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修订第五版。书中介绍了流体静力学、一元流动动力学、不可压缩流体动力学、绕流运动、孔口和管路计算的基本理论、气体射流、相似性原理和因此分析以及常用泵与风机的原理和特性,并附录了常用泵和风机的运行和性能资料。每章均附有思考题和习题,书末有部分习题答案。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四版的基本内容和特色。增添了思考题:对概念的表述和公式的条件等进一步作了修正;强调了变频泵和风机的应用基础,更新了陈旧的型号。
本规范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察;7.将“场地稳定性”章名改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 工程造价和工程管理类 系列教材中《建筑构造与识图》艺术的第三版,内容使用全面,注重从业岗位上技能和应用知识的传授,符合当今高职教育的要求。每章设有大量习题和训练题(内容有制图、识图、绘图、填空、做模型、测绘、工程算量等形式,适于学生学习、实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适应建筑科技发展,本书增加了轻钢结构房屋、墙体节能技术、装饰装修构造等内容,书后附有建筑施工图和装饰装修施工图各一套,便于读者对照识读和工程量计算练习。掌握建筑识图,明确房屋构造,提高综合能力。本书可作为土建类详尽专业如建筑施工,建筑项目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以及建筑设备类各专业掌握建筑构造知识的教学用书和参考书,也可作为建筑类各种培训的教学用书。
《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年版)》基本上保持了1994年发布的《规范》的适用范围、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作了局部调整。现分为14章: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勘察分级和岩土分类;4.各类工程的勘察基本要求;5.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6.特殊性岩土;7.地下水;8.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9.勘探和取样;10.原位测试;11.室内试验;12.水和土腐蚀性的评价;13.现场检验和监测;1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适用范围增加了“核电厂”的勘察;2.增加了“术语和符号”章;3.增加了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完整程度分类和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修订了“房屋建筑和构筑物”以及“桩基础”勘察的要求;5.修订了“地下洞室”、“岸边工程”、“基坑工程”和“地基处理”勘察的规定;6.将“尾矿坝和贮灰坝”节改为“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勘
本书针对挤压性大变形隧道支护体系的设计与施工,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系统阐述了基于 抗-让 协同支护理念的及时-强-让压支护理论与实践;基于径、环向让压支护技术可行性分析,研发了与径向让压技术相适应、结构适宜、力学性能稳定及让压可靠的大让压量锚索系统;以研发的新型大让压量锚索为核心载体,对让压支护体系中让压力、让压量等关键性参数进行了研究,终形成一套集新理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于一体的新型让压支护系统,对于开启我国软岩隧道大变形支护新模式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及参考价值。
全书分为两篇,共12 章,篇为知识技能篇,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量误差理论、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第二篇为工程应用篇,包括水利工程测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测量、线路与桥梁工程测量、地下空间与高速铁路工程测量。为满足教学和工程需要,附录部分对光学仪器的检验与校正进行了介绍,并在每章节后面均附有思考题。 本书采用了校企合作的编写方式,兼顾具体教学和行业的工程特点,适用于水利类、土木类、交通类、建筑类等非测绘类专业的工程测量教材,也可作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分为15章,包含绪论、测量的基础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全站仪测量技术、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应用、施工测设的基本方法、渠道测量、水工建筑物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水库测量、水工建筑物变形观测。本课程配套相关的数字资源,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书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显明的现代工程测量专业特色。本书可作为水利类、土建类等职业技术学院、成人高校和民办高校测绘类专业教材使用,也可供有关工程测量人员和教师参考。
《工程测量》课程是研究工程建设在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交付使用后的服务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为工程建设服务。基本内容是: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及施工测量放样、道路施工测量、桥梁施工测量、隧道施工测量、建筑施工测量等。测量工作一般分为外业和内业两种。外业工作的内容包括应用测量仪器和工具在测区内所进行的各种测定和测设工作。内业工作是将外业观测的结果加以整理、计算,并绘制成图以便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学生学习本课程之后,要求达到掌握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 测绘仪器的原理,具有使用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基本掌握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图原理和方法。在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
本书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教育“十四五”产教融合之“岗课赛证”规划教材, 由南方测绘和中测教育组织编写。在编写过程中,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生产实际, 紧扣1+X证书考核标准,强化测绘技能,加入了测绘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体现了测绘工作的精益求精职业精神和踏实规范专业素质的培养。力求做到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全书共十一章,主要介绍了工程测量基本知识和技能。教材配有 虚拟仿真实训,为测绘专业技能学习 需要的场景还原、动手练习、效果评价注入新动能。 本书主要供职业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及相关专业师生教学使用,也可供从事生产及管理人员以及参加1+X证书考试人员参考使用。
%26nbsp;%26nbsp;本书根据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应达到的技能要求和作者多年从事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测量教学的经验编写而成。全书按教学单元编写,共分十六章。内容主要包括:绪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