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介绍和论述了地下工程监测与检测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全书共分为12章,包括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及传感器原理、地下工程的特点与监测目的、地下工程监测项目及控制基准、地下工程的监测仪器、地下工程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法、地下工程的声波测试技术、地下工程的无损检测技术、地面建筑物的监测技术、地下工程监测实例、地下工程监测信息反馈技术、地下工程监测的组织与实施及测量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旋挖钻孔灌注桩基技术规范 编制计划的通知》(川建标发[2013]140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组成的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有关先进标准,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1章和7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4 施工勘察;5设计;6 施工准备;7 钻孔施工;8 成桩施工;9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10 检验与检测;11验收与监测。
本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并结合建筑施工测量管理人员实际工作需要编写,全书内容包括:工程测量基础、建筑工程制图与识读、测量误差基本知识、建筑工程测量常用工具、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地形测量、工程控制测量、地籍测量、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施工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道路测量、建筑物变形测量与竣工图编绘、建筑工程测量常用数据及技术资料等。 本书可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参考。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内容的组织参照了国家《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的要求及我国职教特点进行编写,重基础,重实用,简理论,有利于学生参加测量员、测量放线工考证。《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成人高校及民办高校土建类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工程测量》由撒利伟主编,为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技术基础课教材。全书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工作和常用测量仪器的构造与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的外业工作和成果处理,GPS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和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方法,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中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建筑工程、道桥工程、管道工程中的测量工作以及建筑变形测量。 《工程测量》作为教材,注重内容的系统性,便于教学,可作为普通高校、成人高校和高职学校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给排水工程等各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本书内容实践性较强,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各种工种的测量工作,可供土建类各专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是高等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是编者在总结近几年来高职的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训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的。全书共13章。在内容上力求讲清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基本操作,着重介绍工程建设中普遍采用的常规和现代测绘技术,还介绍了学生毕业后求职面试时可能遇到的建筑工程测量典型问题。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院校的土木工程、城乡规划、水利水电、建筑管理和建筑造价等专业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工程测量职业资格培训和工程测量自学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用书。
本书为全国高职高专基础工程技术专业规划教材之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编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换填垫层法、强夯与强夯置换法、振冲法、砂(碎)石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石灰桩法、土挤密桩法和灰土挤密桩法、排水固结法、高压喷射注浆、水泥土搅拌法、地基土的化学固结、加筋土技术、土钉墙技术、托换与纠偏加固技术等。 本书主要作为高职高专基础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给排水工程、水利工程等专业以及土建类监理、检测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习题集根据现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方式,分为 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三个部分,采用选择题、计 算题、简答题、实际操作题的形式进行编写。 麦丽编著的《测量放线工(土木建筑工人职业技 能考试习题集)》以现行职业技能鉴定的题型为主, 针对目前土木建筑工人技术素质的实际情况和培训考 试的具体要求,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的原则 进行编写。可帮助准备参加技能考核的人员掌握鉴定 的范围、内容及自检自测,有利于建筑工程工人岗位 等级培训与考核。 本书可作为土木建筑工人职业技能考试复习用书 。也可作为广大土木建筑工人学习专业知识的参考书 。还可供各类技术院校师生使用。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系列教材?工程测量学》共11章,分成三个部分。部分(1~6章)介绍测量学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测量基本工作及测量误差基本知识;第二部分(7~9章)介绍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测绘、阅读及应用;第三部分(10~11章)介绍土木工程施工测量,线路施工测量、地下工程施工测量及变形观测等内容。《工程测量学》不仅讲述了传统测量仪器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讲述了当今现代测绘新技术。 该书内容精炼、要点突出,适用专业面广,既可作为高等学校非测绘专业的测量学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是在中国地质大学1999年校内教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扩展整理编写而成的。该书集编者近20年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评价的经验和岩土工程方面的科研、教学成果,以我国现行*国标和行业规范为依据,系统地对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收集了近年来岩土工程勘察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贯入了岩土工程勘察与评价的新理念。希望本书成为广大岩土工程师的益友和在校地质工程专业学生的良师。 本书和岩土工程勘察际联系紧密,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阐述清楚,易于掌握;勘察技术方法介绍详略得当,可以作为地质工程专业不生学习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的教材,也可作为岩土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并可作为相关专业工程硕士生的自学教材。
本书主要针对结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根据作者多年的工程设计及审图工作实践,对审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是违反强制性条文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和讨论,力求阐明相关概念,给出审图依据,提出审图建议。
本书系统阐述了产业空间、产业集聚和开发区之间的关系。并以北京为案例,主要研究城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对产业空间的影响。 1.引言:全球产业集聚与中国增长奇迹 2.开发区:中国增长模式 3.城市中的开发区 4.产业集聚导向下的城市产业空间重构 5.产业聚集与城市空间部分 6.产业集聚导向下的城市空间重构与优化
《建筑工程测量》是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编审委员会组编的建筑工程技术类课程规划教材之一。 本教材是根据*颁发的《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文件的精神,由*、建设部联合制定的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以及国家*颁布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l2898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l8314 200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GB/T20257.1 2007)进行编写的,重点讲述了建筑工程测量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使用、建筑工程实地测设以及施工测量和变形观测等内容,对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上岗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编写本书的宗旨是使学生在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要求,本书力求做到实用性、先进性,保留了传统的测量理论和方法,对一些已淘汰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删减,增加了 一些介绍先进测量仪器和应用的内容。作为教材,在内容上力求做到完整、系统,突出各章节特点,便于组织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前半部分介绍测量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后半部分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工程实例,介绍测量技术在土木、道桥、管道等工程中的应用,可供土建类不同专业学生教学选用,也可作为土建类各专业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王洪章主编的《工程测量(第2版)》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针对本课程在交 通土建类专业中的教学特点和专 业需要,精心编写而成。除绪论外,本教材共分两个单元,单元一为测量基本技能部分,包括工程测量的 基本 概念、基础理论及各种测量仪器构造、使用方法、校正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测绘新科技GPS的基本理论 及应 用、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单元二主要讲述地形图的测绘及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等内容,还介绍了交通 线 路、桥梁及隧道工程的施工测量知识。 《工程测量(第2版)》可作为高职高专测绘、铁道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筑 工程等土建类相关专业 教材使用,也可作为土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高层住宅建筑高效施工技术体系》一书内容共三章,包括背景及体系概况;技术体系的主要内容;实施案例。内容精炼,实用性强。 本书适合从事装配式建筑的技术人员参考学习,也可供相关专业大中专院校学生学习使用。
建筑工程测量第2版主编魏静副主编廖建文参编(以姓氏笔画为序)仝国芸牟敦波刘珺刘莉杜成仁林华郑淑平黄曼主审杨国富机械工业出版社本书参照高职高专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土建类各专业测量学的基本要求编写。内容包括绪论、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电子全站仪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测设的基本工作、建筑施工测量、道路和桥梁施工测量、管道施工测量、GPS卫星定位技术和测量实验与实习。 本书具有较宽的专业适应面,在内容的组织上按必需、够用的原则,取材注意反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删除了一些繁琐的理论推导,注重实用性,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的教材特点。 本书按照国家*测量规范编写,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土建类专业及其他成人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