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在道路工程中已经被广泛使用,本书正是针对道路CAD的学习与应用而编写的。本书共分5章,第1章、第2章介绍了AUTOCAD绘图的基本知识、道路设计二次开发的工程实例,并且介绍了绘制路线缓和曲线及挡土墙的详细步骤;第3章作为本书的核心。介绍了道路CAD系统的思想,平、纵,横及支挡结构、柔性路面的实用程序设计、道路透视图的绘制;第4章介绍了,数字地面模型与道路CAD方面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后一章根据现行规范,结合设计实例,详细介绍了应用纬地程序完成道路主线平面设计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整合了画法几何与机械工程制图理论概念,着重强调机械工程CAD制图技能培养和技巧性训练。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照了*工程制图学指导委员会近修订的“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国家标准GB/T 18229—2000《CAD工程制图规则》,并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内容上有了大胆的创新,建立了机械零件“数据模型”、三维建模的“工具模型“概念,希望能给教学带来新的思路。 本书主要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教材,同时可供机械专业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全书共16讲,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创建及设置图层,绘制二维基本对象,编辑图形,绘制复杂平面图形,参数化绘图,书写文字,标注尺寸,绘制典型零件图、装配图及建筑施工图的方法和技巧,查询图形信息,图块及外部参照的应用,图形输出,创建及编辑三维实体模型等。 《从零开始——AutoCAD2011中文版基础培训教程》实用性强,结合实例讲解AutoCAD应用知识,重点培养读者的AutoCAD绘图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零开始——AutoCAD2011中文版基础培训教程》颇具特色之处是将练习的绘制过程录制成了动画,并配有全程语音讲解,可作为读者学习时的参考和向导。 《从零开始——AutoCAD2011中文版基础培训教程》可供各类制图培训班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自学参考。
《ANSYS Workbench设计、仿真与优化(第3版)》以*版ANSYS Workbench14.0为依据,以工程人员产品设计的流程为主线,利用20个工程实例,由浅入深地介绍了ANSYSWorkbench在产品设计、仿真和优化过程中的具体功能、使用方法和分析关键。《ANSYSWorkbench设计、仿真与优化(第3版)》共12章:第1章介绍了ANSYSWorkbench的特点和组织形式;第2章介绍了ANSYS Workbench中的有限元建模技术,包括设计模块DesignModeler的几何建模方法、实例和网格剖分技术、实例;第3章到第10章从产品静力学、动力学、运动学、屈曲分析、热力学、疲劳分析、流固耦合分析、复合材料建模分析八个方面介绍了ANSYSWorkbench仿真模块Design Simulation的每一步操作方法和工程实例;第11章介绍了ANSYSWorkbench优化设计模块Design Explore的产品优化功能和案例;第12章是ANSYSWorkbench高级使用技巧,包括ANSYSWorkbench中命令流的使用
陈冠玲主编的《电气CAD基础教程》依据有关电气文件编制的国家标准,结合AutoCAD软件开发技术,系统地介绍了电气工程制图的标准、规范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现方法。《电气CAD基础教程》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把已经在实际当中广泛应用的AutoCAD软件应用于电类专业教学,以满足电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电气CAD基础教程》层次清晰、实例丰富,把电气技术文件国家标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能够正确理解和贯彻电气技术文件国家标准,能够用AutoCAD软件进行电气CAD设计,能够使用AutoCAD?VBA技术进行电气CAD二次开发。?《电气CAD基础教程》可作为电类专业、电气技术、自动化等工科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全书共8章,内容涉及绘制特征草图、拉伸与旋转建模、生成工程图、装配体及其工程图、扫描与放样建模、钣金零件设计以及模具设计基础。本书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以实例为主线讲解SolidWorks 2007中文版的功能命令及使用方法,将知识要点嵌入具体实例中,穿插介绍各功能的使用技巧,并配备了大量题目供学生练习。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培训教材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本书以*绘图软件AutoCAD 2004中文版为基础,由浅入深,详细地讲述了AutoCAD的使用方法及功能。全书共分13章,主要内容有:AutoCAD 2004的工作界面及使用;绘图基础和绘图设置;图形绘制和编辑;图层和块;文字和尺寸标注;三维图形的绘制;图形输出;专业绘图技巧。每章后面都附有精选的练习题,书中还附有设计实例。 本书突出实用性,以大量的插图、丰富的应用实例、通俗的语言,结合建筑、机械行业制图的不同需要和标准而编写。本书既能满足初学者的要求,又能使有一定基础的用户快速掌握AutoCAD 2004新增功能的使用技巧。