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了60多座世界著ming的住宅建筑,包括31座掀起世界变革的住宅建筑、15座日本经典住宅,以及9种扎根当地环境的住宅,卷末集锦则介绍了日本建筑发展历程中11种建筑的由来。此外,本书的建筑家专栏收录了22位建筑大师的简要介绍。书中先对住宅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分别就其具体的设计精彩之处进行解析,还搭配了平面图,分析住宅内部格局的布置,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图片采用手绘形式,图文精美,文字精炼,可阅读性较强。通过图文对照,读者不但可以看得见此住宅的内外设计,还可以感受到居住在其中的人文生活。
本书共五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的识图内容与步骤,第er章为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三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第四章为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第er章到第四章从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着手,逐个对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辅以形象的说明和讲解,还增加了识图小知识,供读者 参考阅读。zui后一章是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以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展示了建筑结构施工图的整体效果,以加强识图综合训练,让读者掌握识图技巧并学以致用。
本书以仿古建筑设计为主题,对古建筑的构造与设计进行剖析,并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及工艺,以文字描述、图纸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述了仿古建筑设计与构造等相关内容。全书共分为八章。*章主要介绍了传统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形式和特征、传统古建筑构件的名称、建筑设计制图标准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台基和台明的设计;第三章讲述了硬山、悬山建筑的设计;第四章讲述了歇山、庑殿建筑的设计;第五章讲述了装饰装修设计;第六章讲述了油漆、彩画的设计与做法;第七章讲述了亭子和廊子的设计;第八章介绍了垂花门、牌楼的做法。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仿古建筑设计与做法方面的知识,本书既介绍了传统设计的做法,又给出了在传统工艺指导下的现代做法,有些章节还给出了部分实例图纸,使读者通过实例的示范,可以自行模仿练习,以加深对
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本次再版,重点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201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 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 201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201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1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340 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9)等8本规范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
住宅,是安藤忠雄建筑的原点。本书精选安藤忠雄的十一个住宅建筑项目,每个项目由简要的概述、大量实景照片以及线稿图、草图和平面图构成,展现了安藤忠雄设计的思维过程,其中一些新近的项目是初次在书中呈现。 作为蕞有影响力的当代建筑师之一,他崇尚简约的美学风格,热爱玻璃和混凝土等自然材料,形成了 安藤式 的建筑风格,同时他在住宅中娴熟地运用光影,将光、空气、绿植、雨露引入室内空间,打造室内与室外相融合的住宅体验。本书由安藤忠雄作序,阐述了他对住宅设计的理念。菲利普 朱迪狄欧的前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坚韧、不妥协的建筑师。
本书共7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第er章为建筑总平面图识读,第三章为建筑平面图识读,第四章为建筑立面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剖面图识读,第六章为建筑详图识读。第er章到第六章从建筑施工图识图的组成部分着手,逐个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辅以形象的说明和讲解,每节zui后还增加了 识图小知识 模块,供读者阅读参考。zui后一章是建筑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以几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展示了整体效果,有助于读者加强识图综合训练、掌握识图技巧并学以致用。
建筑构成学 : 建筑设计的方法》 一本被日本建筑教育界公认为经典传奇的建筑设计书,历来作为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基础教学的重要教科书之一。这本书来自于日本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坂本一成及其弟子多年的潜心建筑实践与案例研究,并以平实、通晓的语言结合图形与图表,轻松地阐述了有关建筑设计方法的精炼成果,使之成为一本简单但不平凡的书。
《建筑案例抄绘手册》通过案例研究为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从研究案例着手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抄绘逐步解释这个问题,之后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认知的过程与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引用-重新诠释-重新组织。大量的抄绘训练有助于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掌握多元的设计语汇和准确的设计立意,从而打造出有意境的空间氛围。
《建筑案例抄绘手册》通过案例研究为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从研究案例着手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抄绘逐步解释这个问题,*后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认知的过程与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引用-重新诠释-重新组织。大量的抄绘训练有助于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掌握多元的设计语汇和准确的设计立意,*终打造出有意境的空间氛围。
本书为建筑设计初步教材,分为建筑认知基础、建筑分析基础、建筑表达基础三大板块,下设八个单元,每个单元设置相应的单元目标、任务和要求,本书编写满足建筑设计专业启蒙及配合设计课教学等需求,注重知识与技能相结合,重点形成支撑单元任务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并重,能够帮助初学者配合训练掌握建筑设计基本知识和技能,在培养学生从二维到三维空间认知、分析与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构建起专业基础板块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之间交互的课程链,具有很强的教学指导作用。同时书中通过二维码关联实现知识拓展外延,配合虚拟仿真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材适用于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建筑设计类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参用书。
