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单片机自学笔记》以ATmega128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作者多年教学和指导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经验编写而成。 《AVR单片机自学笔记》继续保持《51单片机自学笔记》一书的写作风格。以任务为中心,并在书中配有多幅卡通图片,以轻松诙谐的语言渐进式地讲述了AVR单片机的使用方法。本书不但讲述了AVR单片机的常用知识,还重点讲述了Bootl.oader及嵌入式操作系统AVRX的使用方法,更为重要的是书中还包括单色图形液晶屏绘图函数库的应用,同时将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内容及调试经验融人到本书。 本书既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的自学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自动化、电子和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针对目前介绍飞思卡尔MC9S12(X)系列单片机的教材不多、初学者入门困难的现状,作者撰写了此书,旨在将初学者领入飞思卡尔的殿堂。本书在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从原理到实践、从简单到复杂,主要讲解了MC9S12(X)系列单片机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和寄存器定义,并通过实例讲解使读者掌握模块的使用方法,尤其针对“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进行了大量实例讲解。 本书的*特点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实用性强,为读者提供全部实例的测试代码。这些代码可以在飞翔科技系列开发板上进行调试。读者可以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例的调试,迅速入门飞思卡尔单片机。 本书可作为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单片机教材,也适用于该系列单片机的自学者和开发人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本书内容在前两版的基础上做了适度增删。删去了第2版中有关16位单片机的介绍,而对8位单片机的内容进行了扩充,特别是扩充了有关串行扩展的知识。本书着重讲述8位单片机的典型代表80C51系列,介绍其基本原理和应用。主要包括:80C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及串并行扩展、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以及单片机的发展和应用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通俗易懂,适于初学者。可作为本科、专科、函授或培训班的教材,同样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或业余智能产品开发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本书配套教学课件。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系统解析了DSP内部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详细阐述了DSP操作的盲点及误区,并给出了作者对于这款DSP的独特理解。本书注重工程应用,从基础模块、数字电源、数字锁相环、数字滤波器、电机控制、APF控制多个角度分析了数字化实现方式。本书给出的程序不仅调试通过而且其基本思想均应用于目前主流产品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实用价值,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二维码或从微信公众号 DSP万花筒 获取。 《轻松玩转DSP 基于TMS320F2833x》可作为初、中级读者学习使用TMS320F2833x DSP的教材,也可为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的DSP应用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本套书是作者根据多年在单片机教学、教材编写、项目开发及培训等方面的经验编写的,并配有姊妹篇《单片机外围接口电路与工程实践》。本套书分为基础篇与实战篇。基础篇主要讲述单片机基础知识、内部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与编程方法以及内部功能与应用;实战篇——系统实践与外围接口电路工程实践则以课题的形式,采用小模块制作教学法训练学生对单片机的初级应用能力和中级应用能力。 本书是前一书实战篇的延续,通过对单片机外围接口电路深入探讨,揭示了芯片与工程之间关系。全书围绕单片机与外围接口芯片间的通信过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SPI、I2C的通信和编程实现。本书可作为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等单片机应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单片机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是作者张俊在从事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将实际经验教训和心得感悟加以总结、整理而成的工作手记。每篇手记论述一个专题,独立成篇,同时又相互关联。全书内容包含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及网络杂文四个部分。第2版仍旧保留了第1版中的一些经典篇章,增补了一些新的手记内容,并增加了配套光盘。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将网络中自由的语言艺术与现实中严谨的科学技术相结合。全书的风格以轻松诙谐的笔调为主。作者力图摆脱传统技术类书籍说教式的表述形式,让读者耳目一新,在轻松的交流过程中获得共鸣。 《匠人手记:一个单片机工作者的实践与思考(第2版)》的读者对象为单片机领域的开发工作者以及有志于学习、钻研单片机技术的所有人员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例仿真(第2版)》以MCS-51系列单片机为主要对象,以C语言为主、汇编语言为辅安排全书内容。详细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原理和系统设计,叙述了单片机开发软件Keil51的应用及调试方法,介绍了目前非常流行的单片机应用仿真工具ProteusISIS,后一章讲述了单片机系统的实际开发制作过程。书中列举了大量单片机应用实例,所有实例均仿真通过,随书光盘中既有全书的应用实例,还有30个课外实例供读者参考选用。本书各章都有小结,并配有习题,多数习题要求仿真结果,读者通过Proteus仿真可以直接验证自己的设计。