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 6折以上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4折4折-5折5折-6折6折以上
筛选:
    • 建筑师解读列斐伏尔
    •   ( 241 条评论 )
    • 纳撒尼尔·科尔曼 /2021-09-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完成于1974年的杰作《空间的生产》于1991年的英译出版,使列斐伏尔在英语世界的读者群中获得了更多声望,但他对建筑与城市实际产生的影响相较之下却颇不为人所知。尽管今日各高校的建筑、规划及城市设计专业均普遍地在阅读列斐伏尔,但他关于实践的教诲却少有人领会。这其实无法避免,因为英语圈在接触列斐伏尔的过程中,也同时在排斥浪漫主义和乌托邦这两个在其思想中争议性的要素。而此二者既具进步性(progressive),亦是对现代性的正面回击。 可以说,这个时代对浪漫主义和乌托邦的反感妨碍了列斐伏尔的学说由理论研究对象向实践指导思想的转化。若舍乌托邦和浪漫主义而欲以列斐伏尔之学说理解建筑与城市并进行相关实践,则或将抹杀其思想的真正意义。尽管于今时今日,乌托邦看似并无存身之所,列斐伏尔却指出,抛弃乌托邦无异于自私自

    • ¥24.2 ¥39 折扣:6.2折
    • 如何欣赏建筑
    •   ( 3244 条评论 )
    • 汉宝德 /2013-01-0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如何欣赏建筑》以古今中西十七座经典建筑为例,带领读者认识、理解,进而欣赏建筑之美。《如何欣赏建筑》以游记式的轻松笔调,将这些建筑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又层层剖析它们的内涵深意,是一部具有典范性的建筑美学普及读本。

    • ¥25.6 ¥35 折扣:7.3折
    • 建筑评论(16辑)
    •   ( 7 条评论 )
    • 建筑评论》编辑部 编 /2025-03-2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本辑《建筑评论(16辑)》以 城乡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 为核心命题,立足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的双重维度,深度探讨新时代中国城乡空间演进中的协同发展路径。通过中西案例对比与跨学科研究,系统解析新旧城区功能融合、城乡资源统筹的创新模式,尤其注重挖掘人与城市、自然、社会之间的多维共生关系。本辑以严谨的学术框架与人文关怀并重的笔触,呈现建筑遗产在当代城市发展中的活化价值,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性,为城乡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范式。

    • ¥20.4 ¥28 折扣:7.3折
    • 建筑师吕彦直集传
    •   ( 116 条评论 )
    • 殷力欣编著 /2019-06-1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吕彦直(1894 1929年)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本书作者试图通过对有关吕彦直先生稀有文本的整理、校订,并对其建筑设计作品进行研究,以更为准确地把握其思想发展脉络,谨此纪念吕彦直先生。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为吕彦直评传,介绍建筑师吕彦直传略、作品及吕彦直建筑成就浅析;中编为吕彦直先生文存,通过孙中山先生陵墓建筑图案说明书、吕彦直君之谈话、吕彦直致夏光宇函、《建设首都市区计划大纲草案》等珍贵文献,研究其建筑思想的发展;下编吕彦直建筑设计资料例选,附大量原始建筑图纸,详细介绍其作品。

    • ¥29.8 ¥48 折扣:6.2折
    • 大拙至美-梁思成最美的文字建筑
    •   ( 19049 条评论 )
    • 梁思成 著,林洙 编 /2007-11-01/ 中国青年出版社
    • 梁思成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可以将中国的传统建筑形式,用类似语言翻译的方法转化到西方建筑的结构体系上,形成带有中国特色的新建筑。他和夫人林徽因一起实地测绘调研中国古代建筑,并对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基础。建国后,梁思成在建筑创作理论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强调新建筑要对传统形式有所继承。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因提倡新建筑运作大屋顶等传统形式和保护北京古城而多次遭到批判。梁思成的这些理论观点,实际上代表了当时多数建筑师的思想和政府的希望,直到今天依然对中国建筑界有很大影响。梁思成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曾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 ¥28.5 ¥39 折扣:7.3折
    • 勒·柯布西耶全集 第3卷·1934~1938年
    •   ( 484 条评论 )
    • [瑞士]比尔 /2005-06-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勒 柯布西耶全集》共8卷,约400万字,由瑞士Birkhauser出版社引进,堪称建筑界有关柯布西耶资料为详尽的权威著作。全套书囊括了1910~1969年柯布西耶的作品及理论,图样详细、照片丰富,文字生动。 “该如何丰富我们的创造力呢?”这位伟大的建筑大师、哲学大师柯布西耶给我们指引的方向是:“去向那无疆之域,去自然的瑰丽多彩中发现”,“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对事理的探究中来,至于建筑变成了自然而然的结果。”他的设计没有边界,没有桎梏。在他而言,建筑师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杰出——精神之富足”,“对任何事情都是开放的。” “建筑,是一种思维方式,而非一门手艺。柯布西耶教给我们的不仅是知识和方法,更是深入人心的思想和纲领。 柯布西耶的语言是慷慨激昂的,柯布西耶的设计是激情四射的,柯布西耶的理论是历久弥新的。