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等工科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自学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论述了CAD/CAM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在相应的章节中介绍了实例。主要内容包括:CAD/CAM技术的发展、应用及系统的功能;CAD/CAM系统的硬件、软件以及选择原则、CAD/CAM软年开发、软件工程概念、数据结构的基础知识、数据资料的程序化处理以及数据库的基本原理;计算机绘图方法、图形变换原理、人机交互技术;三维几何建模的原理和方法,特征建模技术;有限元分析及前后置处理、优化设计、仿真;CAPP系统的工作原理、派生法、创成法CAPP系统专家系统及CAPP专家系统;计算机辅助数控程序编制、数控程序的动态模拟;CAD/CAM集成与计算机集成制造、CIMS的体系结构、实现CIMS的关键技术及CAD/CAM相关新概念和新技术的发展等,书中各章附有思考题。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机电类专业本科生教科书,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培
本书是《CAD实用技术》丛书中的一本。书中以丰富的实例讲解了使用主流CAD软件进行三维造型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技巧;针对三维造型的实际需要,分析和归纳了CAD软件中的核心功能,并结合主流CAD软件讲解其使用方法和技术要点。同时,对三维造型所需的基础知识进行了讲解,保证了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本书可作为CAD技术人员的自学教材、大专院校CAD专业课程教材以及CAD技术各级培训教材。
本书以图纸生成过程为主线,从工程制图基本要求及国家标准出发,首先引出工程制图基础知识,在学习者初步具有制图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开始介绍计算机绘图知识。全书以AutoCAD2009版为主,从软件的安装开始着手,先后详细、多角度地介绍了绘图过程中涉及的二维、三维常用绘图命令,编辑方法及操作技巧,并进一步介绍了系统设置方面基础知识。通过对本书的系统学习,使初学者能够灵活地运用AutoCAD2009,方便、快捷地绘制各类图形,打印出成型图纸,并可以进行三维建模,增强图纸的直观性和阅读性。在本书后还附有环境工程图样供参照制图。 本书为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读者对象: 本书为高职高专环境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按照*《高职高专教育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职高专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划》的要求,针对目前高职高专教育的基本情况编写而成。本书着重介绍中文版AutoCAD 2004的基础知识和使用技巧,并讲解了中文版AutoCAD 2005的基本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出发,为读者展示了AutoCAD这一优秀的绘图软件的各种功能。全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绘图基础入门、绘制二维图形、精确绘制图形、控制图形显示与图案填充、编辑图形对象、标注文本和尺寸、使用图块和外部参照、绘制三维图形、图形输出、AutoCAD的Internet功能、中文版AutoCAD 2005初探。 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结构清晰,采用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讲述,可作为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等学校以及各类电脑培训中心的规划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不同层次的办公人
白立明、杨恒东、朱希伟编著的《新编中文版SolidWorks2012标准教程(附光盘)》是专为想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并掌握三维机械设计软件 SolidWorks 2012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而编写的标准教程。本书语言平实,内容丰富、专业,并采用了由浅入深、图文并茂 的叙述方式,从基本的技能和知识点开始,辅以大量的上机实例作为导引,帮助读者轻松掌握中文版 SolidWorks 2012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并做到活学活用。《新编中文版SolidWorks2012标准教程(附光盘)》内容:全书共分为9 章,着重介绍了SolidWorks2012的核心概念和软件界面;创建草图、参照 图、 3D草图;草图的编辑方法、添加形状约束和尺寸标注对象;实体特征的创建;编辑实体特征;曲线和曲面特 征的创建与编辑;装配体的创建方法:创建完整的工程图、标准视图和派生工程图;后介绍了在SolidWorks 2012中使用PhotoView 360对模
本书既是一桌机械效果图视觉盛宴,更是一部辅助设计商业大典。全书从机械二维零件、机械二维工具、机械剖视模型、机械二维装配、机械轴测模型、机械三维零件、机械三维工具、机械三维装配、注塑模具和钣金模型十个方面对机械制图进行了全程的讲解,以让读者深度体验,学有所成。 本书中的范例选取典型、美观大气,从二维到三维、从模具到钣金,应有尽有,并且进行了全新的介绍,是目前CAD机械图书同质化中特色较为明显的优秀之作,读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全新的智慧与魅力!
