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地和总平面;4建筑设计;5室内环境;6.建筑设备。 本规范局部修订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23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9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2.8、4.1.3、4.1.9、4.1.1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经此次修改的原条文同时废止。
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不适用于古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的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本系列图书根据《16G101-1》《16G101-2》《16G101-3》三本新图集以及《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 》(GB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6年版) 》(GB50011 2010) 及2016年局部修订规范等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基础构件的平法钢筋识图与算量,柱、梁、板以及剪力墙等主体构件,以及板式楼梯的翻样与下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一一解答了平法钢筋翻样与下料中的常见问题,通过一些计算实例给出了钢筋的翻样与下料的方法,内容系统,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方便读者理解掌握,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鉴定机构和鉴定人、鉴定事项委托接受与中止、鉴定组织、回避、鉴定准备、鉴定期限、出庭作证)、鉴定依据、鉴定、鉴定意见书、档案管理等。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年3月1日开始实施。
本书再度审视了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思想对建筑的影响。德里达曾以某种方式被邀请去参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场特殊的建筑实验,即我们所知的解构主义,请他证明建筑解构主义的合理性,并给予支持。他无疑协助了这场实验,调整了他的思想以适用于建筑解构主义,并且他和建筑师、建筑的对话组成了德里达思想遗产的一个部分。本书可以看作是德里达与建筑互动的一次回顾,但本书就他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一种略微不同的思考,同时特别关注了建筑教育方式与建筑实践方式。这样一本简要的入门书,对于建筑学生与建筑实践者来说是比较合适的,它就德里达思想如何融入对建筑产生影响的知识体系中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概述。
本书共12章,包含标高轴网、梁柱、楼板、墙、门窗、屋顶、楼梯坡道、洞口等基础图元创建以及明细表、图纸等应用,同时对族与体量的操作进行详细讲解。全面地而且用*简洁的语言和操作讲解了考试所需的所有基础操作,为学习者打下扎实基础
本规范是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3年工程建设 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1316号)的要求,规范编 制工作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 的基础上,由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在原国家标准《油田 采出水处理设计规范》GB 50428-200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本规范共分10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 本规定、处理站总体设计、处理构筑物及设备、排泥水处理及污泥 处置、药剂投配与贮存、工艺管道、泵房、公用工程等。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贷款咨询与受理;4.贷款审查与批准;5.贷款签约与发放;6.贷款回收;7.贷款变更;8.贷款核算规则;9.贷后管理等。本规范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717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
详细介绍了有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作的概念分类、常用设备、常用材料和机具等基本知识,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作各工序的详细操作流程、质量评定标准、管理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等相关内容,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环节的产业化工人提供了具体而详实的作业指导,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奠定了有力基础。
详细介绍了有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作的概念分类、常用设备、常用材料和机具等基本知识,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作各工序的详细操作流程、质量评定标准、管理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等相关内容,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环节的产业化工人提供了具体而详实的作业指导,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奠定了有力基础。
详细介绍了有关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作的概念分类、常用设备、常用材料和机具等基本知识,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制作各工序的详细操作流程、质量评定标准、管理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等相关内容,为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环节的产业化工人提供了具体而详实的作业指导,为我国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奠定了有力基础。
本书是作者基于多年来从事建筑计划学研究的成果及教学、工作实践的经验,同时广泛参考国内外建筑计划学专著、教材和相关研究成果著述而成。 全书分6章。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计划学的理论基础;建筑计划学的历史;建筑计划学的研究领域;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方法;建筑策划;环境评价与POE。 该书的特色主要在于:广义建筑计划(建筑设计理论研究)与狭义建筑计划(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前期工作)共收一书,以广义建筑计划为主,以狭义建筑计划为辅;既介绍国外建筑计划学的研究成果,又结合我国国情致力于建筑计划学的中国化;既介绍建筑计划学的发展历史,又紧密结合当代建筑计划学发展的*趋势,反映*成果;融入了作者在建筑计划学研究方面的*成果,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既介绍建筑计划学的一般基础理论和方法,又结合建筑策划工作实际,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BIM应用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当下要求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其后期必然需要大量的懂BIM的人才,这些人才目前还在大学接受教育,而目前市场上没有一本bim书籍,以18-22周岁用户群体为主,本书以这类用户为核心,研发适合00后群体学习的教材,这类群体没有实际的项目经验,要从结构化思维的角度,来编写此教材。教材围绕实际操作和考试要求来传授,同时配以收费视频教学指导。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安全管理;4.文明施工;5.施工用电;6.施工机械;7.道路工程;8.桥涵工程;9.市政管线工程;10.城市隧道工程;11.爆破工程;12.照明工程。
智能技术赋予建筑类似于人体的神经系统,为建筑带来感知、决策、响应、协同管理等功能,使建筑成为有活力的生命体,也成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装配式建筑大力推进的形势下,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自身如何适应装配式建筑技术带来的变革,智能化系统如何与装配式建筑相融合以全面提升建筑功能与性能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应急需回答的问题。白皮书聚焦回答以下问题:装配式建筑的含义;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条件下,依从建筑的使用规律,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物理构架形态的变革;装配式智能建筑的关键技术;为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与装配式结构相融合,在新的物理架构下,智能化系统的分解方式及部品部件的联接模式;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在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实现空间协同的方法;装配式智能建筑发展的有关建议等
关于发布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的通知 川建标发〔2019〕352号 各市州及扩权试点县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由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主编的《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已经我厅组织专家审查通过,现批准为四川省推荐性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号为DBJ51/T 125-2019,自2019年12月1日起在全省实施。 该标准由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负责技术内容解释。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9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