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提供和传播一种生存理念和生活理想,指引人生为什么而生存、为什么而生活,展现一种人生愿景,培养人生信念和追求目标。艺术所提供和传播的生存理念和生活理想,必然是意象性的,就是说,是经过艺术技巧处理制作,融情感与观念于一体的符号体系,涉及或包容人生许多层面,如欲望、情感、知识、科学、道德、伦理、宗教、哲理、技术、艺术、审美、心理、行为、操作、实践等等,概言之,是功利与超越、感性与理性、心理与行为的交融而成的有机整体。因而这种人生理念、理想,作为艺术意象,给予受众提供的必然是一幅人生图景,丰富多彩而又谐调有序,培育的是人生的认同感、凝聚力、共同的生存理念和理想,从而有助于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又必然塑造富有个性、创造性、自由性的生存理念和理想,从而又有助于创新型社会
《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作者从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突出艺术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植物造景设计课程的特点,强调植物的景观符号属性和美学特征,不仅是观赏性符号,同时也是听觉、嗅觉的艺术符号。作者综合考虑植物造景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既要满足植物健康生长的生境条件,又要体现植物要素的个体美与群体美。《园林植物造景设计》不仅讲述植物自身在造景中的运用,同时讲述植物如何与建筑、水体、地形、道路、山石等其他要素紧密结合,相互映衬、相互彰显的关系。这些都体现了作者的独具匠心。 本教材普遍适用于艺术设计、城市规划、公共艺术及其他艺术设计专业本、专科在校学生,同时也适合园林绿化工作者、大专院校学生及广大园林景观爱好者阅读。
赵兵主编的《园林工程》是江苏省精品课程――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园林工程教学改革的近期新成果,按照“规划及方案设计――扩初及施工设计――施工”的行业基本工序组织课程内容,大致可分为总图设计、详图设计
这是一次竞赛形式的教学活动,正如我们教学理念所追求的目标,我们鼓励各种形态的观念探索,鼓励来自各方参赛者的精诚,鼓励任何形式的设计表达。我们期望无论是毫无专业经验的入学新生,还是颇赋教学与实践经验的进修教师,更或是竞赛活动的主办者,都能通过大家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并肩前行。 可以说,一个月的努力,我们收获颇丰。 熊明先生的《城市设计概论》课程和刘晓钟先生的《屋顶平台设计方法》、端木山先生的》自然景观的边缘存在》两个讲座,为同学们及时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深圳华采环境景观设计工程公司对于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鼎立赞助,让我们看到了来自社会力量的支持和设计教育的美好前景;来自国内建筑教育与职业领域的著名教授、建筑师评委们,对每一件作品的精心审视和评述