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林学为基础,信息技术为手段,进行森林资源环境的经营管理决策分析,使森林经营管理信息化。主要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一般原理、方法和应用。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是GIS导论,下篇为GIS在林业中的应用。其中上篇分为GIS概论、GIS组成和功能、GIS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G IS设计和GIS应用模型共五章。下篇分为GIS在天然林保护中的应用,GIS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应用,GIS在防治土地荒漠化方面的应用和GIS在区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共四章。该书除作为林业和有关专业的教材外,并可供有关地学、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部门的科技工作者参考。
这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的书,没有那些让人头疼的公式和专业术语,读者能在愉快的阅读中学到关于GPS的知识。 如果你是一名野外工作者或者专业的测绘人员,拿到一个GPS接收机,你所关注的是怎样把这个东西应用在日常工作中。本书的部分就像一个简单快速的培训教材,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接下来,你会读到一些关于GPS的轻松有趣的话题,使你了解GPS的基本工作原理。随后本书精心设计了12个练习,让你在现实生活中感受GPS,了解手持GPS接收机的知识。我们强烈建议读者完成每一个练习。这样,你才会对GPS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了解。有了这些之后,本书对提高精度的方法——差分GPS进行了详细讲述。在后一部分,对GPS的发展——GPS现代化进行了简单介绍。
本书针对Web2.0环境下的地理信息技术,从基础语言、关键技术和实践应用等三个层面进行了总结和阐述。其中,语言篇主要介绍了Web 2.0GIS的基础性语言,即XML及其扩展的标记语言,如GML、XS-LT、SVG等,并集成了基于XMI,的地图表达系统;技术篇主要介绍了Web2.0GIS的关键技术,如Web地图服务,Ajax,GeoRSS,Mashup,KML、Web地图API、参与型GIS等,这些技术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应用篇介绍了几个典型的Web2.0 GIS应用。本教程不需要特别的基础性知识,如果已学习了Web(1.0)GIS或Web知识,将有助于本教程的学习。 本书适应于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作为专业课的教材使用。
本书主要以VirtuoZo的作业方法为例,系统地讲述了数字摄影测量在实际生产中的作业方法,内容包括摄影测量数据整理的要点和方法,航空影像内定向、相对定向、*定向,空中三角测量的实际操作,DEM生产作业方法,DOM生产作业方法,DLG生产作业方法,DRG生产作业方法,卫星影像处理以及产品质量摔制与成果检查方法。 本书可作为普通高校摄影测量与遥感、GIS专业及高职高专学校测绘类专业摄影测量课程的实习教材,也可作为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是高职高专院校GPS测量课程教材,主要讲述GPS定位原理、GPS测量技术的设计方法与外业测量实施的基本技能以及GPS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此外,还补充了GPS原始数据的解析方法,对GPS技术在工程控制测量中的应用也作了简要介绍。全书共分9章,第1~6章主要讲解GPS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第7章、第8章主要讲解GPS测量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第9章为应用介绍。本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水利类、测绘类或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测绘专业和从事定位与导航工作的科技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CH/T 9007-201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测试规程》是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集及管理系统进行测试的标准,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 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是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质量进行监督检查与数据认证的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测绘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测绘学会、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广东省国土资源厅、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国家测绘局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凯、周一、王东华、商瑶玲、陈倬、江贻芳、苏山舞、肖学年、廖安平、李根洪、刘建军、谭吉安。 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本书主要介绍GPS定位技术的基本概念,GPS卫星信号,GPS定位系统的基本观测量,GPS定位的基本原理,GPS定位的野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以及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本书为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供测绘类专业及其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特征、功能、空间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数据库设计,着重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科学中的应用技术和方法。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空间数据的采集和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原理和方法,地理信息系统的产品输出,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标准化,地理信息系统新技术与数字地球,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气候生态资源管理上的应用,后还介绍了农业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及其发展展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有关专业本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农业、林业、信息资源开发、地理、生态环境管理等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考。
