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严格按照现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 2014)的内容,将规范中常用的、内容有变动的、难于理解的、存在歧义的、新补充的条文,在条文规范后以条文释义及图解的形式进行逐条解读,使读者阅读起来更加简单直观。特别是对条文释义的重点内容,用色块加以标注区分,有利于读者进一步加深理解。 本书内容详实、全面,实用性强,既可以作为从事建筑设计人员、消防管理部门等的工具用书,也可作为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等相关专业人员及各大建筑类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用书。
本书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201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2010年版)》(GB 50193 1993)、《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 2010)等规范、标准为依据,主要介绍了建筑防火材料,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厂房、仓库和材料堆场防火设计,建筑防火构造与设施,建筑消防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建筑防火与减灾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气体和泡沫灭火系统,建筑灭火器的配置,消防系统供电,建筑消防系统的布线及接地等内容。 本书可供建筑设备与环境工程、消防工程、安全工程等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供建筑施工现场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监理人员等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2012-10-01实施。
本书力求通俗易懂地介绍无收益水量(NRW)的概念与控制措施,以及靠前水协会(IWA)的漏控策略。全书共分9章,首先,介绍了优选无收益水量或漏损水量的概况;其次,论述了漏损的组分、水量平衡、削减和管理无收益水的策略、提升策略的认知、表观漏损、真实漏损、计量分区、无收益水量管理的绩效监管等内容。很后共享了通过供水企业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无收益水量管理能力的案例研究。附录A至附录C分别为专业术语、利用IWA水量平衡表计算NRW的步驟和水审计检査表样例。实践篇为译者根据中国实际的漏控案例撰写汇编而成.对中国的漏控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书适合供水企业的管理者、技术人员和一线员工以及高等学校、科研院校相关人员参考,
《建筑消防工程学》紧密结合消防工程实践,全面介绍了建筑消防设施设置等相关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主要内容包括:消防工程基础、建筑防火分区与分隔设施、建筑防烟分区与防烟排烟设施、安全疏散及辅助疏散设施、火灾扑救条件及灭火救援设施、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控制系统、灭火器配置与维护、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等。每章结束附有本章小结和思考题,以便读者复习本章知识。《建筑消防工程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安全工程、消防工程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学、消防工程、自动化、土木工程等专业的参考教材以及工程设计、施工、监理、消防行业人员的参考用书,还可以作为国家注册消防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培训类教材,本书还可供安全科学与工程、
为适应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需求,本书结合相关标准介绍建筑消防给水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础知识,并对系统的启动、供水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提出个人见解,供消防业界科研、设计、生产、教学单位以及监督机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工程施工及日常值机运行这两个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进行项目的实施与评价,终使学生具备从事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等工作的能力,熟悉相关的工程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为从事与该系统相关的工作奠定基础。
本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01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 201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 50974 201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 2013)及《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51 2010)等国家现行标准编写。本书共分为11章,包括:术语、厂房和仓库、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民用建筑、建筑构造、灭火救援设施、消防设施的设置、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电气、木结构建筑、城市交通隧道等。 本书既可作为工程设计、施工及消防行业管理等方面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防水工从新手到高手编委会编著的《防水工从新手到高手(第2版)》根据“防水工”工种职业操作技能要求,结合在建筑工程中实际的应用,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材料、机具、施工工艺、质量要求、安全操作技术等进行了具体、详细的阐述。本书内容包括建筑识图与防水构造,建筑防水材料和施工工具,屋面防水工程施工,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厕浴间、外墙和瓦屋面防水施工,防水细部构造,防水渗漏治理和安全施工措施。 《防水工从新手到高手(第2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可作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用书,也可作为施工人员培训用书。
