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之一,详细说明了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适用范围、质量要求及试验方法,重点介绍了无机胶凝材料、水泥混凝土和砂浆、金属材料、无机烧结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沥青与沥青混合料、木材及功能材料等内容。 本书内容翔实, 资料较新,运用理论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土木工程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辅以相关标准和试验作为指导,以便读者学习。 本书可作为土木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学生的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科研等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标准共分10章,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材料;5.配合比设计;6.结构设计计算;7.构造及构件规定;8.结构构件抗震设计;9.生产与施工;10 质量检验和验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编号为JGJ/T 12—2019,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原行业标准《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2006和《轻骨料混凝土技术规程》JGJ 51-2002同时废止。
《土木工程材料》根据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进行编写,主要囊括土木工程所涉及的各类材料,包括砌体材料、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及砂浆、建筑金属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木材、建筑功能材料以及近年涌现的土木工程新材料等。本书以材料科学理论为基础,以材料的基本性质为主线,主要介绍常用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及选用原则。全书引用近颁发的新标准和新规范编写而成,力求反映独立学院本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点,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各章后均附有习题。 《土木工程材料》可作为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及相近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供有关科研、施工、生产人员参考。
本书依据*教学改革精神,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特点,结合目前土建行业急需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采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从实用、够用的角度出发编写而成。 高鹤主编的《工程材料试验》包括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水泥、混凝土骨料、粉煤灰、混凝土减水剂、混凝土、建筑砂浆、砌墙砖、建筑钢材、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土工材料等11章,主要介绍各类工程材料相关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施工类、交通工程类、工程管理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用书,还可作为住建部材料员、人社部试验工、交通部试验检测员等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学习用书。
陈文静、李玉和、刘锦云、向朝进编*的这本《材料成型缺陷及失效分析》主要应用失效分析工程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介绍了材料在铸造、锻造、焊接成型过程中缺陷的产生,发生断裂、磨损、腐蚀失效的形貌特征、影响因素、具体的分析方法,对于成型中产生的缺陷对失效的影响作了简要而系统的分析。本书着重材料成型中的各类失效特征的描述和失效分析思路及其方法的运用,给出了丰富的分析实例,可供机械设计师、热加工工程师、失效分析及质量管理等有关人员参考,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价值。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增长,对地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促进地面装饰材料和功能性地面材料的发展与应用。地坪涂料与自流平地坪材料是重要的地面材料,近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本书详细介绍这类地面材料的生产和应用技术。包括原材料、设备、性能要求、检测和施工技术等,尽可能多的给出一些参考配方,以增强本书的实用性,并力求形成系统性。全书分为五章,依次为:绪论、环氧地坪涂料、弹性、防滑和防静电地坪涂料、自流平地坪材料的原材料与生产设备以及自流平地坪材料及其应用技术等。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地面材料的研究、生产、施工、检测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学生阅读参考。
本书是《新型建筑材料与施工技术问答丛书》中的一本。本书分五章,并采用问答形式,全书共有453条问答题,内容包括新型墙体材料的概述、轻质板材、建筑砌块、砖、复合墙体与复合墙板等,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新型墙体材料的基本概念、品种、性能、生产工艺,并结合相关标准、规范介绍了各类材料的检测技术、施工方法等。书后附有国内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厂家主要产品及其联系方式,可供读者查阅。 本书形式新颖、便于查阅、实用性强,可供从事新型墙体材料设计、施工及生产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肖玉峰主编的《钢筋的下料计算与施工》立足于建筑施工一线,结合工程实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钢筋下料及相关的计算,内容包括常用钢筋及其 在工程中的组成,钢筋混凝土配筋基本规定,钢筋下料计算方法及示例,钢筋的加工,钢筋的连接,钢筋的绑扎与安装等建筑工程中钢筋作业人员应知 应会的基本知识和的操作技能。本书讲解深入浅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 《钢筋的下料计算与施工》适合于钢筋工、钢筋工长、预算员及其他建筑工程技术人员,也适用于建筑施工现场监理、质量监督及高职高专院校的 相关师生。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5版)》是在原《土木工程材料》第4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主要讲述土木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成分、生产工艺、技术性能、选配应用、材料试验等基本理论及实用技术。内容包括:建筑钢材与FRP、木材、石材、石灰、石膏、水泥、各种混凝土、砂浆、建筑围护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合成高分子材料、建筑装修与装饰材料、建筑功能材料等。对于材料的基本性质和常用材料的试验方法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5版)》具有较宽的专业适应面,既有较完整的理论,又注重工程实用性,并能较多地反映当代材料科学的*技术。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土木工程材料(第5版)》可用作高等院校土木丁二程专业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建筑类其他