    • ¥24.8 ¥40 折扣:6.2折
    • 手工艺的设计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域文化传承
    •   ( 202 条评论 )
    • 钟蕾朱荔丽罗京艳 著 /2016-12-3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钟蕾、朱荔丽、罗京艳*的《手工艺的设计再生》分为上下两篇,分别为设计再生和文化传承。从现今民间工艺美术 手工艺所存在的大环境出发,对地域(京津冀地区)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创作状态进行普查研究,研究如何通过设计使其活化再生,并对地域手工艺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地域文化传承、延续和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总结与时俱进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法。

    • ¥28.5 ¥46 折扣:6.2折
    • 城市文化简论
    •   ( 90 条评论 )
    • 朱瑾王军 /2020-10-1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教材是一部对城市及城市文化相关知识进行讲解、说明的教材,通过概念界定、类别区分、特征阐释、意义解读等方法,将城市文化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编辑撰写,具体章节包括城市的产生及其文化内涵、城市文化的构成及其意义、城市文化的功能及特征、城市文化的类别、中国古代都城的文化意蕴、世界城市变迁发展的文化启示等内容,且行文中配合文字插入了大量相关插图,以文图并茂的方式对读者进行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本书适用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学能相关专业在校师生阅读使用。

    • ¥29.8 ¥48 折扣:6.2折
    • 传统文化设计符号学研究
    •   ( 118 条评论 )
    • 张野 /2022-07-16/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从符号学基本学科理论入手考察传统设计的代表设计案例,创新性地使用设计符号学理论探索民族设计当代化的设计程序与方法。分别对太极图、兽面纹、福纹三种具有不同指向性质的代表符号进行了深入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研究,总结其中蕴含的造物思维规律。同时考察传统工艺典籍中的设计符号学思想及古代易图中体现的信息设计理念。后得出基于以传播民族文化附加价值为目的的 中国传统文化显性 隐性设计符号来源模型 中国文创隐性设计符号意义来源模型 中国文化创新型设计程序与方法 等理论工具,这对当代设计的民族风格设计理论探索具有一定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

    • ¥28.5 ¥46 折扣:6.2折
    • 探求一种“中国式样”:早期现代中国建筑中的风格观念
    •   ( 68 条评论 )
    • 王颖 著 /2015-1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竞赛和实施方案所引发的争论之中,建筑的“中国性”问题是全社会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和争论的焦点之一。王颖编*的《探求一种中国式样——早期现代中国建筑中的风格观念》认为,从建筑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一问题的产生肇始于20世纪初,而要真正理解这一问题的复杂性,则需要从中国本土建筑文化传统、西方建筑学思想传人以及近代中国民族国家身份认同的建立三条发展线索来思考。 本书的论述从上述三条线索出发,将“式样”这一源自中国古代的概念在近代建筑话语中的含义转变作为观察的切入点和论述的枢纽,通过比较式样与来自西方的“style”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凸现中国近代建筑思想观念的独特性。 建筑思想观念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建成的建筑作品或文本层面,而应把建筑师的具体设计实践和建筑话语都

    • ¥29.8 ¥48 折扣:6.2折
    • 装配式内装修技术与应用
    •   ( 29 条评论 )
    • 宫海 主编 /2024-07-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从装配式内装修各系统出发,将七大系统按照部品概念 部品分类 集成设计 装配施工 质量验收 练习与思考的顺序,分别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增加完整的设计案例分析学习,可读性更强,应用价值更高。本书可作为装配式装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实用书,也可以作为装配式装修一线技术工人培训教材,还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 ¥24.2 ¥39 折扣:6.2折
    • 后评估在中国
    •   ( 98 条评论 )
    • 庄惟敏梁思思王韬 /2017-11-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使用后评估(POE)是在建筑建造和使用一段时间后,对建筑进行系统的严格评价过程,主要关注建筑使用者的需求、建筑的设计成败和建成后建筑的性能。所有这些都会为将来的建筑设计提供依据和基础。尽管使用后评估在西方的起源较早,但直到近二十年才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对中国的建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使用后评估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到,使用后评估源于设计研究人员对建筑使用者的关注,是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和研究。使用后评估是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连结点,是构成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这一闭合体系的关键一环。使用后评估促进了建筑环境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在人居环境科学背景下与建筑学的交叉融合,推动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论的发展。建筑学是一门复杂的系统科学,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使