景观设计师作为新的职业名称在西方得到社会公认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百年之内,城市景观却得到了全新的改观。尤其是城市历史上出于不同目的和功用而建构的公共空间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具备了新的价值和意义,而新的功用齐全、形式多样的现代公共空间纷纷涌现,成为城市景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公共空间在公众的城市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现已纳入现代景观设计的范围。我国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发展迅速,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突出表现是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本文提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的两种思路,即是面对本土传统园林景观文化和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取舍、吸纳、消化和变通。在批判地汲取和借鉴基础上,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阶段,以理性
《一个小家》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撰写的回忆性作品,回顾介绍了他在1923年至1924年间在莱芒湖湖边给父母设计并建造的住宅。其中包含设计草图、照片和柯布西耶创作的一系列思想随笔以及对家人的爱。本书篇幅不大,但意义却十分重大。透过一个 私人项目 ,我们得以了解一代建筑大师职业生涯中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的建立过程,并窥见其真实的成长足迹。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序、正文与后记。序由长期对勒 柯布西耶的生平及作品进行研究的法国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巴黎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院教授玛丽-珍妮 杜蒙所撰写,他向我们介绍了柯布西耶的成长历程,小家设计建设的缘由,《一个小家》出版的背景,引导读者了解柯布西耶及其小家。正文部分共分五个章节,从房子的设计建造,到父母搬进小家后的居住情况,以及日后小家的发展等,
本书主要对观演建筑空间室内设计的结构性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进行探索。 具体分为两大部分。*大部分是理论论述,首先简述观演建筑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分类;然后结合设计哲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视知觉等学科知识梳理出观演建筑空间设计的结构性思维模型,暨 情、境、理、术 体系。第二大部分通过7个观演建筑的实际案例分析,采用 情、境、理、术 结构模型阐释演艺中心及剧院综合体、歌舞剧院、专业剧院、音乐厅、音乐剧剧院、秀场、多功能剧院等空间的设计特点和规律。 本书适合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学习者和从业者阅读参考。
为深化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加强建筑设计及其相关专业的设计辅导深度及专业度,训练学生在真实的城市语境和环境下具有一定深度的系统化、专门化、职业化的建筑设计思维和方法,实现校企联合、联动,促进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培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自2021年起,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合作育人,通过在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设计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设计导师,探索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校企联合培养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和反馈。本书是对该教学探索的总结和反思,希望能对当今高校建筑教育提供一点启发。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建筑学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对建筑教育模式感兴趣的专业人士,以及建筑设计相关专业的从业者,为他们提供了实践经验、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参考。
本书以多个小别墅的效果图及施工图为基本内容,共分为两部分,四色部分展示部分案例的效果图,单色部分展示对应案例的建筑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及其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只展示部分案例及其部分施工图,完整施工图及其他案例在本书二维码中。二维码不仅包含全部展示案例的可编辑电子图,还额外增加了22套小别墅的设计图,供读者参考学习。 本书可为自建房业主提供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参考,也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建筑案例抄绘手册》通过案例研究为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提供了一种学习建筑设计的有效方法。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从研究案例着手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抄绘逐步解释这个问题,*后得到自己的答案。这个认知的过程与设计的本质是一致的,即引用-重新诠释-重新组织。大量的抄绘训练有助于建筑师和空间设计师掌握多元的设计语汇和准确的设计立意,*终打造出有意境的空间氛围。
《走向新建筑》 《走向新建筑》阐述了伟大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理论,以及有关工业,经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批量生产精神 等观点。柯布西耶从1920年起,在其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这些论文汇集为《走向新建筑》一忆,于1923年初版,1924年出增订的第二版。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流逝并未减损它的光辉。 这本书的*版出版之后,到处都产生了对与建筑有关的事情的兴趣。普通人因此而谈论建筑、喜欢谈建筑、希望有能力谈论建筑。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运动的后果。 这本书不企图说服专业人员,而是说服大众,要他们相信一个建筑时代来临了。建筑成为了时代的镜子,现代建筑关心的住宅,是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这是时代的一个
回顾欧洲清洁理念与技术的演变,经历了从不假思索地完全式清洁到反清洁意识的崛起,时至今日,清洁仍在材料和技术、历史和美学之间寻求平衡点。今天清洁技术确定了以少干预、无损、有效、生态作为四个主要目标,同时将清洁技术与预防性保护相结合。 结合我国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清洁的理念、技术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对过去热点问题的辨析,《历史建筑外饰面清洁技术》提出 清洁应限定为针对导致劣化的病害所进行的直接干预或为其他预防或延缓劣化而采取的预干预 。健康而非□□干净是目前国内外清洁追求的统一目标。
本书包含三十余个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案例,每个案例通过作者重新绘制的建筑模型,及各种图纸,把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重新呈现出来。每个案例都包括分析图、实景图以及作者对该案例的理解。本册 江湖再见篇 以建筑设计过程中关键的设计思路为主题,包括荷兰SHL建筑事务所、美国TheeAe建筑事务所、英国格拉夫顿建筑事务所等大型事务所的作品。本书对建筑案例的拆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有效解决了建筑专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做设计的问题。
本书包含三十余个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建筑设计案例,每个案例通过作者重新绘制的建筑模型,及各种图纸,把建筑设计的全过程重新呈现出来。每个案例都包括分析图、实景图以及作者对该案例的理解。本册 见招拆招篇 以通过创意的方法解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为主题,包括丹麦EFFEKT建筑事务所、西班牙EPArquitectos建筑事务所、丹麦cobe建筑事务所等大型事务所的作品。本书对建筑案例的拆解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有效解决了建筑专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做设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