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中国建筑史
    •   ( 2257 条评论 )
    • 梁思成 /2023-11-01/ 重庆出版社
    • 内容简介: 《中国建筑史》是我国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第一章绪言,对中国建筑的特征、建筑史的分期作了宏观概括,次以简要笔墨,介绍了《营造法式》与《清工部工程则例》;随后的第二至第八章分述从上古至清末民初各时代建筑之特征,行文大多先从文献理出建筑活动之大略,次述实物遗存,再具体分析各代特征,是我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中国建筑史。

    • ¥46.3 ¥98 折扣:4.7折
    • 中国建筑史
    •   ( 383 条评论 )
    • 梁思成 /2023-10-01/ 北方文艺出版社
    • 1932年至1937年,梁思成及营造学社同仁调查了137个县市的古建筑1823座,详细测绘了206组,完成测绘图稿1898张。梁先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第一次清晰梳理了中国古代官式建筑发展演变的历程,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它既是一部迄今无法取代的中国建筑技术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居住艺术与生活方式的变迁史。

    • ¥31.1 ¥75 折扣:4.1折
    •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
    •   ( 9293 条评论 )
    • 罗小未 主编 /2004-08-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十五”规划教材。本教材对1982年版《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一书进行了全面地修订和重新编写,大大地补充和增加了新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反映了国外自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两百余年来的建筑文化发展概况,以适应新暑期的教学需要。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欧洲与欧洲与美国的建筑;二、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对新建筑的探求;三、新建筑运动的高潮—现代建筑派及其代表人物;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建设与建筑活动;五、战后40~70年代的建筑思想—现代建筑派的普及与发展;六、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等。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适合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使用,也可供土建及相关专业人员学习与工作参考。

    • ¥32.9 ¥48 折扣:6.9折
    • 寻访山西古庙(晋东南、晋南篇)黑神话悟空游戏建模取景
    •   ( 2519 条评论 )
    • 连达 著 /2017-05-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山西省现在保存着全国约70%的明以前大木构建筑,各类形式的古建筑保有量更是高居全国之冠,晋南地区唐、五代、宋、金、元等早期古建筑不胜枚举,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更是数量极为庞大,被誉为 古建筑爱好者的天堂 。本书按地域划分,以绘画和游记的形式将晋东南、晋南的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展现给读者,同时也记录了众多古民居的现状,希望唤起更多读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关注、热爱和保护。

    • ¥49.5 ¥99 折扣:5折
    •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
    •   ( 1179 条评论 )
    • 吴良镛 著 /2018-02-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人居环境科学(The Sciences 0f Human Settlements)是一门以人类聚居(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等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人居环境科学丛书》是吴良镛院士基于多年来的理论思考和建设实践著述而成。内容包括上下两篇。上篇 人居环境科学释义 阐述了人居环境科学的来由、人居环境的构成、人居环境建设的基本观念、人居环境科学的方法论,以及在保护和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方面的研究实例。下篇 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介绍 ,是吴良镛院士指导研究生对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人类聚居学思想

    • ¥43.4 ¥70 折扣:6.2折
    • 中国建筑史
    •   ( 977 条评论 )
    • 梁思成 后浪 /2023-11-01/ 海峡书局出版社
    • 《中国建筑史》是di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从上古到清末民初分期阐明中国建筑在不同时代的特征,对每一时期的现存建筑实物逐一剖析,解说每个建筑形制的特征及传承关系,涵盖木构、砖石、桥梁、牌坊、宫殿、苑囿、寺庙坛观、陵墓、住宅等。对各个系统建筑自身之优劣,各民族与中国情况之异同,都有述及。这部《中国建筑史》完成于1944年,当时却没有出版条件。五十年代初作为讲义,出版了若干油印本,限于条件,没有印插图。本次出版即以油印本为底本,参考后续出版的各本修订了部分笔误,并增补了书中提及的相关图片,以期最大限度呈现梁先生本意。

