“关键点梳理”“一句话记忆”三步法,让你轻松读懂100个关键的科学概念。本书旨在探索简单的方法,来帮读者理解并记住科学蕞具开创性的概念,是非常值得阅读的入门级数学科普图书。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是一部在外颇有影响的科普著作,20世纪70年代末由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后,曾在引起很大的反响,直接影响了众多的科普工作者。《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以生动的语言介绍了20世纪以来科学中的一些重大进展。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中先漫谈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然后用一些有趣的比喻,阐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并讨论了人类在认识微观世界(如基本粒子、基因) 和宏观世界(如太阳系、星系等)方面的成就。 《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和臆测》全书图文并茂、幽默生动、深入浅出,可供广大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阅读。
新的时代有什么保持不变? 有什么已改头换面? 这对我们又有何影响? 朗伽 尤格施瓦的新书不仅为读者带来大量的信息,同时也是一本轻松的闲暇读物。 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着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数字化革命、基因技术的进步,或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这一切都从本质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跳跃式的创新常常也意味着危机。如今的我们正经历着一个划时代的变革阶段,然而,我们往往还是会用陈旧的眼光去看待新兴事物,忽略了科技进步在我们身上造成的改变。 在本书中,作者深刻地考量我们这个不断变革的世界,努力理解进步在各种背景下的意义,试图和你一起探寻和发现通往未来的各种小趋势。
《2页纸图解数学:以极聪明的方式,让你三步读懂科学》是一本科普图书,DU创的“多维度看全”“关键点梳理”“一句话记忆”三步法,让你轻松读懂100个关键的科学概念。本书旨在探索简单的方法,来帮读者理解并记住科学蕞具开创性的概念,是非常值得阅读的入门级数学科普图书。
他,奠定了现代物理的基础。 他,着未来数百年的文明走向。 他被称为“接近神”的人类。 相对论、光电效应、黑洞、虫洞、引力波……这些惊世骇俗却又一一被证实的科学发现和理论皆由他提出。 他就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那么,这位可称为“史上伟大物理学家”的男子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那些让人目瞪口呆的科学猜想又是怎样从他的脑袋里迸出的? 这一次,英国科普作家罗伯特·斯奈登用显微镜似的解读,将我们带入爱因斯坦的一个个人生细节中。 《科学全知道:爱因斯坦的探索之旅》曾入围国际科普图书大奖“万安特”奖,以妙趣横生的讲述和严谨负责的态度解读20世纪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探索真理的历程。现在,它来到了中国!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翔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界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肪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本书初版于1937年,再版于1948年,1957年出版了最后增订版。
19世纪以前,天气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暴雨、海啸、雷电、冰雹、飓风……这些特别天气动辄夺去数十万生命,令人心生恐惧。直到天气预报的出现,人类的损失才得以挽回一二。那么,这些恶劣天气的成因为何?前人如何解读这些现象,又是如何预测天气的?现代的天气预报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本书讲述了一段长达70多年的天气预报开拓史。书中主角背景各异,有航海家、画家、发明家、天文学家、工程师……他们顶着守旧思想和宗教信条的压力,利用极为简陋的技术条件观测、记录、假设、求证,一步步揭开大气的秘密,并试图窥探未来天气。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彼得·穆尔带领我们深入每位先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世界,揭示了那些惊人发现背后的执着信念与高尚情怀。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的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本书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也讲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医学科学的发展史,细致入微地刻画了科学家、医学工作者和政治家们在巨大压力下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怯懦、信仰和价值观,以及研究态度和方法。这是一部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作者约翰·M·巴里是美国作家、历史学家,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常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时代周刊》、《财富》杂志、《华盛顿邮报》等撰稿,也经常以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