近年来,随着面向对象的GIS技术以及网络GIS、组件GIS、Open GIS等新技术的出现,地理信息系统的原理与方法也不断地得到充实与发展。本书是作者在系统总结已有GIS学科的基本理论、实践与成果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在国内外从事有关GIS教学的经验撰写完成。全书共分九章。章叙述GIS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应用;第二章介绍空间信息的常规与数字化描述方法以及元数据的概念与作用;第三章描述空间数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第四章说明空间数据的建立方法,对面向对象数据库作较为细致的探讨;第五章介绍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以及数字化精度等一系列问题;第六章详细介绍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方法,特别以DTM为例证,论述了栅格、矢量两种基本数据类型在地图制图及地学分析中的应用;第七章介绍GIS产品的输出;第八章说明GIS的系统设计;第九章叙述了GIS新技术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原理、技术与应用。对GIS、RS和GPS的发展、原理与技术、应用实例以及未来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和阐述,并以具体生动实例分析说明了当前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主要领域和发展趋势。全书共6章,内容包括地理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应用、遥感技术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原理与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以及地理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本书深入浅出,实用性强,可作为中学地理教师地理信息技术的培训教程。由于书中内容专业面广、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性,因此也适合作为软件开发、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部门或相关专业研究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土地是我们人类活动的平台,是基础和重要的资源与资产。土地信息既包含空间信息,又包含属性信息,土地的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是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的。随着土地管理工作的深入,土地的各类历史数据尤其是地籍管理、土地利用历史数据的查询与检索越来越频繁,土地管理工作者对于土地时间数据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书主要从以下以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时间主义和空间主义的研究。(2)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建模的研究。(3)时空数据模型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周绍光、杨英宝、陈仁喜、徐佳、苏红军编著的《遥感与图像处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测绘科学与技术系列教材)》以英语的形式阐述了遥感的基础知识和遥感图像处理的典型方法。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定义,典型遥感系统的组成;常用的遥感传感器及平台,遥感影像的分辨率,多光谱扫描和热成像原理,图像几何失真的原因及校正方法;微波遥感的基础知识介绍;遥感影像处理、分析和解译的经典方法及部分先进的技术,利用ERDAS和MATLAB进行影像处理和分析的具体步骤;遥感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及城市热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除了作为课程教材之外,本书还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学习专业英语的参考书。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黄河联合研究基金项目(50379048)以及武汉大学教务部资助下,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和出版。本书共分九章,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以及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第二章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和数据模型,重点介绍了空间数据模,是空间分析的基本理论知识。第三章介绍栅格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栅格数据的聚类、聚合分析,栅格数据的信息复合分析,栅格数据的追踪分析,栅格数据的窗口分析,是GIS栅格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四章介绍矢量数据空间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包含分析,矢量数据的缓冲区分析,矢量数据的叠置分析,矢量数据的网络分析,是GIS矢量数据常用的空间分析方法。第五章讨论空间数据的量算及统计分析方法,包括空间数据的量算,空间数据的内插,空间信息分类,空间统计分析等内容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以国土资源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国土资源信息系统 的基本概念、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运用GIS平台进行国土资源信息系 统的设计与建立。全书共分9章,主要内容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基本概念;系统理论 与技术基础;系统数据库设计与建立;系统设计与开发;软件系统设计;国土资源应 用基本模型;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地籍信息系统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等 常用系统 的设计与建立等。《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是作者吴国平、吕亚生、宋崇辉在多年从事国土 资源信息系统教学和科研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强调基础理论与信息系统设计相结合,可作为国土资源管 理、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从事相关专业的科技 工作者的 参考书。
本书在综合考察和分析GIS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嵌入式GIS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内容几乎涉及了一个完整的嵌入式GIS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典型嵌入式GIS系统的架构、GPS信号的接收与解析、矢量地图格式的设计原则、地图制作工具及地图引擎的设计与实现、GUI界面设计及导航地图显示、地图匹配算法、路径导航算法、服务器端详细设计、GPRS网络通信模块设计等。此外,本书还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预研项目“水晶球”为例,在各章节中穿插介绍了一个实际的嵌入式GIS系统是如何从无到有,一步步设计并实现的。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GIS、嵌入式软件、测绘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公司、科研机构及事业单位在开发嵌入式GIS系统时参考使用。
