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丛书:钢结构工程详图设计员***》为钢结构工程详图设计员的培训用书及***参考书,全书全面系统介绍了钢结构工程详图设计员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施工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特别是对近年来工程实践中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行了介绍。全书共9章,分别是: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概述,钢结构工程深化设计员概述,钢结构材料的选用,钢结构的连接方式及计算,钢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结构构件的连接节点,钢结构的涂装,常用钢结构详图设计软件介绍,钢结构工程详图设计实例参考——某钢结构桥梁结构设计详图。《钢结构工程关键岗位人员培训丛书:钢结构工程详图设计员***》内容丰富,浅显实用,概念清晰,通俗易懂,并附有例题、实例和有关图表供参考使用。 《钢结
进行建筑设计时会有各种各样的构思,将这些构思以具体的形式或空间来表现时,必然以某种"构成"形式体现。设计者所熟悉的构成手法越多,设计也就越有意思。而且,在尝试采用新的构成手法时,首先要熟知以往的构成知识。 本书通过古今建筑史特别是近现代建筑史上大量经典的建筑作品,讲述了建筑构成的基本手法,是建筑学专业学生的一本基础教科书。而且在实际设计当中,对建筑设计者进行设计也具有启发意义。本书包括比例、几何体、对称、分解、深层与表层、层构成六部分内容。 本书适用于建筑学专业师生及建筑设计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论述地下结构震害及其特点、地下结构抗震计算与设计方法、地下结构抗震构造措施等,具体包括地下结构抗震概论、地下结构震害、地震与地震区划、地震作用下土的动力特性及土层动力响应计算、土-结构体系的动力相互作用、岩土中的应力波、动力计算的边界、地下结构抗震计算方法、地下结构抗震模型实验以及抗震设计原则与构造措施等。《地下结构抗震》包含了作者近年来在该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地下结构的抗震原理及其分析计算方法。 本书为高等院校土建专业及地下结构专业高年级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教学使用,亦可供从事抗震工程的设计、研究人员参考。
本书主要根据《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 5032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 18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以及钢结构工程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编写。全书共8章,主要包括:资料员概述、钢结构工程基建资料、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资料、钢结构工程施工物资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施工安全资料管理、钢结构工程监理资料管理以及钢结构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等内容。书中有大量的表格填写范例,通过范例来介绍如何进行钢结构工程资料的编制与组卷。 本书可作为钢结构工程资料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钢结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监理人员以及工程质量监督人员的参考书。
《建筑构造(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理念教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际出发,以民用建筑构造为主,重点突出,并注重实用性。本书由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编写,内容体现了新标准、新工艺及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所用资料力求新颖、正确且具有代表性,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增加了图、表的比例。 本书具有编写精炼、深入浅出、适应面广的特点,包括民用建筑构造绪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和地面、屋顶、楼梯与电梯、门窗、变形缝、工业建筑概述、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轻型钢结构厂房构造11个单元的内容。推荐学时数为60~70学时,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内容的取舍。 《建筑构造(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理念教材)》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 20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 2015)等进行编写,内容围绕着钢筋连接技术而展开,主要分为七章:钢筋材料、混凝土结构对钢筋连接的要求、钢筋连接机具、钢筋绑扎搭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连接与钢筋连接施工安全技术。本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可供广大施工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技工学校、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从平法的基本概念入手,依据《16G11-1》《16G11-2》《16G11-3》三本*图集以及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6 2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15年版)》(GB 51 2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11 21)及216年局部修订等规范进行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平法基础知识,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等基础构件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梁、柱、板以及剪力墙构件等主体构件,以及板式楼梯的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本书内容系统,实用性强,便于理解,方便读者理解掌握,可供设计人员、施工技术人员、工程造价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大中专的师生学习参考。
《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是根据*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写的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参考书,主要针对大学高年级毕业设计的教学环节,通过实例的形式按照结构设计流程讲解了PKPM软件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了每一步骤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基本概念、取值方法,并对PKPM主要输出结果手算校核,帮助学生提高对PKPM软件的使用能力,加深基于PKPM平台对以往所学各门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共3章,第1章 绪论;第2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算例;第3章 钢框架结构设计算例。《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覆盖了设计过程的主要问题,并结合规范条文和相关理论,通俗易懂,便于自学。《PKPM建筑结构设计实例详解》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供高职高专房屋建筑工程专业、函授
本书的创新之处是将所有的建筑结构体系分为两大类,即“平板结构”和“曲面结构”。比起传统教材中十几种甚至几十种结构类型的罗列介绍,本书能使读者更加清晰且容易地学习和掌握建筑结构体系的精髓。 本书的写作理念,是采用简单的分类方法、基本的力学原理、形象的语言表达,把看起来似乎很复杂的建筑结构阐述清楚。这是作者的初衷,希望也是后的效果。《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同时强调建筑结构概念的正确理解和建立,并通过新建筑的案例分析,使读者能够掌握如何应用所建立的结构概念。全书共包括绪论及上篇平板结构体系、下篇曲面结构体系及附篇膜建筑结构。 本书可作为该课程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土建类相关专业的选修课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建筑结构体系及选型》还可以作为注册建筑师考试的辅导教材以及建筑结构设计人