    • ¥49 ¥98 折扣:5折
    •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   ( 898 条评论 )
    • 张京祥 /2005-05-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是国内本系统阐述、总结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的著作。按照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的重大历史时期为序共分十章,在概要介绍各个时代西方社会总体发展背景与社会主体思潮的基础上,系统而简要地阐明了西方城市规划二五多年来所形成、演替的基本思想与主流精神,从而梳理出基本的规划思想史脉络,并对城市规划思想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35.6 ¥79 折扣:4.5折
    • 中国建筑史
    •   ( 154 条评论 )
    • /2023-08-01/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中国建筑史》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中国建筑史,作者梁思成将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分成上古、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清末及民国以后八大时期,涉及阶基、勾栏、柱础、斗拱、雕饰、门窗、陵墓、石窟、寺观、宫殿、住宅、都市,几乎囊括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建筑类型。作者不仅细致考察了散落中国各地的现存古建筑,还结合史料,研究各个历史时期建筑的风格与特征、建筑思想、技术要点,以及建筑风格特征的演变规律及其制约因素,清晰地展现了各种建筑形制及其发展变化。 《中国建筑史》第一次把中国建筑史学纳入了系统科学研究的领域,以历史文献与实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设计规律、技术要点,总结出中国建筑的成就和各时代的主要特征,使中国建筑史从蒙昧走向科学,形成为一门

    • ¥49 ¥98 折扣:5折
    • 日本建筑史序说
    •   ( 574 条评论 )
    • 太田博太郎 编 /2016-10-01/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太田博太郎编*、路秉杰、包慕萍编译的《日本建筑史序说(原*增补第3版)》是一本系统介绍日本从古代到明治到期时建筑历史的学术专*。目前引进版是太田博太郎先生自1947年初版后的第三次改版,也是这位世界建筑史大家的*笔版,其对于日本建筑史研究和考证的经典地位一直位居日本各有关建筑类书籍之首。

    • ¥31.9 ¥58 折扣:5.5折
    • 中国方案: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100个故事
    •   ( 194 条评论 )
    • 韩晗 /2023-02-2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首钢旧址被改造为滑雪场馆令世人惊艳。工业遗产作为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价值,更事关实现 两碳 目标这一可持续发展大局。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水平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业已积累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并具有新时代文化精神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实践。本书遴选了100个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代表性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讲述中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成就和经验,并归纳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四种方案 社区参与、城市更新、场景再造与文化创新。本书讲述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中国故事,并认为这是贡献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

    • ¥44.1 ¥98 折扣:4.5折
    • 威尼斯之石
    •   ( 297 条评论 )
    • (英)约翰·拉斯金 /2023-06-13/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拉斯金从历史地理视角对威尼斯本土的建造传统作出深入解析,提示了历史保护的态度 建筑的新与旧的关系是一种不断叠印、融合的历史性过程,新建之物附着于传统产生家园的栖居感。拉斯金并置哥特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力图挖掘早期艺术对于当代的价值。拉斯金通过对哥特工匠勇于创造精神的赞扬,导向一种活泛的思想方法,即了解历史、保护遗产的*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代人的创造。拉斯金的历史意识并非泥古,也并未否定当代建筑师作为实践主体的价值,而是身处于历史场域的建筑师需要真正重视城市的地理与历史叠印下的空间层累与场所性格。

    • ¥35.9 ¥79.8 折扣:4.5折
    • 中国建筑史
    •   ( 251 条评论 )
    • 刘敦桢 /2022-12-27/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讲述了中国建筑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乃至封建社会的各个时期,对建筑的发展状况做了系统的论述。对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城市和建筑概况、宫殿、苑囿、宗教建筑、住宅、园林、建筑技术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做了系统阐述,结构完整、内容清晰、系统性强。本书是刘敦桢院士多年教学积累成果,经多次认真审核几易其稿,后全国各建筑院校索要函件纷至沓来,为建筑系教学使用。至今仍是学习中国建筑史的优良范本。

    • ¥35.1 ¥78 折扣:4.5折
    • 阅读日本书系//图说日本建筑史
    •   ( 490 条评论 )
    • 藤井惠介玉井哲熊 /2017-01-01/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全书共分四章并附录。*章首先介绍了认知过去建筑的几种方法,诸如活用现存的建筑、从绘画和图纸着手调查、通过遗址发掘来调查和从样式、技术等方面推测等,并具体地讲述了史前建筑的营造。第二章讲述的是日本中世、即镰仓、室町时代的建筑,主要内容有东大寺烧毁后重建时采用的大佛样、禅宗寺院与禅宗样、中世镰仓、奈良和地方上的建筑以及寝殿造的蜕变和庶民住宅、画卷中所见武士和庶民的住宅,还有日本自治都市寺内町和战国大名的根据地城下町等。第三章从近世、即安土桃山时代的城郭建筑、草庵式茶室说起,间插建筑的标准尺度和 间 ,一直讲到江户时代的都市规划和建设、近世城下町和书院造的成立、日光东照宫和京都桂离宫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近世民居的成立和地域特色、都市店铺和戏院的出现等。第四章为近代、即明治维新至二战