基础设施腐蚀研究及防护技术王东林张剑主编目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时期,其中建筑结构工程起着重要作用,怎样延缓基础设施的腐蚀,提高结构安全耐久性,已引起人们的重视。该书从腐蚀与防护技术方面介绍了国内*的科研成果包括钢筋混凝土腐蚀与耐久性研究,新设计规范,新材料及检测方法,以及一些基础设施防腐蚀的应用实例。内容翔实、实用。供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单位及大专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本书以GB 50345 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程》、GB 50207 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693 2011《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有关屋面工程技术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为依据,在详细介绍屋面工程防水设计和施工的基础上,围绕各种类型屋面的不同防水施工的要求,分别就柔性防水、刚性防水、屋面保温的设计原则、材料要求、施工方法以及屋面渗漏治理等内容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本书适合从事防水工程及屋面工程设计、施工、材料选购、工程质量验收和监理的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初级防水工》参照防水工实际岗位需求和相应的国家职业标准编写,以防水施工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线,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简要介绍建筑防水材料和防水施工机具知识,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屋面防水工程、厕浴问防水工程、地下防水工程和建筑外墙防水工程的施工技能,对卷材防水、涂膜防水和刚性防水操作方法进行了形象、细致的展示,配图丰富,便于学员理解、掌握并加以运用。 《初级防水工》由杨宝春、刘伟鹏编写,李国年审稿。
本手册以国家、行业*颁布的防水材料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防水工程施工规范、施工规程为依据,结合工程实践和有关著述,以防水材料的技术要求、防水工程的设计、防水工程的施工应用技术、防水工程施工方案和实例为重点,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建筑防水的各个要素,并尽可能介绍当前已成熟的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帮助广大读者迅速、及时、准确地解决防水工程中的各类技术问题。
叶林标主编的《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手册》以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为专题,详细介绍了与防水工程有关的各分部分项工程出现渗漏的原因分析、治理渗漏的方案和施工方法以及质量要求,主要内容:防水堵漏材料;屋面工程、地下工程、厕浴间、外墙及其他工程的渗漏治理以及渗漏工程治理实例。本书内容详尽、实用性强,是从事防水工程技术人员不断学习进步的良师益友,也可作为防水工的培训教材。
本书结合建筑学专业特点,以图解及案例综合分析的方式阐述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整体框架和主要知识节点,旨在以民用建筑为纲,以建筑设计为本,以设计实例为鉴,以火灾实例为证,从建筑设计角度来诠释建筑防火设计,并按建筑设计程序逐步展开:先从建筑定性、分类着手,再阐述总体布局、防火分区、安全疏散、耐火构造、木结构建筑防火设计,以及消防设施和电气、性能化防火设计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建筑学专业学生及职业建筑师建筑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王学谦编著的《建筑防火设计手册(第3版)(精) 》是《建筑防火设计手册》的第三版,本书内容共25 章,包括燃烧基础知识;建筑火灾概论;建筑防火材 料和防火涂料;建筑耐火等级;建筑装修和外墙保温 防火设计;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和平面布置防火设计 ;建筑安全疏散和避难设计;建筑总平面布局和灭火 救援设施设计;厂房和仓库防爆设计;建筑室外消防 给水系统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自动喷水灭火 系统;消防水幕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 系统;消防水炮系统;建筑泡沫灭火系统;气体灭火 系统;气溶胶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灭火器配置 设计;建筑防排烟系统设计;供暖、通风空调系统防 火;电气防火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本书主要供建筑设计人员、建筑施工技术人员、 监理人员、建筑防火审核人员、建筑消防科学研究
全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建筑工程防氡的理论与技术,包括氡的危害、来源,氡与地质构造及建筑材料的关系,氡的测量方法,氡的防护标准,国内外建筑防氡的方法与经验,以及建筑工程防氡的基本原则、技术措施和施工做法等内容,使读者对氡的危害和治理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书中对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公式推导及理论概念的叙述力求深入浅出,并配以必要的插图和表格,图文并茂,易于阅读理解。 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建设规划管理的人员,建筑工程特别是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维护、管理的技术人员,科研和教学人员,研究生、大学生和其他读者。
本书立足于超滤膜法水处理理论与技术,重点介绍了超滤膜污染机理与控制技术。全书共分6章:第1章中,对饮用水净化的发展史和膜分离技术发展史进行了简要介绍;第2章中,采用高效液相-在线有机碳检测技术和三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技术,对水中造成超滤膜污染尤其是不可逆污染的有机物组分进行了系统分析;第3章中,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和石英晶体微天平等现代检测仪器,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在超滤膜上的微界面污染机理进行了探讨;第4章中,从膜前预处理、膜过程运行优化、受污染膜化学清洗等角度,论述了超滤膜污染控制方法;第5章中,针对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与超滤的短流程适配进行了重点介绍;第6章中,考察了浸没式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及其组合工艺净化受污染水源水的除污染效能与运行特性。本书可供膜法水处理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