本书是根据我国西南地区的建筑材料特点,并结合近年来中职学校的生源情况、培养目标编写而成。全书共12章,主要阐述了建筑材料的基本组成、构造、特性、技术要求、质量检验测定方法、应用、储存与保管等方面的知识。各章前均附有知识要点及学习程度要求,各节前有本节课题导入和学习要求,内容详实,深入浅出,难点分散,便于学生学习。此外,书后还附有建筑材料试验手册,适合各校组织材料试验课程,其相关内容也适用于学生自学了解。 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和工程造价等专业的教材,亦可供其他从事建筑工程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套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进行内容的编排,并形成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的读图性书籍。集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于一体。内容翔实生动,条理清晰分明。根据我们对大量消费者跟踪调查的结果,鉴于业主们常常会遇到的问题,每册特别精选了*代表性的100个问题,并予以为全面,详尽的回答,希望读者从中受益,对即将装修和注重家庭生活品质的读者都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本书从居民生活热水调查出发,系统地讨论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水属性和热属性,以及太阳能热水系统优化评价与检测方法。全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生活热水需求与供给现状,太阳能热水系统发展与应用现状,居民生活热水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居民生活热水系统能耗研究 等。
由依巴丹、李国新编著的《建筑材料(第2版机械 工业出版社高职高专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分为 12章,内容包括:绪论,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气硬 性无机胶凝材料,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骨料,混凝 土外加剂,混凝土,建筑砂浆,墙体材料,建筑钢材 ,防水防腐工程材料,装饰工程材料,建筑节能材料 简介。 《建筑材料(第2版机械工业出版社高职高专土建 类十二五规划教材)》采用了*的标准和规范,介 绍了新型材料的开发和利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及其他成人高校 相应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 参考用书。
本指南为四川省公路工程地方指南。内容包括:基本规定、原材料要求、不同环境作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求、耐久性混凝土设计要求、混凝土试配与调整、施工验收等技术要求。 本指南适用于内陆大气环境条件的混凝土桥梁C30以上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应用。
季节、徐世法、罗晓辉所著的《重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共分为两篇,上篇是针对再生沥青混合料再度再生的可行性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内容包括沥青老化机理、沥青再生机理、再生沥青再度老化及二次再生性能、再生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评价;下篇是针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这一热点技术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几种典型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较为全面而深入地讨论,内容包括乳化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及耐性、硫磺沥青混合料性能及不同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对比评价等内容。 《重复再生沥青混合料及温拌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可供从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研究、生产以及沥青路面设计施工与养护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适于
断裂力学方法应用于混凝土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用FCM模拟混凝土断裂过程已开展不少的研究,推导基于虚裂纹模型的解析解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断裂过程区解析理论》首先介绍裂纹尖端附近有限应力集中和断裂过程区的概念;然后系统阐述断裂过程区理论,主要包括两种计算方法:加权积分法和奇异曲面叠加法,并给出含有直线状裂纹的各向同性板及正交异性板的平面问题、含有直线状裂纹的薄板弯曲问题和含有硬币状裂纹面的三维问题的解析解;后讨论断裂过程区理论的应用,主要包括试件断裂过程的数值模拟、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和试验研究的一些成果。 《断裂过程区解析理论》适合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力学专业相关科研人员、专业人士、院校师生参考借鉴。
本书根据土木、建筑工程类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建筑材料方面的应用知识,从实用性、职业性、可塑性及一专多能性相结合的基点出发,以施工现场必需的知识、能力为基础,从建筑材料的化学基本知识入手,着重介绍常用建筑材料的化学组成、基本结构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本书是对建筑材料知识的全面、系统补充,尤其侧重于实用中的化学原理,使读者在潜移默化之中加深对建筑材料的理解。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使读者进一步合理选择、使用建筑材料。本书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计划项目成果(2013?K6?12)。可以作为高职高专土木和建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土木、建筑行业技术人员的实用技术参考资料。
本部分6.7-6.11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条款。 GB15763《建筑用安全玻璃》目前分为4个部分: ——第1部分:防火玻璃; ——第2部分:钢化玻璃; ——第3部分:夹层玻璃; ——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本部分为GB15763的第3部分。 本部分与ENISO12543-1:1998《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一第1部分部件的定义和描述》、ENISO12543-2:2006《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第2部分夹层安全玻璃》、ENISO12543-3:1998《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ENISO12543-4:1998《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第4部分耐久性测试方法》、ENISO12543-5:1998《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第5部分尺寸和边部处理》、ENISO12543-6:1998《夹层玻璃和夹层安全玻璃——第6部分外观》;BSEN12600:2002《建筑玻璃——摆锤试验——平板玻璃冲击试验方法和分级》的
本书详细说明常用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其在工程中的适用范围和质量要求;结合*的国家标准、规范,并反映近年来国内外在土木工程材料方面的新技术、新产品。本书分为12章,包括绪论、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无机胶凝材料、砂石材料、混凝土及砂浆、墙体及屋面材料、金属材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高分子材料、木材及、功能性土木工程材料及试验部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