本书以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评价概念框架为理论基础,以遥感、GIS和评价模型相结合的技术方法为手段,将长江三峡库区典型区——重庆市忠县作为实验区,对区域尺度(中尺度)的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进行评价与制图,并分析实验区生态安全问题的成因机理和提出调控措施。 本书主要读者对象为环境和地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相关领域的研究生和各级环境管理人员,对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研究人员及地图制图人员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杨丽霞编著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程(浙江财经大学ERP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教材)》按照理论知识传授的知识点,共分为五个部分。部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以及ArcGIS软件基本操作,附有3个实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主要软件Arc-GIS的Desktop应用;第二部分为空间参照系统和地图投影,附有1个实例,主要介绍地图投影定义和不同投影之间的转换;第三部分为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附有5个实例,主要介绍空间数据、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采集,以及空间数据的编辑、处理;第四部分为空间分析,附有 4个实例,介绍主要的空间分析方法: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网络分析和地形表面空间分析;第五部分为空间数据的可视化与制图,附有2个实例,主要介绍专题地图制作。为便于查阅检索,本书目录删去了每一实验均有的一级标题,直接标示具体的实验步骤。本书适用
《GIS在政府行业管理中的应用》是作者及其团队多年从事GIS应用开发的技术总结。全书共分5章,内容包括GIS在公路交通管理、房产管理、环境管理、质量技术监管等行业中的应用及社区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GIS在政府行业管理中的应用》适合从事GIS应用开发人员阅读,也可供GIS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从事项目开发参考。本书由武舫、毛艳艳、田智慧著。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工程应用(专业任选课适用普通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学科精品规划教材)》系统总结了已有地理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地理信息技术的实践与应用成果,强调科学性、实用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内容丰富精练、简明易读。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G1S数据结构、GIS数据获取与处理、GIS数据存储与管理、GIS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GIS应用与服务、地下管线GIS开发与应用、水科学中GIS的应用、土木工程中GIS的应用、环境工程中GIS的应用和海洋港口海岸工程中GIS的应用。书中每章均配有练习题,以便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GIS、地理、测绘、市政管理、水利、环境、海洋、港口、海岸、资源、气象等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同时可作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单位专业管理人员与地理信息开发人
本书立足教学需要,全面介绍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内容,注重学生的实际上机操作能力,在理论后面紧跟实例实例操作,解决与资源、环境相关的问题。全书共分九章,分别介绍了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基础,各种卫星系统及其图像特性,遥感图像信息特征,遥感图像数实际上处理系统,遥感图像的各种预处理、增强处理、分类处理、遥感图像的变换,住处提取与融合等内容。书中表、图丰富。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地理学科遥感专业和GIS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的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高等院校教师、学生和科研工作才参考、阅读。
本书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综合,空间分析和空间数据可视化等地图数据处理模型的原理和方法。针对地图数据处理的需要,以数学模型的设计、建立、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地图制图模型的设计和建立为主线,综合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领域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详细地介绍了模糊数学、图论、信息论、数学形态学、小波理论、分形理论等现代应用数学在地图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可作为地图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教材和相关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GPSSWorld 模拟仿真系统实验教程》不要求读者精通微积分、计算机程序设计,但要求读者具有概率论、数理统计和统计学上的一些基本概论,知晓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本教程不涉及对相关理论的证明,只是将其作为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直接应用。由于本教程是在给管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写作的,因些,大部分实例与管理系统联系紧密。 本教程分为四部分共9章,部分包括第1章和第2章,是对GPSSWorld进行背景介绍;第二部分包括第3章和第4章,是GPSSWorld的基础部分,涉及对GPSSWorld的入门知识和基本操作的讲解;第三部分包括第5章至第8章,是对GPSSWorld进一步进行比较复杂的操作和应用;第四部分包括第9章,是针对模拟结果的后续分析,对GPSSWorld提供的相应工具进行了介绍。 本教程可作为大专院校系统工程、管理工程、工业工程、企业管理和管理
聂琳娟主编的《GPS测量技术》系统介绍了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产生、发展、系统组成及其现代化;对GPS导航定位常用的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进行了系统阐述;在介绍卫星轨道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对卫星广播星历和精密星历、卫星的信号构成进行了简要介绍;详述了GPS静态*定位和静态相对定位原理,针对导航用户,介绍了单点动态定位和差分定位的原理;对影响GPS定位结果的各类误差及消除或消弱GPS测量误差的各种对策与措施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重点介绍了GPS网的设计、实施作业与数据处理,尤其是对RTK技术作了详尽介绍;对GPS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GPS测量技术》力求深入浅出、系统全面,易于读者掌握和应用。《GPS测量技术》可作为高职高专测量类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测绘、水利、交通、石油、农林等部门从事测量生产工程的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