    • ¥44 ¥88 折扣:5折
    •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   ( 558 条评论 )
    • 陈志华 清华大学 /2019-07-2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欧洲 古典时代 的建筑,欧洲中世纪建筑,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和*君权时期的建筑,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建筑,亚洲封建社会的建筑,美洲印第安人建筑等。 本书对第三版进行了修订,文字更准确、更精炼,并更换和增加了一些效果更好的插图。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院校使用。

    • ¥36 ¥58 折扣:6.2折
    • 什么是建筑史
    •   ( 259 条评论 )
    • 安德鲁·里奇Andrew Leach /2021-10-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此书考量了自19世纪末建筑史学科出现以来建筑史学家所提出的问题。建筑史学家如何把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如何将历史考据转化为历史叙事?建筑史对建筑从业者是否有用,又在哪些方面起作用?里奇将建筑史视作一个开放的学科,并围绕建筑史知识从三个领域展开论述:艺术史、历史学和建筑学。他认为,《什么是建筑史》标题所提出的问题富有启示意义,为从历史角度研究建筑学提供了多种路径。 通过对西方及全球建筑史的介绍性回顾,《什么是建筑史》将会扩展建筑学、艺术史和历史学的学生的研究视角、理论框架,推动研究生和建筑史学家对当前相关研究领域的探讨。

    • ¥31 ¥45 折扣:6.9折
    • 这不是中国建筑史
    •   ( 460 条评论 )
    • 钱正雄 /2022-04-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这不是中国建筑史》分为 飞檐翘脊 汉字砖瓦 故宫往事 画中楼阁 漫谈园林 五个部分,用通俗易读的方式、诙谐巧妙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50个常见又难以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建筑入门知识,使读者通过建筑与汉字、绘画、诗歌、历史等方面关系,了解中国历史与艺术。

    • ¥49.5 ¥99 折扣:5折
    • 建造:结构工程背后的故事 工程学思维中的安全与坚固
    •   ( 315 条评论 )
    • 罗玛·阿格拉瓦尔Roma Agrawal) /2022-04-01/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结构工程师罗玛 阿格拉瓦尔从专业角度,带领我们解析建筑的成形过程。她从基础的结构和材料入手,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在水下开凿隧道,如何在宽和深的河流之上架起桥梁,某些地区又如何驯服大自然中宝贵又难以捉摸的水资源。她生动地讲述了历史中充满野心和想象力的有识之士,介绍了万神殿的混凝土穹顶是如何完成的,摩天大楼如何一步步拔地而起,人类如何以更高的高度突入天际线。罗玛不逃避失败的案例,审视了多个建筑事故悲剧,反复强调工程师从灾难中学习的重要性。她与我们分享了见证自己个有形贡献的喜悦,也不断地向我们传递工程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朴素导向。书中还收录了罗玛的手绘说明图。

    • ¥40.8 ¥60 折扣:6.8折
    • 中国建筑史参考图
    •   ( 213 条评论 )
    • 刘敦桢 /2022-12-27/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刘敦桢院士讲述《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参考图册,以横向和纵向角度切入,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上篇讲述我国建筑类型演变规律与特征,包括一般平面、住宅、庭院、都市计划、宫殿、寺庙、陵墓、塔、石窟、牌坊、桥梁等各种建筑的演变过程;下篇讲述建筑结构单位的演变与特征,包括台基、栏杆、柱础、斗拱、雀替、门、窗、天花藻井、彩画、琉璃瓦、以及壁画、雕刻等附属艺术。本书适合对建筑系学生历史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可以作为建筑系师生的重要参考书目。

    • ¥44.1 ¥98 折扣:4.5折
    • 清代建筑世家样式雷族谱校释
    •   ( 132 条评论 )
    • 易晴 点校,崔勇 注释 /2015-08-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收绿《雷氏族谱》十卷,完整地记载了雷氏家族从代雷发逵、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聱潋、第四代雷家璋舆雷家重及雷家瑞三兄弟、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七代雷廷昌等七代人作为檬式房掌班在清朝200年嗣的家族燮遥及所作所为,当屠弥足珍贵的文献。 本害可供建筑历史研究人具、相关专业师生及其他有典趣的读者收藏阅读。