    • ¥22.3 ¥36 折扣:6.2折
    • 近代天津租界的文化空间
    •   ( 40 条评论 )
    • 宋永红 /2022-08-2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以近代天津租界建筑文化、园林文化、新闻、教育文化、寓公文化、娱乐文化等作为主要撰写内容,以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交织而构成的文化空间为研究对象,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梳理近代天津文化空间的特点和对近代天津乃至中国近代化的贡献。 近代天津租界先后有英、美、法、德、意、奥、比、日、俄等九国在津划定租界,总面积达23000余亩是天津老城的八倍,成为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中划定租界国别多的城市。 本书适合于相关专业人员及对此内容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阅读。

    • ¥29.8 ¥48 折扣:6.2折
    • 建筑声学实验
    •   ( 1 条评论 )
    • 张学勇 /2025-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教材内容分为4章及附录5个部分,精心选编34个实验项目,包括15个建筑声学实验项目、8个电声实验项目、2个超声实验项目和9个虚拟仿真设计性实验项目,以及对传声器声校准器、声源、功率放大器、多通道数据采集仪、声级计等部分声学实验仪器与设备的介绍。内容编排以建筑声学实验为主,辅以电声实验、超声实验,以及虚拟仿真等实验,由浅入深,既注重建筑声学理论阐述又突出实践应用,体现了实验知识体系基础性、提高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本书可作为声学、环境工程,以及建筑学本科教学服务,也可为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技术科学和电子科学与技术类研究生或从事声环境系统设计,以及噪声与振动控制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 ¥28.5 ¥39 折扣:7.3折
    • 建筑师解读福柯
    •   ( 188 条评论 )
    • [英]戈尔达娜·丰塔纳-朱斯蒂 /2018-07-0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通过关注福柯思想中一系列在考古学、围合、身体、空间性以及美学等方面下的历史与理论议题, *终探讨并论证了福柯思想对于建筑学知识、历史和实践的本质相关性。福柯对空间、知识和权力的并置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可能性,从而使我们可以以新的视角去思考建筑学和城市设计。而另一方面,福柯对身体和 性 的关注又重新定义了我们所理解的人与建筑发生对话时的可能性与限制。

    • ¥21.7 ¥35 折扣:6.2折
    • 建筑一家言
    •   ( 6 条评论 )
    • /2024-06-01/ 中国城市出版社
    • 近现代以来,梁思成、杨廷宝、童寯等一代代建筑师筚路蓝缕,用他们的智慧和实践,亲历并促进了我国建筑设计事业的启动、发展、转型和创新,对中国建筑设计和理论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改革开放以后,西方建筑理论思潮纷纷引入我国,建筑理论、建筑文化空前发展,建筑设计界呈现 百花齐放 的盛景,孕育了一批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 为纪念这些著名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记录不同历史时代建筑设计的思潮,我社将20世纪90年代杨永生主编的 建筑文库 丛书进行重新校勘和设计,并命名为 建筑大家谈 丛书。丛书首批选择了梁思成、杨廷宝、童嶲、张开济、张镈、罗小未等建筑大家的经典著作:《拙匠随笔》《杨廷宝谈建筑》《最后的论述》《现代建筑奠基人》《建筑师的修养》《建筑一家言》。所选图书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深入浅出,兼具思想性

    • ¥29.8 ¥48 折扣:6.2折
    • 中外近现代建筑引论
    •   ( 59 条评论 )
    • 吴焕加 著 /2018-08-2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的建筑学家吴焕加先生以在清华大学教授 近现代建筑引论 课程的讲义为基础撰写的专著。本书是作者近40年教学与研究的归纳和总结。作者用轻松的笔触和深刻的视角对近现代建筑进行了分析和评述,阐释了建筑的基本概念、学术内涵、艺术理念与建筑审美的渊源和性质,对欧美国家的近现代各阶段的建筑进程和思潮作了评论,其中涉及了20世纪初以包豪斯为起点的现代主义建筑,以及之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高技派、解构派等等。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即晚清以来的建筑转型与各个时期的建筑思潮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的中国建筑作了展望。 在建筑评论多元混杂的当下,本书具有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深厚的文化意味,作者见解独到,娓娓道来,内容既有深度又十分有趣,体现了老一辈建筑学者的人文素养,是一本深入浅出评述近现代建筑的佳作。本书

