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质量合格、经济合理、环保节能,制定本规程。 《四川省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规程(DBJ51/T061-2016)/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适用于四川省内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勘察、设计、施工、检验与验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应综合考虑工程水文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和荷载分布特征、施工技术条件与环境影响,并重视地区经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增强体类型和施工工艺,强化施工质量及安全控制。 大直径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技术规范 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3]14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的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1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施工勘察;5设计;6 施工准备;7 钻孔施工;8 成桩施工;9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0 检验与检测;11验收与监测。
本书介绍和论述了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及传感器原理、地下工程的特点与监测目的、地下工程监测项目及控制基准、地下工程的监测仪器、地下工程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法、地下工程的声波测试技术、地下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地面建筑物的监测技术、地下工程监测实例、地下工程监测信息反馈技术、地下工程监测的组织与实施及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本书是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教材,由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编写,是高职高专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全书共十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主要介绍了GPS的建立过程和组成概况;第二学习情境介绍了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第三学习情境介绍GPS卫星的星历和坐标计算;第四学习情境介绍电磁波传播和GPS卫星的信号;第五学习情境介绍GPS定位原理;第六学习情境介绍GPS测量的误差分析;第七学习情境介绍GPS控制网的设计、作业计划、观测和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要求;第八学习情境介绍GPS的应用领域;第九学习情境介绍GPS工程项目实训的方法和要求;第十学习情境介绍了GPS控制测量工程项目设计的方法和要求。其中的第二、三、四学习情境为基础知识不全面的读者扫清了掌握GPS测量技术的障碍。全书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训练于一体,重在能力培养,应用
本书是高等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编者在总结近几年来高职的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训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的。全书共13章。在内容上力求讲清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基本操作,着重介绍工程建设中普遍采用的常规和现代测绘技术,还介绍了学生毕业后求职面试时可能遇到的建筑工程测量典型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院校的土木工程、城乡规划、水利水电、建筑管理和建筑造价等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工程测量职业资格培训和工程测量自学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全书分为工程地质与勘察、地基土应力与沉降计算、土的抗剪强度和地基承载力、挡土墙与边坡工程、浅基础工程、桩基础工程、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地基处理等8个模块。各模块均附有模块小结、复习思考题、习题和技能训练题。教材编写以《湖南省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抽查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及《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3)》等*标准为引领,打破传统的土力学地基基础教材形式,将“地基与基础相关规范、技能抽查标准”和“技能抽查题库”的相关内容有机地融入教材,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及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函授大学、电视大学、职业
王洪章主编的《工程测量(第2版)》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针对本课程在交 通土建类专业中的教学特点和专 业需要,精心编写而成。除绪论外,本教材共分两个单元,单元一为测量基本技能部分,包括工程测量的 基本 概念、基础理论及各种测量仪器构造、使用方法、校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测绘新科技GPS的基本理论 及应 用、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单元二主要讲述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等内容,还介绍了交通 线 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的施工测量知识。 《工程测量(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铁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筑 工程等土建类相关专业 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新编系列教材之一。全书共14章,其中;第1-5章为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基本测量工作,包括高程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以及测量误差;第6章为控制测量;第7章为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第8-9章为地形图测绘以及地形图的应用;第10-13章为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测量、桥梁及隧道工程施工测量;第14章为房屋建筑变形测量。《土木工程测量(第4版)》可供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类专业作教材,也可供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是根据《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高等学校土木工程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2011)要求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工程测量/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规划教材》内容由四部分构成:①测量基础:测量基准、高斯投影、误差理论、水准测量、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控制测量、经纬仪测图、施工测量基础等。②测绘新技术:全站仪、数字水准仪、卫星定位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等。③工程应用:地形图应用、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及道路工程测量等。④课程拓展:工程测量课程实训、工程测量求职面试应对、测量计算Excel程序、多媒体教学课件、“多题多卷”模拟考试软件、测量模拟操作软件——可在PC、手机(安卓Android