    • ¥36 ¥58 折扣:6.2折
    • 希腊建筑 世界建筑史丛书
    •   ( 176 条评论 )
    • (法)罗兰·马丁 著,张似赞张军英 译 /1999-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希腊建筑》佐以大量的插图(平面图、复原图和照片),介绍、探讨了米诺斯文化的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文明的建筑、古希腊城邦,以及希腊化时期的古代希腊建筑。它们包括公共建筑、纪念物和神庙等建筑,这些建筑都是按照追求理想化的形式与z比例的古典规则建造的,影响西方建筑长达2000多年。

    • ¥34.7 ¥56 折扣:6.2折
    • 尼泊尔宗教建筑
    •   ( 176 条评论 )
    • 汪永平 /2017-06-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是一套介绍喜马拉雅文化圈内不同国家、地区城市与建筑的丛书。丛书内容的总和即囊括了喜马拉雅文化圈内各国家、地区的城市与建筑方面从历史到发展再到现今的状况,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文化图景。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辑包括15册。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的研究是在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上进行的,参与调研的人数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团队除了掌握了大量*其珍贵的一手资料外,还对国内外在喜马拉雅文化圈的文物保护52作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之集结成册。这套丛书不仅是对 东方建筑体系 研究的沿承,在 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下,其成果将有利于丝路沿线国家对相互文化的理解、包容,实现互学互鉴、和平合作。 本书为汪永平、洪峰编*的《尼泊尔宗教建筑/ 喜

    • ¥40.1 ¥89 折扣:4.5折
    • 南印度印度教神庙建筑
    •   ( 206 条评论 )
    • 汪永平//孙晨蕾 /2017-06-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由汪永平、孙晨蕾*的《南印度印度教神庙建筑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主要包括四章 ,**章南印度历史、宗教及其建筑概况,第二章南 印度印度教神庙建筑的发展与类型特征,第三章南印 度印度教神庙建筑设计分析,第四章南印度印度教神 庙建筑装饰艺术。南印度有独特而多彩的宗教建筑, 气势恢宏的神庙建筑遍及南印度各地。本书在简要介 绍南印度人文、历史、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图文结合 ,对南印度神庙建筑的发展、类型特征、装饰艺术进 行翔实的研究与分析,为建筑历史与遗产保护专业师 生及相关人员提供研究资料与参考。

    • ¥31.1 ¥69 折扣:4.5折
    • 拉达克城市与建筑
    •   ( 125 条评论 )
    • 汪永平 /2017-06-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是一套介绍喜马拉雅文化圈内不同国家、地区城市与建筑的丛书。丛书内容的总和即囊括了喜马拉雅文化圈内各国家、地区的城市与建筑方面从历史到发展再到现今的状况,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文化图景。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辑包括15册。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的研究是在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上进行的,参与调研的人数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团队除了掌握了大量*其珍贵的一手资料外,还对国内外在喜马拉雅文化圈的文物保护52作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之集结成册。这套丛书不仅是对 东方建筑体系 研究的沿承,在 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下,其成果将有利于丝路沿线国家对相互文化的理解、包容,实现互学互鉴、和平合作。 本书为汪永平、庞一村、王锡惠编*的《拉达克城

    • ¥40.1 ¥89 折扣:4.5折
    • 拉萨城市与建筑
    •   ( 111 条评论 )
    • 汪永平 /2017-06-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是一套介绍喜马拉雅文化圈内不同国家、地区城市与建筑的丛书。丛书内容的总和即囊括了喜马拉雅文化圈内各国家、地区的城市与建筑方面从历史到发展再到现今的状况,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文化图景。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辑包括15册。 《喜马拉雅城市与建筑文化遗产丛书》的研究是在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基础上进行的,参与调研的人数多、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团队除了掌握了大量*其珍贵的一手资料外,还对国内外在喜马拉雅文化圈的文物保护52作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将之集结成册。这套丛书不仅是对 东方建筑体系 研究的沿承,在 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下,其成果将有利于丝路沿线国家对相互文化的理解、包容,实现互学互鉴、和平合作。 本书为焦自云、欧雷*的《拉萨城市与建筑/喜马

    • ¥35.6 ¥79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