本书有何特点:“开思网强力推荐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专用教程”。归纳老师讲义中的教学重点为“工程师点拨”,贯穿全书。每章末安排课后上机实践帮助读者巩固本章所学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理论知识结合设计案例,各种实际工作中的常见设计项目都可以从书中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注重展现行业一线设计思路和绘图经验迅速缩短入门新手向绘图专家转变的进阶过程。 赠专业实用AutoCAD工程图纸文档包含3D建模、建筑、机械、二维室内设计,二维室内设计,产品设计等8大类近600个CAD图纸及效果预览图极大便利读者学习工作。
本书介绍Autodesk公司*推出的AutoCAD 2006在机械设计方法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技巧。全书共11章,分别介绍AutoCAD 2006中文版的新特点,绘图环境设置,绘制模板图形,图形显示控制,机械图形的绘制装配,三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使用三维图形生成工程图,AutoCAD 2006的二次开发,后介绍AutoCAD 2006的Internet功能。 本书专业性强,在讲解绘图命令的同时增加典型实例,可作为高等学校机械类、非机械类专业的本科CAD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和AutoCAD爱好者的参考书。
本书主要讲述AutoCAD 2008绘制建筑图形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全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一系列实例讲解利用AutoCAD绘制建筑图形必需的基本知识,并包含一套完整的建筑平面图、平面和三维家具图、平房建模和住宅室内设计等实例介绍。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应用基础、绘图环境、视图显示与控制、图形的绘制、对象的修改、平面住宅图的绘制、视图布局与图形打印、三维建模和渲染图的制作,以及跃层住宅室内设计等。本书各章的“课堂演练”范例均来自于作者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给出了详尽的操作步骤和必要的说明,并在各章安排了必要的练习题。 本书努力体现快速而高效的学习方法,力争突出专业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非常适合于AutoCAD的初、中级用户学习,可供从事图形设计、机械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室内装饰设计等人员使用,也可以用作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技术教学要求编写的。全书共12章,内容包括CAD/CAM概论、CAD/CAM应用软件设计基础、CAD/CAM中的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几何造型和特征建模、计算机图形处理基础、CAM技术原理、CAD/CAM系统集成、CAXA制造工程师XP概述、线架造型、曲面造型、实体特征造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数控技术和模具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用做机械工程学科的各类专业的参考教材。
《电气工程CAD》由李莉、施喜平主编,是一本以AutoCAD2006中文版为蓝本,面向CAD初学者编写的图书。 《电气工程CAD》共分为7章,分别为.AutoCAD2006中文版的基本知识、基本图形元素的绘制、图形编辑、图形注释、图块、图纸布局与打印、电气工程图的绘制。主要介绍了AutoCAD在电气领域中的应用。书中结合实例详尽介绍了AutoCAD2006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中等专业学校电类专业的CAD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利用AutoCAD 2006中文版进行计算机绘图的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绘图基础,AutoCAD 2006的基本功能,图形的绘制和编辑,绘图辅助工具的使用,图层的应用与管理,面域的创建与图案填充,图形显示控制,文字和尺寸标注,块、外部参照和设计中心的使用,三维图形的绘制,编辑和渲染,以及AutoCAD 2006的打印功能等,后通过综合实验以及上机指导实验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训练。 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实例众多,既可作为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学校相应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计算机绘图技术培训的教材,以及电脑绘图初学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介绍了autocad2011的基本操作、系统设置、图框样板文件设置、各种画图和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图学基础理论、机械工程图的制图标准、图层的设置和操作、视图投影的原理及绘制方法、文字和表格的输入方法、块图形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专业的机械尺寸标注方法、基本的出图方法、express工具的应用等内容。另外,本书的附书光盘中还提供了autolisp/vba二次开发专用语言的电子书。 本书适合机械等相关行业的所有设计和制图人员,以及机械本科或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
本书为高职高专计算机规划教材,主要介绍了中文AutoCAD 2007绘图基础知识、创建基本建筑图形、建筑设计中的编辑操作、建立绘图图层、创建建筑绘图常用图块、为建筑图形进行文字标注和尺寸标注、三维建筑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图形的输出等。书中配有大量生动典型的实例,书后还附有实训,即对每章所讲内容进行上机操作练习,使读者在学习使用中文 AutoCAD 2007时更加得心应手,做到学以致用。 本书不仅适合高职高专学生使用,同时也适合于任何进行绘图设计学习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