《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例仿真(第2版)》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电子、计算机、信息及自动化、智能仪器仪表等专业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单片机开发应用的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本书由李泉溪主编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首先简要介绍了嵌入式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特点与结构,嵌入式操作系统以及嵌入式Internet;接着,以作者近年来参与设计的几个嵌入式控制系统为例,重点描述了嵌入式处理器的核心知识、选择方法,以及控制算法的设计等相关知识,以使设计人员掌握嵌入式处理器的关键技术,选择相应的处理器,完成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后,讨论了基于形式语言的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的一些研究成果。《嵌入式控制系统的设计》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或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的科研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及硬件编程,并给出了一些常用的典型案例。本书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知识点覆盖全面,详细讲述了每个指令及功能的编程指南和实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知识。 本书分25章,全面详细地讲述了单片机的原理、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指南及应用案例。首先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概述及单片机的基本结构,接着介绍了单片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汇编语言和单片机C51语言,其中C51语言是重点内容。然后结合单片机的各个功能部件详细讲解了单片机的硬件编程方法。后还给出了在各个领域中常用到的一些典型案例,供读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参考。 本书附赠DVD光盘1张,内容包括超大容量手把手教学视频、电子教案(PPT)、编程参考宝典电子书、源代码及各章习题答案。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基本概念、程序设计语言及硬件编程,并给出了一些常用的典型案例。《21天学通51单片机开发(第2版)》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知识点覆盖全面,详细讲述了每个指令及功能的编程指南和实例,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51系列单片机的知识。 本书分25章,全面详细地讲述了单片机的原理、程序设计方法、编程指南及应用案例。首先介绍了51系列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及基本结构,接着介绍了单片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包括汇编语言和单片机c51语言,其中c51语言是重点内容。然后结合单片机的各个功能部件详细讲解了单片机的硬件编程方法。后还给出了在各个领域中常用到的一些典型案例,供读者在学习和工作中参考。 本书知识点覆盖全面、结构安排紧凑、讲解详细、实例丰富。51系列单片机的初学者通过《21天学通51单片机开发
周中孝、周永福、陈赵云、潘晓利、何宙兴编著的《嵌入式ARM系统开发与实战》主要面向学习嵌入式ARM开发的初学者、嵌入式爱好者,以及刚从单片机向ARM处理器转型的电子工程师等,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介绍了在ARM开发中常用的一些模块,结合具体的实例,给大家建立一个完整的ARM知识架构,包括对C、汇编语言的灵活运用,以及芯片内部寄存器的使用。本书共享源代码和相关资料,详细请登录网站www.edull8.com。 本书内容完整,注重实践性,都是从实际项目中抽取实例,读者可在开发过程中直接作为参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例丰富、步骤详细,适合嵌入式开发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校嵌入式相关专业教材使用。
本书详细的介绍了MCS-51的内容和一些功能的用法,主要包括MCS-51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有利于初学者增加对MCS-51单片机的了解。在本书中还介绍了单片机C语言编程的方法。本书通过一些实例对单片机的资源和外围器件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分为3篇,第1篇重点介绍MCS-51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主要有单片机的分类、单片机的基本指令系统和中断系统等;第2篇主要介绍单片机的一些外围器件及其基本用法;第3篇主要介绍了C51语言和汇编语言的对比。本书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以及单片及开发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可以作为单片机爱好者以及单片及开发人员的实用参考书。
本书从应用角度出发,在《ARM嵌入式应用技术基础》一书中对嵌入式概念、ARM的体系结构、开发环境、LPC2220处理器等知识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些常见接口模块的设计。为了配合初学者学习,本书配套了相应的学习实验板和教学实验箱,有关更复杂的接口设计参见后续书籍。 本书结合嵌入式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无线通信领域、智能仪器仪表开发等相关场合的应用,在其中选取了六大常见应用,以LPC2220(ARM7)处理器为基础,构造其接口电路,实现其驱动程序。这六大应用包括:串行通信、存储器操作、时钟模块应用、人机输入/输出接口、A/D与D/A转换、电机控制,这些知识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得相当普遍。本书通过多个范例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深入分析和详细解说,并构建了相应的模块,使得读者在深刻理解的同时又掌握了实际动手能力
本书以夯实基础、面向应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原则,采用新颖的讲解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环境、Proteus中原理图的绘制与仿真及PCB制作、PIC单片机的C语言基础知识、PIC16F877A通用I/O控制、中断系统与LED数码管显示、定时/计数器控制、CCP模块、USART串行通信、模拟比较器和模数转换器、键盘与液晶显示器、串行总线的应用、电动机控制等内容。书中选择的实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是否有兴趣开发嵌入式系统?这些系统无法容忍低下的效率,它们需要遵循严格的方式进行编程。《嵌入式系统开发(影印版)》这本易于阅读的指南通过经典的软件设计模式和嵌入式编程的全新模式来帮助你培养许多良好的开发习惯。你会学习到如何为处理器而不是操作系统来搭建系统架构,并且了解到处理硬件问题和制造工艺所需的特殊技术。这本书的作者创建过各种各样的嵌入式系统,从城市监控和DNA扫描仪到儿童玩具。本书适合于中等和有经验的编程人员,无论你使用的是什么平台。本书由怀特(White,E.)著。