《钢板剪力墙技术规程JGJ/T380-2015》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规程 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 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砌体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与现行规范、规程等密切相关的课程。砌体结构设计方法必须通过逐渐熟悉和正确运用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来掌握。 考虑到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为了全面和系统地掌握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根据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求、“砌体结构”教学大纲,并参考有关书籍,以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为基础,按照“突出重点概念,理解和应用规范,重在指导复习”的指导思想,编写了这本《砌体结构习题及学习指导》。 本书章节与刘立新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砌
针对2010年新规范颁布实施以来混凝土结构教材中讲述不清,甚至错误观点,根据基础力学原理及《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lo等规范,进行指正,尽*可能给出详细解释。引导读者正确理解和使用规范关于结构构件的设计原理、计算方法和构造措施。 本书可供正在学习和实践混凝土结构课程的建筑结构专业学生、设计人员、审图人员、研究人员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18-2012备案号J 253-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材料、钢筋焊接、质量检验与验收、焊工考试、焊接安全。
《建筑结构设计误区与禁忌实例(第2版)》笔者针对目前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失误,展开阐述了错误“主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正解”,分八章着力讲述了各类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加固改造设计中的失误与“禁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失误与优化实例,通过类比与工程实例,深入浅出,力求把复杂的概念设计说深讲透。除此之外,笔者在各章节中,还提供了结构师需要掌握的不同于规范的简化手算法和需要记忆的一些经验数据与其内在规律,以及记忆这些数据的窍门。 本书适用于有丰富或工程经验的结构设计师与刚跨进设计院的年轻结构设计人员以及一些在读的学生使用。
本标准代替GB/T 10093--1988《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正态正态模式)》。 本标准由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房祥忠、孙山泽、于振凡、丁文兴、谢田法、林忠民、徐福荣等。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10093--1988。
本书对SAP2000软件的建模、分析设置及其他功能进行了详细阐述,例举了大量案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案例,反应谱分析案例,时程分析案例,门式框架结构设计案例等,以使读者尽快掌握本软件的各种功能,并学会解决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结构工程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结构设计的工程师、科研人员参考。
陈绍蕃、郭成喜编著的《钢结构(下房屋建筑钢结构设计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对第二版作了较大的更新和充实,以适应当前钢结构的发展和高等学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本书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课教材,是上册《钢结构基础》的后续部分,讲述常用房屋钢结构的设计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轻型房屋门式刚架结构、中型和重型厂房结构(含一般钢屋架)、大跨屋盖结构、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和轻住宅钢结构,并结合讲述钢结构设计的一般要求及设计与施工的密切关系。 本书内容密切结合《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和其他有关规范和规程,并尽可能对规范和规程有关条文作简明解释。 本书除用作教材外,也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在丁作中参考。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与审图常遇问题及对策》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质量,《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与审图常遇问题及对策》通过大量的工程实例,对设计、审图中常遇的疑难、热点问题加以筛选、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帮助从事结构设计、审图的工作人员加深对规范条文的认识和理解。全书共分5章,包括综合概述、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及主要抗震技术措施、建筑结构分析计算及需要提供的审查文件、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常遇问题分析及对策和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中常遇问题分析及解答。 《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与审图常遇问题及对策》可供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审核、审定的人员,施工图审查人员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全书分上、下两册。上册讲述了民用建筑构造设计的基本原理、构造方法与使用材料,共分7章阐述:建筑构造设计概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层与地坪构造,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门窗构造,屋顶。下册以专题形式阐述了民用建筑构造的一些特殊问题,共分10章阐述:建筑物的防潮,建筑声学构造,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节能构造,建筑装修构造,幕墙构造改造,变形缝设计,建筑工业化,大跨度建筑构造设计,舞台与看台构造,太阳能利用、天窗、防火及其他构造。以上内容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的*成就,并插入了大量工程构造实例。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以结构动力学理论为基础,系统地介绍了结构动力数值分析的实用方法,包括单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相关线性、非线性动力数值分析方法,结构减振控制数值分析方法,能量分析方法等,并以实际结构数值模型为背景,结合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给出了相关结构动力数值分析的实际应用。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结构动力数值分析部分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参考。
本书系配合砌体结构教学及应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一本著作。全书分为疑难释义和解题指导两部分。本书从砌体材料、砌体强度、砌体结构设计方法、无筋与配筋砌体构件及配筋混凝土砌块砌体剪力墙计算、混合结构房屋墙柱设计、墙梁和挑梁的计算以及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中选择了近90个重点和难点问题,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逐一进行分析和解释,并从中列举了28道有代表性的例题作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指导。
本书是根据砌体结构设计中的一些问题,采用“禁忌”提示的方法,告诫读者这些问题不能那样做,那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而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作者根据多年实践与研究的经验成果共梳理总结了173条禁忌,分为9章:砌体材料,砌体结构的设计方法,砌体结构基本构件,单层及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底层框架一抗震墙结构及内框架结构,高层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房屋,条形基础、地下室及挡土墙,非结构砌体构件,砌体结构电算。 本书适合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审查工作的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从事监理、施工、科研工作的专业人士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根据建筑结构工程专业本科生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内容包括:绪论、静载加载及设备、静载检测仪器、工程结构静载检测、工程结构抗震静载检测、动载激振设备及测振仪器、工程结构动载检测、工程结构无损检测、桩基检测、检测数据的误差处理等。相关章节附有工程实例。 本书既可供高等学校建筑结构工程专业及相近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及从事建筑结构检测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