    • ¥26 ¥42 折扣:6.2折
    • 承德避暑山庄(中文版)
    •   ( 239 条评论 )
    • 傅清远 撰文 /2015-03-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自历史的脚步迈入新世纪大门以来,她越来越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正不断向世人绽放她历史上曾具有的魅力和光辉异彩。当代中国的经济腾飞、古代中国的文化瑰宝,都已成了世人热衷研究和深入了解的课题。 作为*科技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0年来始终以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建筑文化,推动和传播中国建筑技术进步与发展,向世界介绍和展示中国从古至今的建设成就为己任,并用行动践行着“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使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就非常重视与海内外同仁进行建筑文化交流与合作,并策划、组织编撰、出版了一系列反映我中华传统建筑风貌的学术画册和学术著作,并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国精致建筑100”是中国建筑工业出

    • ¥29.8 ¥48 折扣:6.2折
    • 向慕尼黑学习:对历史城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 10 条评论 )
    • 刘崇 李含悦 /2023-04-0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如何实现历史城区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世界宜居城市之一的慕尼黑可以给我们讲述很多的故事。首先,建设步行街,提升老城区价值,刺激经济增长。第二,用老街坊里的新建筑满足对环境品味挑剔的要求。第三,见缝插针地加建有电梯、有护理的养老住宅。第四,老城区里建设大学,拥有了年轻人和教授、学者,就拥有了未来。慕尼黑在 2018年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 上名列帮手,这里不但很好地保存了各种历史遗迹,而且将这些僵住重新整合利用,为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场所。本书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慕尼黑对历史建筑可唏嘘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经验。本书采用中英文对照,语言通俗易懂。

    • ¥24.2 ¥39 折扣:6.2折
    • 生土建筑与修护
    •   ( 16 条评论 )
    • 林文修 /2023-04-07/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目 录章生土建筑节土的性质第二节 夯土建筑第三节 土坯建筑第四节黄土窑洞第二章 土墙房屋设计及验算节 土墙房屋的结构形式第二节设计规范中的生土结构第三节土墙房屋的设计第四节一般构造措施第五节 关于生土建筑抗震第六节 抗压强度试验第三章生土墙体的施工节 土墙工程第二节 土料的野外鉴别第三节 夯土的塑性指标第四节 传统材料及制备第五节 夯实原理和夯筑成形第四章 生土房屋的损伤节 墙体损坏第二节夯土墙体的裂缝第三节 生土建筑的抗震第五章 检测内容及仪器节 测绘与检测第二节 测绘检测仪器第三节 主要仪器使用第四节 以案例说检测方法 第六章 生土墙体修建节 修复方法第二节 现代材料和器具第三节 工程案例

    • ¥27.9 ¥45 折扣:6.2折
    • 净零能耗建筑工程实践案例
    •   ( 17 条评论 )
    • 梁俊强 等 /2022-11-19/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本套丛书是我国首套系统介绍净零能耗建筑理论和实践的技术类图书。从净零能耗建筑总论、设计、建造、运行调适、可再生能源应用、人行为理论、政策和市场机制、案例等8个方面全方位展示项目成果,推动我国净零能耗建筑的发展和规模化推广,助力建筑领域尽早实现 碳达峰碳中和 目标。 本分册针对我国不同的建筑气候分区,即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分别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净零能耗建筑工程实践案例,重要的是案例中给出了实际运行的能耗数据,可以为后续净零能耗建筑的建造提供有价值的工程实践参考。

    • ¥26 ¥42 折扣:6.2折
    • 杨廷宝谈建筑
    •   ( 22 条评论 )
    • /2024-05-01/ 中国城市出版社
    • 杨廷宝堪称我国第一代建筑大师然而,然而一生中著作却不多。70年代末,我们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为了抢救他丰富的设计经验于万一,蒙本人同意,嘱齐康教授注意挖掘、记述.收集他的宝贵经验。这样,在杨廷宝生前,由齐康记述并经本人亲自过目、修改、补充的7篇文章,于 80年代初在《建筑师》丛刊上陆续发表。本书除编入这篇文章外,还编入了首次发表的另7篇文章。这后7篇文章除个别的因杨廷宝匆匆离去而未及审阅外,都业经本人生前过目。此外,《童年的回忆》等3篇回忆录,经齐康记录整理,编入附录。

    • ¥29.8 ¥4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