本书是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岗位工作与施工管理实际需要和应用而编写的,涵盖了测量员的工作职责、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等要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便携性和可读性。本书主要内容涉及测量员岗位工作相关知识以及工程施工测量等,包括测量员岗位基础知识,距离测量、测量员岗位主要操作、水准测量、角度测量、建筑施工测量等内容。是工程施工测量工作的***宝典,也适合作为测量岗前、岗中培训与学习教材使用。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快学快用》(作者《建筑工程施工放线快学快用》编写组)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 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 2007)编写,详细介绍了建筑工程施工放线的基本理论和方式方法。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概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基础知识、地形测量、小区域控制测量、建筑施工测量放线、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全站仪的使用、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等。 《建筑工程施工放线快学快用》着重于对建筑工程施工放线人员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供建筑工程施工放线人员工作时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学习时参考。
本书共分6个模块,21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地形图的测绘及使用、建筑施工测量、管道与路桥施工测量、房产测量。全书内容体现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充分结合工程实践,突出实际动手技能的培养,强调新规范和新技术的应用。 本书可满足高职院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施工技术、市政工程、道路桥粱工程、房地产项目管理等专业测量教学的需要,也可作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人员学习的参考书。
《工程测量系列 建筑工程测量实操入门》共分为八章,内容包括建筑施工测量准备、建筑施工点位与基线的测设、建筑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建筑物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测量、地籍和房产测量、测量设备的维护、综合管理。本书是《建筑工程测量基础入门》的延伸和拓展,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偏重于结合实际工程进行实践操作。全书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主要针对工程测量人员编著。本书可以作为一线测量人员的参考学习用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辅导用书。
谢跃进、于春娟主编的《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为*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主要介绍测绘人员所必需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全书共分9章,内容包括测量学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方向测量、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及地形图的应用,并附有测量实训指导。《测量学基础(*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测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类相关专业的基础教材,也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工程测量、土木lT程、土地资源管理、房地产开发、水利水电1二程、城乡规划、道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测量教学和学生阅读使用,亦可作为有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由李井永主编的《建筑工程测量》是依据高等职业教育土建类专业的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按建筑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标准编写的,内容包括13个学习情境:建筑工程测量初探、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的基本应用、小地区控制测量、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建筑施工控制测量、建筑物的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本书按国家现行工程测量标准或规范编写,配套编写了《建筑工程测量实训指导书与实训报告》([SBN978-7-111-46854-7)。 本书注重全站仪和GNSS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以项目方式编写,每个学习情境开篇编排了职业技能目标,并在后安排了实训项目和课后练习。本书适合理实一体教学,可作为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土建类专业的教
王晓明编著的《土木工程测量》14章4个附录。第1章~第5章,介绍土木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包括绪论和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坐标测量;第6章~第8章,介绍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形图测绘的技术过程和方法以及地形图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9章~第14章,介绍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包括工程放样的基本工作、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梁工程测量、地下工程测量和变形测量;附录A~附录D: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的补充知识;测量实验与测量实习、测量仪器检验与校正,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性材料;测量仪器技术指标,是备查资料。
本书为全国应用型高等院校(高职高专)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之一。《全国应用型高等院校土建类“十二五”规划教材: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共分3篇14章,主要介绍了测量的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控制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应用、施工测量基本测设、建筑施工测量、曲线建筑物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施工测量和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技术应用等内容。 本书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院校、职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大专层次建筑工程技术、城乡规划、市政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还可供专科层次的相关专业自学、岗位培训作教材。
本书共有11章,按内容分为四部分。部分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的内容(第1章);第二部分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包括水准测量(第2章)、角度测量(第3章)、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第4章)及全站仪测量(第5章);第三部分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第6章)、地形图测绘与应用(第7章)、测设的基本方法(第8章);第四部分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包括建筑施工测量(第9章)、管道工程测量(第10章)及建筑物的竣工测量与变形观测(第1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