本书基于PROLTEUST.8SP2软件,以实际操作过程为写作顺序,以丰富的实例贯穿全书进行全面的讲解和分析。内容包括PROFEUS软件的操作、电路仿真、模拟和数字电路的分析方法、单片机电路的软硬件调试技术以及PCB设计方法。 本书面向实际、图文并茂、内容详细具体、通俗易懂、层次分明、易于掌握,可以为从事电路系统教学及相关实验、课程设计等人员提供较大的帮助。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职业培训教材,也可以作为电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自学的参考书。
《单片机技术“做中学”案例教程》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准备、信号灯控制技术、声光控制技术及应用实例、单片机技术综合应用实例。《单片机技术做中学案例教程》内容特点:以43个应用实例作为载体,巧妙地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让教学实现“做中教,做 中学”,真正地实现一体化教学的效果:本课程尽可能地用图片和照片,使 知识内容的陈述和技术要点的表达更为直观、通俗易懂;知识拓展更贴近现 实,使学生更明确学习的目标。
《化繁为简(51单片机应该这样学)》(作者孔超、张玮)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单片机学习读物,从零开始讲述单片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的方方面面,语言活泼、生动,并列举了大量的例子力图把知识讲得通俗易懂,把复杂的51系列单片机知识化繁为简,抽象问题具体化。在本书中,摒弃了云遮雾罩、晦涩难懂的讲解,代之以轻松活泼、由浅入深的剖析,使每一个阅读本书的读者少走弯路,快速上手,以帮助读者建立用C51语言来编制单片机程序的信心。 《化繁为简(51单片机应该这样学)》主要面向零基础的单片机入门读者,同时对有一定基础的读者也有非常现实的指导定义。对于零基础的读者,通过本书基本能掌握单片机C5L语言程序的编写,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可通过本书进一步理解单片机相关知识及C51语言的各个重要概念;对于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和培训班的学
蒋晓宁、王粤、甘志刚编著的这本《ARM嵌入式 系统基础》以当前主流嵌入式系统技术为背景,以嵌 入式系统原理为基础,较为全面地介绍了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软硬件的基本体系结构,软 硬件开发方法,相关开发工具,应用领域 以及当前的一些前沿动态,引领读者进入嵌入式系统 领域。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以ARM系统为主要侧重点 ,首先重点介绍了ARM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指令,然后 又以基于ARM9的S3C2410芯片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芯 片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 ARM指令相关的基础实验,与S3C2410芯片对应的各种 基本实验,以及综合实验,由此做 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内容先进,体系合理, 概念清楚,讲解详尽,实验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文 字流畅,通 俗易懂,不仅可作为高等学校嵌入式应用技术课程的 教材,也可
本书是经典原版书库之一,采用一种独特的量化方法来论述现代嵌入式计算系统的设计,书中根据性能、功率和能量消耗以及成本应达到的量化目标描述了在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论述了网络、可重构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安全性以及程序分析。书中包含大量现实世界中嵌入式计算应用和体系结构的实例,盖嵌入式计算领域的高级主题,比如可配置处理器、针对实时和功率损耗的软件优化、异构多处理器以及嵌入式中间件。本书对专业人员、研究人员和学生来说都是及时且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在过去的20年中,虽然嵌入式系统仍是许多消费电子设备、工业设备和军方设备中不可见的部分,但它作为一个整体已经脱颖而出。如今,嵌入式计算不再限于简单设备控制,它已经能以高实时处理率和低能耗来执行复杂的处理任务。 本书采用一种独特的量化方
本书系统阐述了嵌入式多核系统软件开发的技术,并基于主流的Intel嵌入式多核系统给出许多开发实例。全书共分为11章,分别介绍了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的概念、嵌入式Intel多核体系结构处理器、多核处理器性能量化方法、嵌入式多核处理器移植、可用性技术、多线程开发、线程级并行优化、虚拟化和分区、多处理器优化技术、电能利用技术等内容。 本书采用模块化的结构安排、理论阐述与应用实例相结合的叙述方式,*限度帮助读者掌握嵌入式多核开发技术。 本书可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相关师生学习用书,也可供相关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单片机技术教学和实用而编写。从2003年至今已出版使用10年,期间,2006年通过修订出版第2版,并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200年再次出版第3版,增加C51语言的内容,升级为双语教材。随着教学过程中经验和反馈,此次修订带前几次修订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个别文字上错、漏,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并对部分章节和程序做了修改,特别是对软件实训和硬件实训的内容作了庞大的更新。 本书修订后仍分四大部分共12章。部分共2章,介绍单片机及单片机芯片的基本硬件结构;第二部分共4章,系统地叙述了汇语言指令系统及程序设计的基础、单片机C语言基础、C51程序的基本结构与设计和C51的构造数据类型;第三部分共4章,介绍了单片机片内的标准外围单元:并行输入/输出口、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和串行口的组成及应用方法;第
本书注重单片机课程教学与应用过程,以ProteusISIS现代电子系统仿真技术为平台,构建系统原型,实现硬件与软件的协同仿真,避免了传统教学中先理论后实践的脱节现象。由于选材切合实际,重点突出仿真技术在教与学中的应用,指令和项目仿真由浅入深,内容丰富、直观和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体现出明显的工程项目与应用特征,使教材更加有活力与特色。全书共11章,系统地介绍了MCS-51系列单片机的硬件结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定时与中断系统、显示、键盘、转换器、串行通信等接口技术,以及Proteus仿真软件和基于Proteus的学期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