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5篇共19章,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修订情况,包括增加的内容、删减的内容。解释了新旧规范的异同之处,对规范创新内容的理解及应用,规范推荐的新的施工工艺及常规桩的施工。本书对理解及应用新规范有很好的指导作用,适合从事桩基设计的技术人员参考使用,同时,也是很好的新规范的宣贯。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修订本)》施行前,已完成建设项目工程勘察或者工程设计合同工作量50%以上的,勘察设计收费仍按原合同执行;已完成工程勘察或者工程设计合同工作量不足50%的,未完成部分的勘察设计收费由发包人与勘察人、设计人参照本《规定》协商确定。
本教材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全书共有7个学习情境,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情境1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学习情境2基础施工测量、学习情境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测量、学习情境4砌体结构施工测量、学习情境5钢结构施工测量、学习情境6特殊工程施工测量、学习情境7建筑变形测量与竣工总图编绘。全书还安排了相应的实训环节,学习情境1和学习情境7有8个技能训练的内容,而学习情境2、学习情境3、学习情境4和学习情境5以实训任务的方式来体现。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建筑或测绘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全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房屋建筑面积测量概论、基础知识、测量器具、测量与计算、分户测量与计算、符号以及算例,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是指导房屋面积公正测量,规范房产交易的实用工具书。可供房地产管理部门、房产交易部门、房屋建筑面积测绘部门,以及相关技术人员、院校师生阅读使用。也可作为房屋建筑面积测量培训班的教材。
本书根据522项基坑支护事故的统计分析,介绍深基坑支护事故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并依据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减少基坑事故的一系列措施,以便今后减少基坑支护事帮的发生,为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经验和措施。 书中还强调了基坑支护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提出的逆作法施工可大大减少事故和基础支护工程的风险性,值得今后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上推广使用。 本书可供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及监理人员使用,还可以为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桩—土—边坡相互作用数值分析及抗滑桩设计计算方法》一书基于三维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极限分析强度折减法,对抗滑桩—土(岩)—边坡(滑坡)工程中存在的一般性、共性问题和关键性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阐述,重点研究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三维土拱效应与荷载传递机理及桩基优化设计与解耦分析方法,包括确定临界滑动面(剪切滑动带),提出合理桩间距、桩径比及多排桩条件下的布桩形式,探讨坡顶超载、边坡转角等特殊工况下的抗滑桩优化布置,剖析复杂环境下滑坡推力及荷载传递过程与土拱效应,推导桩侧有效土压力解析式及锚固深度检算公式,建议桩基性能优化设计准则及发展抗滑桩—边坡相互作用的解耦分析方法和工程实用设计方法。这些内容不仅能促进抗滑桩加固边坡(滑坡)的学术理论发展,而且可以指导工程建设实践。
本书根据建筑工程打桩施工人员的工作特点,重点对其上岗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了阐述。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桩工基本知识、桩工机械、桩的分类及选择、桩基础施工、挤密桩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深层密实地基施工、工程计量基本知识等。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以及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理想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